最新一万句顶一万句读后感大全(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5 17:14:03
最新一万句顶一万句读后感大全(20篇)
时间:2023-11-05 17:14:03     小编:影墨

读后感是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对书中内容产生共鸣、思考和疑问后进行的书面表达。如何写一篇有价值的读后感呢?下面是几点建议,供你参考。小编整理了一些精选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素材。

一万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一

“人分这么几种:不认识,认识,熟人,朋友,知心朋友。“朋友”不在当面表白,而是背后说起朋友的时候,是否提到过你。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你把别人当成了朋友,别人并没拿你当朋友。另一个判断朋友的标准是,在你走投无路时,你想投奔的人和你能投奔的人,到底几个。”这是来自这本书的经典录语之一。能不能与人对上话,对的话能不能触及心灵,都与我们人生路上息息相关,这也许是当代社会我们为什么活得这么累的原因吧。

小说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讲孤独的吴摩西为了寻找“说得上话”的养女而走出延津;第二部分写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寻找“能说的上话”的人而走向延津。

这本书,是中国人民的心理写照。多半的友情,是建立在共同话题之上的,主人公吴摩西为了生计,与戏子手谈,和县长一起韬光养晦,但也无法改变他的命运,在吴摩西眼里,县长是自己的朋友,在县长眼里,他只不过是一个跑龙套的;吴摩西为了一个建议,千里迢迢去找一个能帮助自己的朋友,可是他们的友情随时间推移,慢慢变质了;吴摩西去投奔他人,却抵不过别人一句闲话。

人都是自私的,你为他付出,他不一定会为你付出,最恐怖的是表面朋友,背里却捅你一刀。这种现象在社会中比比皆是,想找一个真心朋友,真的很难。

在千万人中能找到一个能和你说得上话的真心朋友一定要珍惜,这是很难得的,在十几年的路上,我才遇到一个真心朋友。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生来就是孤独的,每个人都在寻找能和自己说上话的人,但能和自己有共同话题的人真的很少。我们之所以累,是我们在寻找路上花太多精力了,心累了,人也就累了。

无论在友情还是爱情,我们都是孤独的,我们一生都在寻找。最后引用一句话作为结尾:话,一旦成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

一万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二

有几句话没说清楚。吴摩西想对晚辈说的那句话,张楚红想对牛爱国说的那句话。我大胆猜测,全是那句话“活着就是未来,不是过去”。因为一句话抵万句。

作者很贴心。总是把过去翻来覆去。并且上下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不知道以后牛爱国会怎么样。牛爱国的过去可以追溯到杨百顺,但我不知道。过去的事情太过曲折,根本不可能说清楚。

嗯,简单来说,就是祖孙三代,还有一个“讲道理”的人,从延津出去又回来的故事。剧情曲折离奇,惊心动魄。同时,最大的感受是命运的无奈和做人的孤独。

杨百顺,本是在杨家庄买豆腐的老杨之子,最先喜欢上了叫丧的罗长礼。七十年,卒于咸阳。他死的时候,他的子孙都姓罗,因为他说自己叫罗昌礼。书外的人永远记得他叫杨摩西、吴摩西,跟老曾学杀猪,跟老詹信神。他有一个很有名的继女,名叫巧玲。后来,巧玲迷路,巧玲,即曹青娥的儿子牛爱国辛,回到了延津。没看过书的人一定不明白人物关系。

杨百顺是寂寞的,牛爱国也是寂寞的。他们的'孤独是不同的,也是不同的。与能说会道的人做朋友,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幸事,但要知道,人总是会变的,就像主人公经常更名更姓一样。没关系,现在褪色了,也许这就是生活吧。这也是为什么你不能在你的生活中总是想起过去的原因。过去的人就像死了一样,再也回不来了。唯有前行,结交新朋友,下一段旅程找到对的人陪伴,才能过好这一生。

一万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三

一开始觉得无聊,中间终于像以前一样被小说里的人物杨百顺牵住了,最后看得心里又不舒坦。

兜兜转转,曹青娥却成了以前她以前讨厌的妈妈的那副样子,老曹也变得像他老伴当初那样,牛爱河的经历也是与杨百顺的经历惊人的相似,幸的是何玉芬对他说了那句“人过的是以后不是过去”,可是他好像也并没有领会这句话的意思,又或许章楚红的话永远不知道那句话就会永远压在他心头,可是这样又何时是个尽头呢,剪不断理还乱,岂不是还是活在过去。

“一句顶万句”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一句话的重要性。一句话可以让一个人和一个人成为患难之交,一句话可以成为一件事的恶缘根本,一句话可以让一个人走出深渊。

书里零零散散的道理太多。我尽着几点还记得的写。

刘震云用了如此复杂的人物关系,是想以此说明什么?“一件事总得绕几个弯”“知其一不知其二”,人与人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的,一件事情的发生也是由无数个小事件导致的,别埋怨,有时候出事了不怪别人怪自己,为何偏偏找人商量还听了别人的话还把自己的心腹之话倾诉尽,结果别人挖了坑专让你跳结果别人告诉了他的好朋友结果别人哪里管你只顾了自个儿的小心思。听别人的建议,然后自己做决定,而不是直接用别人的建议作为自己的决定。

一万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四

刚开始读时颇不顺利,感觉是翻开了一本百家姓,老张讲故事牵出了老李,老顾的摊子左边是老王,右边是卖豆腐的老孙,还有剃头的老关,老啥啥,老啥啥,人物太多混淆不清,说不清谁是主,就像一部乡村记事。

适应了本书这样的人物出场安排后,也慢慢缕清了人物主线是谁,抱歉我已经忘记了他的名字,似乎是叫杨百顺吧?后来改名为吴摩西。其实每个人的命运就是这样,在不同的.阶段遇到不同的人,发生不同的改变,一步一步走完了一生,那些出现在你生命里的过客,一刀一刀给你刻画出一辈子。

书中出现的小角色颇多,可以说每一个都性格鲜明,不知道为什么,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染坊里的那个老板,热爱猴子,爱寻思事,有工人犯了错就爱盯着他看,再低下头想,这个一想,就把人给想怕了,比骂你打你还难受。

前半部分取名“出延津记”,后半部分取名“回延津记”,前半部分讲的是一个男人从少年到中年,离开延津去外面打拼,后半部分讲的是跟这个男人有瓜葛的一个小姑娘,被卖到外地,长大后想回到生她长她的故乡,顾为“回延津记”,布局结构有点像《灿烂千阳》,两个有关联的人,分别占据书的一半。但不同于《灿烂千阳》的是,这本书没有明确的结局,杨百顺的子孙(杨百顺生前最爱的,因为长得像老詹)究竟想问那个小姑娘什么话,那个小姑娘的儿子的情人想跟他说什么话,都不知道,故事就这么结束了,也许正应了书名,这没有说出来的一句话,顶一万句。

一万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五

“我原来杀猪时,听你说过,信了主,就知道自己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前两件事我不糊涂,知道自己是谁,从哪儿来,后一个往哪儿去,这几年愁死我了。”杨百顺对老詹说。

杨百顺最想跟罗长礼一样喊丧,可惜这活儿不常有。他想上学,被父亲的假抓阄戏码阴了。离开卖豆腐的老杨,他跟老曾杀猪,师傅有了续弦,利益分配的不均等。来到染坊挑水,谁知“放”走掌柜的猴子,逃离时遇上意大利的传教士老詹,改名“杨摩西”,跟老鲁破竹,闹翻后在蒋家庄挑水,社火里扮的“阎王”被县长看上,就在县政府种菜,还“嫁”给了卖馒头的寡妇吴香香,改姓“吴”。吴香香和人私奔后,吴摩西带着继女巧玲被迫假装寻人,谁知弄丢了巧玲,他又从新乡去了开封、洛阳,寻不得人,回不了家,他改名“罗长礼”,最后落根咸阳。

从杨百顺到杨摩西,从吴摩西到罗长礼,他的一生经历了父子、兄弟、师徒、雇佣、夫妻关系的叛离,颠沛流浪。

在他遇到的众多人物中,可分成了两类,“说得上”的和“说不上”的。说得上话的,无论亲疏,隔千山万水、跨重重关系,冒天下人之大不韪也要和他说上一句话;说不上话的,枕头挨枕头睡着,吃一碗饭、流一脉血也心隔着心。

为了这个“说得上”的人,“说得上”的一句话,好“喷空”的杨百利从卖豆腐的儿子成了火车司炉,庞丽娜舍下为他做鱼的牛爱国跟人跑了两次,姑娘牛爱香到了四十岁才嫁人,曹青娥一生都想回延津找继父吴摩西,临死也没有见上继父的孙子……爱好、爱情、知己……大家都在寻寻觅觅。

刘震云用“喷空”(河南话,聊天,但比聊天热情奔放)的形式给我们讲了老百姓百十年来寻找的一个“说得上”话的人,一句“说得上”话的故事,似乎我们从生到死走过的路吃过的饭都是为了找到这一份精神的.慰藉,或知心,或家常,或有见识,或能码清事情,或只是一句“你说呢”,或是他和她的话,或是我们谁都等待的一句话。

牛爱国还在找,芸芸众生都在找,全书中独有老詹不用找。从意大利来中国四十多年,他只发展了八个教徒,每天被自行车驮着去各个地方布道但没有人听,可是他并不孤独,他有一幅画,画着宏达的教堂,开着明堂的窗户,里面装的是他不灭的信仰,背面写着“恶魔的私语”,纵然你有几百次想杀人想放火,但画在、信仰在,你的心就明堂堂。(李萌)

一万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六

这本书最初读时就有一种浓浓的苦涩味道。语言很朴实简单,就像邻居的大爷和你闲扯,叨叨几句家长里短,讲讲村里其他人的.事情似的,格局也不大,三言两语尽是“口头话”。可一页页翻下去,故事又不简单,刘震云说到的这些人:卖豆腐的、贩驴的、杀猪的、剃头的……这些似乎毫不相干的人的命运,却莫名其妙地交织在一起。无论是几十年前的爷爷辈儿,还是80年代的新中国,人们的生活变了,可人的内心却没有变。有的仅是为了维护那一份能“说得上话”的友谊,与一个在背后语人是非的人交心,乃至受伤。写到最后,这些人之间的关系,无非是分成“说得上话”和“说不上话”两种。书里的每一个人,都为了和别人“说不上话”苦了一辈子。试想,当年老时身边无一人可述说心事,那该是多么可叹可怜呀,不是指单纯的跟人讲话交流,而是讲得上话,说得出心事!

作者啰啰嗦嗦反反复复絮絮叨叨,是很详尽的叙述。如果不是这样,真记不住理不清如此错综复杂的关系的。有几处让我印象很深。最开始的一句话,“不拿你当朋友的人,你赶着巴结了一辈子,拿你当朋友的你倒不往心里去”。诶,交心会伤心呐!有没有这样一个人,你屁颠颠去巴结,结果人家根本不把你当回事。外界的纷绕太多,诱惑、陷阱、虚荣、攀比、虚情假意、逢场作戏会迷了本该清澈的双眼,麻木、冷漠、提防不应过多占据淳朴善良的心。你不得不去想每一句背后的意思,你不得不想每个人的动机,你不得不学会保护自己。

其次是小说里面反复提到的“和谁说的上话”的问题。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把交朋友的标尺,作者的标尺应该是“说的上话”,很低的要求。这么低的要求放在现实中仿佛高不可攀的峭壁,有多少是能说的上话的,懂你的朋友呢。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年的小伙伴各自成家,上班养娃,还不忘自我投资,自己转得跟陀螺一样,哪有那么多心思去关心别人,有,可是很少。许久不联系的朋友,可能不联系就是一辈子,是啊,朋友总是一波来一波去,不是不想联系,是怕联系后只有“最近好吗,忙不忙?”回答“还行”或“挺好”,随后就是尴尬的“呵呵”,便无话可说。人是会孤单,与此书为友,他能和你说得上话。

《一句顶一万句》的源头,是刘震云故乡的一个故事:祖母有一个叔叔,一辈子单身,未娶亲,无朋友,独来独往,只与一头老牛,成了至交。有一天,这头牛死了。叔叔三天没有说话。第四天凌晨,他离家出走了。后来,四乡八镇都找了,所有的井也打捞了,河沿也瞧了,仍不见叔叔的身影。他就这样消失。从熟悉的故土离开。从能掌控、能安心、能温暖身心的民间烟火中离开。他要去找一句话,一句能和他“说得着”的话。这句话在哪儿,他不知道,但是,他得去。人生就是百年孤独。越是辛苦谋生,越接近孤独的实质。放牛的、卖豆腐的、剃头的、杀猪的、贩驴的、喊丧的、染布的……其生活的深处,都是真实的、不掺水的孤独。对于他们而言,这是与生俱来的负重,是踽踽前行的长叹息,泪满襟,是油盐酱醋的底味——除了孤,还有苦,世间诸事,件件藏着心酸。

读这本书之前,本来以为这种苦只有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才有。在家里做着各自的事情,一晚上可以互相之间一句话不说,这似乎已经成为常态;曾经一起吃饭聊天吹牛逼的高中同学,进了大学就没怎么再说过话;也同样因为说不上话,身边的一对对分分合合……看了小说才知道,原来从两千年前中国人就都因为这个原因心里苦着。这种苦不是别的,就是孤独。孤独是不可避免的,没有办法拯救的,无法改变的人生常态。喧嚣热闹背后本质全是孤独。中国人喜欢热闹,是因为一大帮人闹哄哄的时候可以暂时忘了孤独,当曲终人散不得不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又要觉得孤独了。书里面牛爱国陷入困境的时候曾经琢磨过:这世上的人有千千万,可能去投奔的却只有两三个。平日里和老婆说不上话,已经觉得孤独了,遇到走投无路的情况,就更加觉得孤苦无依,只好去千里之外找曾经“说的上话”的战友。可有的时候,离家已经千里之外,却还是“心里乱”,只好走得更远。孔子两千年前就曰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都以为是老朋友从大老远的地方赶来,心里很开心。可书里老汪说得好:你们都不明白孔老夫子的心思。从远方来的这个人,是不是朋友还两说着呢,反倒是因为和自己没什么关系,才能放心地把心里话说给他听。心里话说了,就舒坦了。

“世上的事情都经不起推敲,一推敲,每一件都藏着委屈”书中反映的说话情况是某种程度上的中国现实,大家噼里啪啦说很多话,总想讲明白理清楚,结果越来越乱越来越乱。这世上的许多事,等到理清,就不可能明白了。曾经很羡慕那种一两句话轻描淡写却互相讲到心坎上的状态,想在生活中找,却很难找到。为了多点了解或者仅仅是消除误解,总免不了叽里呱啦说一大堆话,最后越说误解越多了解越少。但又能怎样呢,话总不说实在憋得难受,说了又只会越说越孤单,一辈子也说不出个朋友,这就是全部的现实了。

刘震云先生用很朴实的大白话讲出了许多一针见血戳人心眼的道理。

“人要一赌上气,就忘记了事情的初衷;只想能气着别人,忘记也耽误了自己。”

“挨打不算受欺负,被人蒙了,就算受欺负了。”

“一个人总顺着别人的心思来,自己心里就有些别扭;但一个人自己别扭,也比再让别人别扭自己强。”

“人是掰扯不得的,掰扯了别人,就是掰扯了自己。”

“顺着你说的人,心里就是憋着坏。”

“人是掰扯不得的,掰扯了别人,就是掰扯了自己。”

“我活了七十岁,明白一个道理,世上别的东西都能挑,就是日子没法挑。 我还看穿一件事,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

“他在世界上主要急两件事。一是人说话不算话;二是遇事认死理儿,一件事,理儿事先在那里摆着,人变了,理儿变了。”

其实大道理讲再多都没用,自己心里都很清楚,只有当自己真正经历了事,才能深刻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一句顶一万句,一句顶一万句,一句顶一万句,能说句话就能解决的事何必说一万句呢,能讲一句就能点明的肯定要比讲一万句都扯不清楚来的好啊。

一万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七

我实在想不出更好的题目了,可我却觉得这个题目最合适。看完这本书,很符合我当前的心境,人,一辈子都在找寻说得上话的对方,无论婚姻关系还是友情,我很庆幸拥有很懂我的朋友。

有一个说得上话的朋友,才不至于让我在很难受的时候去想更多,我一直都觉得方言不适合表达情感(不知是不是我的错觉),所以即使每次约好朋友,我还是讲不了很多在屏幕里说“我见面了一定要和你说这个事儿”的那个事儿。

这些朋友不仅仅限于异性,其实同性也一样,讲不上话这个事情一直令我心里不舒服,我确实很希望饭局有一个切入点让大家谈谈心,可能是我的表达欲望更加强烈一点,我是希望在我说出我自己想要对他说的这些话后,我们之间,心,可以更近一步。

我其实不是一个只会口嗨的人,因为在外实在没有什么我愿意说话的朋友,所以我很想回家和朋友喝喝酒,说说话。

我也是一个不太愿意矫情的人,我不太想在同一个事情上纠结或者作无谓的挣扎太久。所以我平时反反复复骂同一个人或者讲同一件事情的时候,我是真的累,我想找人说说话,仅此而已。我觉得你是可以和我说得上话的人,我才会在这种事情发生的时候找你,而不是我无人可找的时候才找你。

我好像有点“道德绑架”说得上话的朋友,所以我现在试着柔软的去表达,我想要和你说说话这样可怜的要求。因为我信任你,我不想和身边的人讲话,和她们仅仅是讲话,只有和我愿意说话的人,才叫沟通,所以朋友劝我好好和讨厌的人沟通的时候,我觉得是在侮辱沟通这个词。

我还是没有长大,不太愿意敞开心扉,不太愿意去接纳所有的人,不论讨厌的喜欢的无关的有关的,我只想自己快乐。

害,我跑题了,我本是要写写我最爱的那位朋友的。

我一直都觉得最好的朋友和我是相互促进相互成长的,我是很希望在身边朋友身上学到一些“软”技能,我说的软,是指柔软。相比很有能力却有点棱角的人,我更愿意主动接触更加柔软即使他的能力没有那么的强的人,若是能够成为朋友便更好了。

所以总体来说,我的交友标准大概就是这两个,因为我希望我的朋友能够给我带来我没有的感受。

并且我希望在和他的交流交往中能够学到他的长处,我自己我觉得相对较吵,所以我对于现状不论是工作环境还是住宿最不满意的就是他们比我更加的吵闹,我觉得这是一种无脑表现,我也时常这样评价自己。

我就是觉得自己应该进步,应该改变,应该学习,所以我才想要交好的朋友都柔软且有能力。我一直在内心中敬佩有能力且柔软的人,我最好的朋友,我认为她改变了我,同时令我进步,即使我没有和她一样考研继续深造,我同样觉得她给我的人生观以很大的指引。

在我的生活中,我感恩这一类人,即使我可能已经对学业深造或者学历更上一层楼已经失去能力,但我却期待遇到更加柔软更加能够鼓舞我的人。

我的内心肯定是想要学问更上一层楼的,可我可能已经没有那个能力了,不是外部原因,是自身的学习能力我觉得已经封顶了。我没有办法再去继续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功课了。

那么再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呢,我想也不可以了,我没有那个资本了,世事毕竟不是写书,更不是拍电视,现实很多的东西不允许了。肯定有人说那是你还不够努力或者你自己没有斗志,我大可不必和你多说,我的话都只说给感同身受的人听,实在要批评我请背地里再去说,当我面说不讨喜我也不会给你钱说你说得对。

我的棱角又出来了,我会写着一些东西的时候自己过激,大概是双鱼座的情感太细腻,我会考虑的很多。我的朋友,教会我很多,尤其是在我情绪激动的时候,她总是在教我如何去处理,我真的很感激她,她宛若我的人生导师,却不会讲我最厌烦的微信聊天政治课,我很多的事情除了和她分享其次是真的很愿意看看很平静的她会如何去处理这种事情。

我时常在想我要是人生得一伴侣,如她70%,我也很知足。

一万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八

开始读刘震云的书,不是因为知道有这个作家(请恕我的无知)或知道他这本《一句顶一万句》的评价有多高,是前几个月朋友圈里发的个头条消息上,看到有人整理了他的一些名人名言,这些所谓名人名言,其实就是他多部小说中的一些经典语录,看了之后感觉说的特别有道理有意思还特别接地气!于是读了他的这本书!

小人物的平凡生活展现纸上,让人不禁就这么走了进去,开始读时人物繁多,关系纷杂,脑子一直跟着在画人物图谱,慢慢的人物事件主线清晰起来,也被人物命运牵引着看下去!三代人在不同时空,却又有着相似的命运,都在找这世上最难的'事,就是找到个说得着的人,不光要说得着还要能一直说得着下去才好,可惜很多人经过他自己的一段人生后变成了另一个人,不再是那个能说得着的人了,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所以人就总是不断地寻找!书里说的到老了后就明白一个道理,世上别的东西都能挑,就是日子没法挑……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以前!还真是这么回事!别跟自己较劲,人人都有委屈,再孤独也要走下去!

一万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九

《一句顶一万句》,小说的前半部写的是过去:孤独无助的吴摩西(书中男主,这不是男主一开始的名字,因为好些事,改了好多次的名字)失去了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小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家乡延津;小说的后半部写的是现在,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

刚看到小说名字的时候,我就想一句什么话呀,怎么有这魔力,顶一万句?当然了,一翻开,我就被书中所描绘的我所熟悉的那种浓浓人间烟火气给吸引了,已无暇寻宝,特意去找这一句话。看完,书从头到尾都没直接写有这么一句话,可以顶一万句,但是智慧的作家已经默默告诉我们生活在世间,确实一句是可以顶一万句的。

这样的句子,就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就我而言,是下面的感受。

第一个是“说得上话”

小说写的是中国最底层百姓形形色色的生活,生活本身透着孤独的哲思在里面,我们生活在千年孤独中,无边无际的茫然和如影随形的疲惫,生活中能够说贴心话,慰藉灵魂的朋友和亲人并不多,因为说不上话。真正说得上话的人,可以温暖疲惫的心灵,振作生命的颓废,化解彼此的冲突、激发情欲等等。

与一般人说话,高兴的事说得高兴,不高兴的事说得败兴,但是说得上话的人,不高兴的事,也能说得高兴。

有些人说得着,有些人说不得着;有些人现在说不得着,将来或许能说得着;有些人现在说得着,将来未必能说得着;有些人这一辈子也说不得着。找一个能说得着的人过一辈子是福分,不管是爱人、朋友还是亲人。当然了,说得着说不着也不是永恒不变。

小说从头到尾都是写着市井中如你我在街角所看到的一切人,人间烟火气的声响和热闹一直在你耳边和眼前,作家是不是想说最是这样的人间烟火气,最慰凡人心呢。

第二个是“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

就像书中一个主角说的:“我活了七十岁了,明白一个道理,世上别的东西都能挑,就是日子没法挑。”、“我还看穿一件事,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

小说就是写的一些家长里短,充满了琐碎,街角发生的事一件是一件,家里发生的事一件牵扯到八件,就看你怎么选择过日子了。

一万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十

人在世上活着,有千万种情绪,这千万种不是真的千万种,要把假情绪都拨开了捣碎了,弯弯绕绕都拐回心里,其实就那么几种,就那么简单。只是一件事叠上七八件别的事,从心里一路绕出来,成了千万种情绪。这本书把这些都说通了,没用高深莫测的话,没用考究难懂的词。

说通了是真的说通了,再讲不通的事儿都一个字一个字讲出来码放清楚了,一点没含糊。千种万种的人和情绪都顾及到了,连只顾着“接地气”这个偏颇都没沾上,说了人喜“虚”,再往上,连谁心里也少不了的那一丁点乌托邦也都说了:比如那张纸上的教堂,看吴摩西扎教堂给我看哭了。

这本书太特殊了,太喜欢了,我粗浅的语言无法形容其中的精妙带给我的震撼,尤其上半部分杨百顺的故事。刘震云真正驾驭了这么多的人物。他讲一个故事,读者甚至不用花心思去记任何一个人,只要顺着故事看,记得住的人和记不住的人都讲清楚了。这个讲清楚不只是顺着杨百顺的故事讲清楚,而是每个角色自己,前前后后提上几次,让读者觉得这人什么脾性,心里装着什么事,都明白了,也不牵挂他了。最后留了个吴摩西和巧玲给人牵挂着,又在全书结尾兜在一起画了个圆。

非要说的话,第一部分写得太好了,显得回延津记不如前面的。像是先编了个绝句做上联,下联对得再好也差点意思似的。不过总体来讲,我对这本书的喜爱还是超五星的。

一万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十一

有话叫做,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看之前了解过本书的大轮毂,被誉为“中国式孤独的百科全书”;

书里把人与人间的关系,分成“说得上话”和“说不上话”两种。简单的分类法,却非常有效。无论家人,朋友还是夫妻,一旦说上话了,人就亲了。反过来,一旦说不上,就没有亲味儿了。

人人都有沟通的欲望,不爱说话的人不是不说话,是没有遇到能说着话的人。正如序言所说“话,一旦成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孤独不是只有圣贤才有的体会,而是人人都有,书中老杨是所有的老杨,老胡也是所有的老胡,杀猪的当官的唱戏的卖包子的,都在寻找的路上。

就算我们没有共同的生活观,但我们有相同的偏见与爱好也可以成为朋友,但这种关系就因为没有说得来而容易产生误会,不理解,关系就会破裂。

这本书书中送给我们的一个金句,“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或许这可以缓解我们几千年来的孤独、寻觅与痛苦。

第一次看刘震云先生的书,在此之前对他0认知,一本书看下来,顿觉有趣,读完了也理解了前文中提到介绍是明清时期野稗式小说,絮絮叨叨的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不是人觉得烦闷,词藻不及其他作家那样华丽但字里行间蹦出来的金句使人产生共鸣,唏嘘不已。

一万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十二

刚开始读书的时候,其实有点乱,感觉看不太懂书在讲些什么。但越是往后看越觉得精彩,越觉得作者厉害,然后就开始深深佩服作者了。

书分两部分,上部分是出延津记;下部分是入延津记。小说的前半写的是过去,主角是杨百顺,杨百顺上有个哥哥,下有个弟弟,与卖豆腐的老杨为父子关系,杨百顺一生改了三十二次名字。从杨百顺改成杨摩西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从杨摩西改成吴摩西,又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的人生似乎就是这样。被分成33个部分。杨百顺与剃头的老 互为朋友;与杀猪的老曾互为师徒;与外国人老詹夜互为师徒……他与太多太多人有关系,而他的一生,似乎夜在为了一个“说得顺心”而徒劳有波。

杨百顺,百顺。他的父亲给他取个好名字,但他的生活,事业,似乎都不像他的名字一样,她总在寻找些什么,看完了书,我才明白。他一直在寻找一个人“说得顺心”的人。话,一旦沉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所以杨百顺在寻找,为了心里过的舒坦舒心,为了孤独有人陪伴,有人可以说话,他的一生都过的坚苦。于是喊丧,便成了书中杨百顺崇拜的职业。

龙应台曾说过;“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就可以消除。杨百顺何尝不是想这样,所以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为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延津。而吴摩西杨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他们一出一进,延 百年。就是为了心灵的慰藉,所以他们一直在寻找,他们 然决然的追逐“一句顶万句”的身影,由此我忽然发现,为什么常有人说活得很累。他们在生活不如意,事业不顺,爱情不美好时,颓废,茫然。他们找不到说话的对象,所以累。这种累,犹如漫漫长夜,磨砺着我们的神经,祖祖辈辈。啃食着我们的心灵。

小说中所有的情节关系和人物,所有的社会组织和家庭和谐,其实都和人能不能对的上话,对的话能不能触及心灵有关。而杨白顺,也就是吴摩西没有找到她的养女,牛爱国也没有找到庞丽娜和和尚。但是这就是人生不是吗?一个个错过,一个个无奈,而人生,也是因此完整。

“一句话过千句”是我认为这本书的主旨,书中所有故事因此展开也因此结束。我想刘震云先生也是想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吧。

有一种寂寞,有一种孤独,以话语开始,也以话语结束。

一万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十三

此写实小说,上半本讲杨百顺为生计颠沛流离,出去假找给自己戴了绿帽的老婆和奸夫,却丢了世上唯一说得来的养女,从而出走延津。下半本讲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假找给自己戴了绿帽的老婆和奸夫,却在找的过程中,借着妈妈临死前未得的那句话的线索,找到了延津,赫然发现,这一找,心里实际是纠结着去寻找自己失去的那句话,那个女子。

看完后,觉得写实小说,看起来有点累,寓意深远,如果有共鸣,则会被深深打动,像我当年看那本写实的《平凡的世界》一样,现若再看,因心境不同,怕是感受也自然不同了。

这本书看完,还好,但也有一些体会,虽然晚了,还是写下来,怕像书中所说,有些话,热时还有,冷时已变味,或得不着了。

人是孤独的,在世上被许多事情牵扯着,实际上只是对付,寻得着说得着话的人,难之又难。而若一辈子没处说,却也憋得慌。相信许多人看完这本书后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憋屈。

这说得着话,却又跟夫妻、朋友没有直接关系,夫妻可以同床异梦,母女可以指鼻对骂,而30岁大人却可以跟5岁小孩天生说得来。这说得来,又不是非得每句话都掏心窝子,而是可以随便说说,说时整个人都换了,与平时不同,口吃的不口吃了,嘴笨的会接话了,双方都畅快,都没得遮掩,没得疙瘩。若离了说得着话的,纵是千山万水也寻,失了性命也寻,5岁活到50岁,还朝思梦想。

那些奸夫,平日跟自家人要么摔锅砸碗,要么像路人一样,偷偷在一起,倒是一夜可以说上一年的话,没了家,没了物质,流浪在外,依然甜甜蜜蜜、开心无比。倒让书中主人公事后憋见了,想杀人也抬不了手,只因心里怪不上人了。

书中私塾老汪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大家都误读了,不是圣人开心,而是圣人悲怨。只有身边说得着话的实人不得,才会指望远方的虚人。

一万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十四

最近,看了刘震云的新作《一句顶一万句》。

当然不是官场小说,也不是哪个人说话一言九鼎,一句话顶别人的一万句话。而是写普通的民众,中国千百年普通民众的一种生活状态和人际交往状态,以“谈的来谈不来”作为交友、恋爱结婚的标准,或者,把“找一个说得着”的作为人活着的目标。

我看过刘震云的多部小说,他驾驭文字的能力很强,特别是对社会底层民众的生活描写在目前的中国作家里无人能及(当然是个人看法)。现在经常在某个生活的环节上,我依然能体会到《一地鸡毛》中主人公的感觉。幸好刘震云的这部小说没有像《手机》被拍成电影,否则,“一地鸡毛”式的生活或许会成为网络热词呢。

新作宣传的“噱头”是:中国人的千年孤独。看到这几个字,心里很不以为然。很多人看过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山和代表作。曾经在经历过一段很痛苦的无以言说的经历后,写下:我也要下得床来,给自己织一匹裹尸布。那个时候应该说我准确的理解了百年孤独里的乌苏拉。

想起《读你》这首歌的歌词里有“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春天。”虽说是爱情歌曲,但假使有朋友能让人有这样的感觉,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孤单寂寞吧!

不知,我认为的然,震云同志认可否?。

一万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十五

偶读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最震撼我的就是对人性中孤独的刻画,让人震惊,令人深思。

这部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小说,写了不同时代贱如草芥的普通人的命运,主人公常常走投无路而又一直向前。上部《出延津记》,杨百顺为了寻求精神上的依托和慰藉,为了找个能够说句知心话的人,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即杨百顺)在失去唯一能够“说的上话”的养女后毅然走出延津,寻找养女;下部《回延津记》,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寻找“说的上话”的朋友,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不远千里走向延津。

对这部大手笔的优秀作品,我不敢姑妄论之,在这里只说说对于孤独的理解和感受。

一个人孤独地来到这个世界,最终都会孤独地离开。活着,也许就是为了寻找一个能与自己“说的上话”的人,也就是现在说的朋友或者知己,活着本来就是件不易的事、孤独的事,但只要有人能懂自己,遇到事情有人可以商量,开心时有人可以分享,悲伤时有人能够安慰,那么这份孤独便可以排解,和相知相惜的人在一起,话不在多,也许真的可以一句顶一万句。

人是一个群居动物,有时身处闹市,仍觉得孤独,我以为原因是多方面的:

外国人有信仰,可以向主倾诉心曲,人神交流;而国人缺少信仰,当需要倾诉的时候,往往不知该向谁倾诉,谁会愿意听你倾诉,身处人海,茫然四顾,却找不到一个可以说话的人,这种心理需求压抑得太久,便成了难以排遣的孤独。孤独的人希望有人懂,却不喜欢别人把他看透,往往为了面子或者那点可怜的自尊,不得不忍受内心的煎熬。

这个知己,无关贫富,无关年龄,无关性别,投缘就好。也许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寻觅觅,寻找那个投缘的、“说得着的”人。大部分人身边不缺朋友,聚在一起大多谈论国事、单位的事、他人的事,但谈自己的少,敞开心扉的更少。我们缺少那种心有灵犀、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能达成默契的朋友,当然这个要求甚高,即使在一起生活了若干年的夫妻也难以达到这样的境界,因此这样的知己是可遇不可求的,既然如此,孤独就在所难免了。

有时被现实的利益羁绊着,想说却不敢畅所欲言,怕别人抓住把柄,给自己日后的生活带来麻烦;有时被传统的礼仪道德约束着,一些敏感的话题想说却不好说不便说;有时由于各自的认识水平不同,说了产生不了共鸣,说了也白说,干脆就不想说懒得说。

常说解铃还需系铃人,自己有了心结,仅靠外在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自己有正确的认识,朋友再多再好,也代替不了自己,即便是自己最亲的家人,也难以做到感同身受。外因虽不可小视,但内因才是关键。自己想通了,阴霾就会消散,孤独就成为你审时度势、拷问灵魂的利器,成为你人生之路上一笔宝贵的财富。

孤独是无人能走进灵魂深处产生共鸣,是众人皆醉我独醒,是高处不胜寒,是永不服输,是不向某个人或者某种势力屈服妥协。孤独的人,能品出人生的真谛,能看透世事的冷暖;孤独的人,得意时一般不忘我,失意时不自贱;孤独的人,可以独享心灵的宁静,体悟生活中的一份精致与淡雅。

偶尔的孤独是一种别样的人生体验,就像经常喝茶的人,偶尔喝一次咖啡,感受一下不同的滋味,也是一种享受。人们常说,情到深处人孤独,情深无人懂得、珍惜,又不可言说,那种无法排解的孤独只能独享,也许这就是一个人终其一生既想体会又想逃离的事实。

一万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十六

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其实有点乱,感觉看不太懂书在讲些什么。但越是往后看越觉得精彩,越觉得作者厉害,然后就开始深深佩服作者了。

书分两部分,上部分是出延津记;下部分是入延津记。小说的前半写的是过去,主角是杨百顺,杨百顺上有个哥哥,下有个弟弟,与卖豆腐的老杨为父子关系,杨百顺一生改了三个次名字。从杨百顺改成杨摩西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从杨摩西改成吴摩西,又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的人生似乎就是这样。被分成3个部分。杨百顺与剃头的老裴互为朋友;与杀猪的老曾互为师徒;与外国人老詹也互为师徒……他与太多太多人有关系,而他的一生,似乎也在为了一个“说得顺心”而徒劳有波。

杨百顺,百顺。他的父亲给他取了个好名字,但他的生活,事业,似乎都不像他的名字一样,他总在寻找些什么。看完了书,我才明白。他一直在寻找一个人“说得顺心”的人。话,一旦成为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所以杨百顺在寻找,为了心里过的舒坦舒心,为了孤独有人陪伴,有人可以说话,他的一生都过的坚苦。于是喊丧,便成了书中杨百顺崇拜的职业。

龙应台曾说过;“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就可以消除。”杨百顺何尝不是想这样,所以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为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延津。而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他们一出一进,延宕百年。就是为了心灵的慰藉,所以他们一直在寻找,他们毅然决然的追逐“一句顶万句”的身影。

由此我忽然发现,为什么常有人说活得很累。他们在生活不如意,事业不顺,爱情不美好时,颓废,茫然。他们找不到说话的对象,所以累。这种累,犹如漫漫长夜,磨砺着我们的神经,祖祖辈辈。啃食着我们的心灵。

小说中所有的情节关系和人物,所有的社会组织和家庭和谐,其实都和人能不能对的上话,对的话能不能触及心灵有关。而杨白顺,也就是吴摩西没有找到她的养女,牛爱国也没有找到庞丽娜和和尚。但是这就是人生不是吗?一个个错过,一个个无奈,而人生,也是因此完整。

“一句胜过千年”是我认为这本书的主旨,书中所有故事因此展开也因此结束。我想刘震云先生也是想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吧。

有一种寂寞,有一种孤独,以话语开始,也以话语结束。

一万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十七

都说这本书像是中国的百年孤独,读完发现这样的评价还是比较中肯。

书中各色各样的人物,虽然多是普通的中国底层老百姓,但却几乎又都有自己生活所追求的目标。书里将这些目标大多寄于“找个能聊的人”,以小见大,自然而朴素。

小说中描绘的生活百态,虽然算不上多彩,却也足够丰富,让人透过文字仿佛看见自己正身处其中,为自己的一个小目标而活着。

杨百顺走出延津,因为故乡已无可流恋之处与可流恋之人。他唯一说得上话的养女巧玲也被人拐卖,便更无回乡的意愿。

巧玲想走回延津,因为对命运和生活种种疑惑。但是现实的各种羁绊又让她迈不出去那一步,只能在内心走回那个自己命运的起点。

牛爱国当真回了延津,但是回延津并非他最初的目标,对于延津也并没有像母亲那样的情感。所以即使回了,也无法找到自己追寻的东西。于是断然离开,再次踏上漂泊之路。

百年孤独中的那个小镇马贡多,经历平静、热闹、繁荣、衰落,在对生活进行了完善演绎之后,最终随着命运的风暴,彻底消失于世间,仿佛从未存在过。小镇的假兴真衰实际只是人心孤独的汇聚。

延津,更像多年以来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人们乐此不疲地忙忙碌碌,看似在平凡中演绎了伟大,却终究发现内心的想法早已无处倾诉,只得随着洪流,一路跌跌撞撞。

一万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十八

古人讲开卷有益,读书的习惯丢掉好久,近来重拾,也能在一周之内的工作之余读完一本书。就把这当做一个开端吧。

我是一个嘴笨的人,从小到大没有和人吵过架,倒也不是不想吵,一是冲突不多,二是嘴笨。我们那管嘴笨叫不会讲话,不是不会说,而是说不出有用的话,不会说漂亮话,不会说讲到人家心里的话,所以从小我就明白,讲话真是一件难事。

可是在《一句顶一万句》里,我才发现,讲话何止是一件难事,简直是这辈子最难的事。啥叫一句顶一万句,你说了一万句好话拉近两个人的距离,可就因那么一句话离了心。你不知道哪个不相干的人说了一句话,就莫名其妙决定了自己的命运。看似荒诞,生活的理就都在这里。

“人的一辈子,都是在找一个能说的上话的人。”这是通篇的主题,序言说“话,一旦成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心灵的疲惫和生命的颓废,以及无边无际的茫然和累,便如影随形地产生了。”

上篇的吴摩西,下篇的牛爱国,以及这两个人物牵扯出来的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是在说,做人难,说话难,有个能听懂自己话的人难。总之人生是孤独的,人生来就有表达的欲望,而人注定不被他人彻底理解。也许是因为在农村长大,所以对通篇故事里的人物都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一本书固然是可以长久的历经时间的考验,可是理解人物生活的背景也很重要,离故事背景太远,不免会产生“怎么有这种人呢”的疏离之感。因为我们注定只能接触一小部分人,感受特定的生活环境。

一件事牵扯着另外一件事,话讲着讲着就从一件事到了另外一件事,何止一笔糊涂账,话说到底也讲不清楚。男女吵架就是一个例子,吵着吵着就不是一件事的事了。“同样一件事,对自己有利没利他不管,看到对别人有利,他就觉得吃了亏。”“与人共事,还爱占人便宜。占了便宜正好,不占便宜就觉得吃亏。”这种人现在也不乏少见,但咱不能把它说成民族性上面,这么说和书中各种人物从一件事扯到另外一件事没有什么区别。

“世上的事,原来件件藏着委屈。”真是心酸的一句话。人心隔肚皮这话没错,可是这肚皮带来的隔阂真让人无能为力。“人相互一有隔阂,对方便无做的对的地方;同做一件事,本来是为对方考虑,对方也把你想成了另有想法。”百口莫辩也是这个理。真的到了说了也白说的地步,人家压根听不进去,才会觉得这话说得是那么无力。而往往一个人觉得真伤了心,任说啥都没有用,这就叫百口莫辩。一件事连着另外一件事,一句话引着一个想法,人判断一件事时又是一个想法连着另一个想法,弯弯绕绕,话难就难在这里。

书的最后部分有两句话,算是在一大堆难处里的两句劝慰话。“啥事看近点儿,事情倒能想开;看得长,心就宽不了了。”“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我要是想不清楚着一点,也活不到今天。”不是得过且过,而是活在当下。说话难,往往就是话里有话、客套话、真话、假话、大话、胡话。说话难,人生更难,但是知道了这个难处,能稍加体谅别人,也算是尽绵薄之力了。

一万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十九

这部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小说,写了不同时代贱如草芥的普通人的命运,主人公常常走投无路而又一直向前。上部《出延津记》,杨百顺为了寻求精神上的依托和慰藉,为了找个能够说句知心话的人,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即杨百顺)在失去唯一能够“说的上话”的养女后毅然走出延津,寻找养女;下部《回延津记》,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寻找“说的上话”的朋友,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不远千里走向延津。

对这部大手笔的优秀作品,我不敢姑妄论之,在这里只说说对于孤独的理解和感受。

一万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二十

有几句话,没有说清楚。吴摩西要跟后辈说的那句,章楚红要跟牛爱国说的那句。我大胆猜测,都是这句“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以前。”因为一句顶一万句。

作者很贴心。总把过去翻来覆去的回忆。而上下两卷,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故而,未来牛爱国怎么了,我不知道,牛爱国的过去追溯到杨百顺身上,我倒是门儿清。过去的事情,太曲折太弯弯绕绕了,根本就说不清。

好吧简单说,就是祖孙三代人,未了一个“说得着”的人,从延津走出去又走回来的故事。情节曲折离奇,荡气回肠。同时最大的感受就是命运的无奈和在世为人的孤独。

杨百顺,本来是杨家庄买豆腐的老杨的儿子,最开始喜欢喊丧的罗长礼。七十年过去,他在咸阳死去,死时他的子孙辈都姓罗,因为他说他叫罗长礼。书外的人,永远记得他还叫过杨摩西,吴摩西,他跟过老曾学杀猪,跟过老詹信天主,他有过一个说的着的继女叫巧玲,后来巧玲丢了,巧玲也就是该心也就是曹青娥的儿子牛爱国,回到了盐津。没看过书的,必是听不懂这一层层人物关系。

杨百顺孤独,牛爱国也孤独,他们的孤独有不一样有一样。跟能说得着话的人谈对象当朋友,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幸事,但须知人总会变,就像主人公频繁的改名换姓,过去说的着,现在说不着了,过去要好,现在也淡了,或许这就是人生。过日子不能总想着过去也是这个原因。过去的人就像是死了,再回不来了,只有往前走,交新的朋友,找到陪伴下一程路的那个说的着的人,才能过好一辈子。

让我们致敬伟大的孤独。致敬义无反顾向前走的时间。致敬这机缘巧合弯弯绕绕的奇妙人生。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794746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