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对个人成长和生活幸福有着重要影响,我们应该注重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一个较为完美的总结需要跳出细节,从宏观上概括并指出问题的核心。我们可以通过研读这些总结范文,借鉴其中的优秀写作思路和表达方式。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篇一
然而,当改革研究进入到学校实践时,透过一节节课,我们(指参与“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全体成员)看到的是在学科教学领域中,大部分教师对教育价值的选择还停留在“传递知识”上,其中有一些教师虽已关注到学生技能、技巧,甚至能力和智力的发展,但大多仅为点缀。至于认识范围以外的目标则更少涉及。有趣的是,这种价值观不是表现为教师在写文章或理论学习时发表的言论;而是表现在备课笔记的教学目标设定上和课堂行为中。通常,在教学目标上,被规定得清楚而明白的,大部分且首先是本节课教学的知识“重点”与“难点”,需要掌握的“技能”、“技巧”,其他的方面或简单、抽象提及,或几乎每次都用类似的空洞词语点一下,更多的情况是干脆不写。在课堂上,认真负责的教师往往把力气花在讲清知识、落实练习,使学生能牢固掌握知识,考试时不出差错。总之,被教师抽象地谈论着的教学价值观与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奉行的价值观并非一致,而且相差甚远。指出这一现象,并不是要指责教师言行不一,而是说明在改革研究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教学改革观念的转变,包括教学价值观的转变,不能脱离教师的教学实践,不能不关注他们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内化的过程。只有教师的内在观念才具有真实的指导教师教学目标制定和定向实践行为的作用。为此,我们需要与教师一起对教学实践作批判性的反思,找出教学行为、言语背后深藏而实存的教学价值观,认识这种价值观的问题所在;需要与教师一起探讨新的课堂教学价值观的依据及合理性,进而在教师的头脑中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并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持久地去实现。新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以教师新价值观与新教学行为的联系、共创、互动作为贯穿改革始终的要求,也作为评价改革是否真实发生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新教学价值观的核心理念。
新教学价值观的重建,在认识上还必须从一般整体共通的层次上开始,即重新认识教学在育人中的价值,以及为培养怎样的人服务的问题。“新基础教育”形成的教学共通价值观的核心理念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课堂教学的价值观需要从单一地传递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转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我们认为,学科、书本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是“育人”的资源与手段,服务于“育人”这一根本目的。“教书”与“育人”不是两件事,是一件事的不同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实际上通过“教书”实现“育人”,为教好书需要先明白育什么样的人。只关注现成知识传递价值的教师,实际上是在“育”以被动接受、适应、服从、执行他人思想与意志为基本生存方式的人。青少年学生内在于生命中的主动精神和探索欲望,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常常受压抑,甚至被磨灭。这种情况不改变,教育将成为阻碍社会和个人发展的消极力量。“新基础教育”主张今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应把形成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作为核心价值,在教育的一切活动中都要体现这一价值。其中,“主动”是对现在已十分流行的“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提法之进一步聚焦。在此,有必要阐述作出这一聚焦的依据。
“学生发展”是教育中经常论及的问题。近十多年来教育理论界先是讨论教育以社会发展为本、还是以个体发展为本。随后,关涉到后者的,又进一步讨论,究竟应以学生的“什么发展”为本,各家都有自己的见解,如“和谐发展”、“主体性发展”、“自由发展”、“多方面发展”等等。这些观点从不同的角度给人以启发。但似乎都存在着只从期望人本身达到的理想状态来说明“发展”。在我们看来,“发展”作为一种开放的生成性的动态过程,不是外铄的,也不是内发的,人的发展只有在人的各种关系与活动的交互作用中才能实现。因此,不能只从孤立个体的角度来设定对发展的要求,而应以“关系”与“活动”为框架思考教育应以学生的“什么发展”为本的问题。进一步的分析可以看到,作为个体最基本的关系与活动有两大类。一类指向外界(外向式的),即个体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和实践性活动;一类指向内部(内向式的),即个体与自我的关系和反思、重建性活动。这两类关系与活动中,个体能采取的基本方式也只有两种:或主动,或被动。自然,人不可能时时、事事、处处主动,但从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个体的主动性是十分重要的关键性因素。这种主动包括上述两个向度的关系与活动,对个体的发展,它们不仅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密切相关,交互作用。个体的主动性的发生,总是在对外界和自我及其关系、对将发生的行为价值等有了认识并产生意愿后作出的选择与行动。不管最终主体是主动选择“进”,还是主动选择“退”,或选择“保持不变”,都是出于个体本身的认识和意愿。个体实践的主动性,对处于今日变化急剧、生存环境中不确定因素大增时代中的每个人来说尤其重要。当代中国社会中生存的每个人之人生历程,就总体而言,较之改革开放前确实有更多的机遇和可能,但也有更多的风险与危机。因此,人在复杂背景下的自我选择的意识与能力,对于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就显得更为重要和必要。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篇二
知识目标:
理解:正确的价值观必须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正确的价值观必须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坚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人类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三个有利于的具体标准是完全一致的。
运用:用正确的价值标准分析社会上丰富多彩的价值选择。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社会现象和具体事例,以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复习提问。
1.什么是价值和价值观?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是什么?
3.意识的正确与否判断的标准是什么?
(设计此问题的目的是为了复习旧的知识,并通过逻辑推理引出本课的所学内容)。
导入新课。
思考回答:
(此处教师可启发学生把对唯物论中“正确的意识”的认识迁移到对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的理解上来)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那么,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标准就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人类根本利益就是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是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这就离不开人对事物的认识,所谓积极意义是指事物的属性及其变化发展规律对人的积极意义,因此,要确定事物的价值就必须认识事物的属性和规律,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属性和规律,才有可能进一步确定它是否对人有积极意义。
以西红柿为例,随着人们对西红柿的形态特征、营养价值、生长规律(发育周期、环境条件、栽培、采收、贮藏以及病虫防治)认识的不断加深,其价值则越来越大。这表明: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于人们对于事物规律性的科学分析上。
古往今来,许多人曾设计过永动机,希望机器一开,不需再增加任何能量就永不停息地运转下去,英国科学家焦耳年轻时曾有过一段追求永动机的历史,但最终失败了。
请同学思考回答:这种设计为什么失败?我们应当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学生议论、回答,教师归纳)。
幻想一种不增加任何能量让水动机永远转下去,违背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这是不能成功的。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只有符合事物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价值观才是正确、科学、合理的。
而离开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性,单凭良好愿望去评价事物,确定价值目标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同样离不开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历史道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选择,什么样的选择是正确的,只有一个客观标准,这就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一个国家所处的具体的历史条件。中国共产党正是依据这个标准,才领导中国人民作出了正确的价值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才能发展中国。党的十五大提出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正确的价值选择。
既然价值是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评价事物的价值就不能离开对人的需求和利益的认识,如何来确定人的需求,正确的价值观的第二个标准就是,要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
价值的形成,离不开入的需求,要作出正确的价值评价,必须对人的需求和利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可是人的需求干差万别,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群体也有不同的需求,而面对同一个事物进行评价,这个人说它有积极意义,那个人说它没有积极意义,这个集团和那个集团对它是否有积极意义的评价也不相同。面对这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怎么办?(此处请学生议论、回答,教师归纳)。
唯一的选择:大家都必须撇开一己的利益,找出最高的共同的利益作为判断事物是否有积极意义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最高标准。即:人类的根本利益。
因为,人类的根本利益同事物发展规律相一致,同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
黄牌,本来是足球裁判手中的权利,然而,中国长江洪水泛滥,却给我们亮出了一张“黄牌”,给人们带来深深的思考。森林植被的减少是造成长江洪灾的主要原因。这一切从反面告诉我们,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必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维护人类的全局利益。
(2)现阶段衡量我国人民价值观正确与否的具体标准是能否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板书)。
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应以人类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的根本利益似乎很抽象,很难把握,这需要将它具体化。讲价值观不能离开中国的实际,应从中国国情出发,这个国情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仅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也反映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既符合我国各族人民利益,也是人类的根本利益在我国现阶段的体现。因而,它同时成为现阶段衡量我国人民价值观正确与否的重要标准。
那么,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一个人的工作,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的工作,怎样做才有价值呢?那就要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3)“三个有利于”是衡量社会主义社会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板书)。
阅读51页安徽滁州人从“大包干”到“大接轨”的转变和探索,有力推动了广大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这种价值观符合党的基本路线,因而是正确的。
综上所述,在我国,坚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人类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具体标准是完全一致的,在这种价值观指导下,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丰富多彩的具体的价值选择。
以6000名大学生志愿者赴西部从事志愿服务为例说明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其价值选择也是成功的。
小结:正确价值观要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性,要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而“基本。
路线”和“三个有利于”又是一致的,它是人类的根本利益在我国现阶段的具体体现,青年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振兴祖国做出贡献。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篇三
知识目标:
1.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理解人的价值,如何评价人的价值。
3.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原理,分析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不同,加深对人的。
价值的理解评论分析为什么对一个人的评价要看他的贡献,而不是索取。
能力目标:
1.在占有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培养抽象思维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
2.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
系,分析说明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形成及人生价值的实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树立起在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人生价值观,
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觉为社会创造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实。
现人生价值。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具备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对问题的一定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
但学生即将面临高考,因此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和疑惑。对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和观点,学生已经有了思考的需要和希望得到解惑的需要,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现在独生子女有良好的生活条件,但是他们大多是不太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索取多而奉献少,因此学习本框题有它特有的意义。
教学方法。
1.情镜教学法:根据新课程的生活化的价值取向,本框教学力图通过生活情境建构,使本节课的教学充满生活色彩。
难点:价值的含义、人的价值探究材料。
道德模范轮椅上的“微笑天使”董明;“良心油条哥”事迹;“网络炫富女”郭美美;“雷锋传人”郭明义事迹;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人的价值。
合作探究一:价值含义。
归纳结论:
1.价值的含义。
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补充:理解哲学价值含义注意事项:
(1)价值是一种关系,物的属性和主体的需要是构成价值的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2)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这里的“事物”,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
(3)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是关系。
(过渡)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是一回事吗?你是怎样认识人的价值呢?物的价值是物与主体的关系;人的价值是个人与社会、他人的关系。物的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而事物本身是没有需求的(单向的);人的价值不同于物的价值的重要标志在于人以自己的创造来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的同时,自身也有需要。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合作探究二:人的价值及评价标准。
播放董明视频。
问题设置:人的价值包括哪些方面?我们应如何评价人的价值?评价董明的行为?
归纳结论:
2.人的价值含义: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包括: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自我价值。
3.对人的价值的评价:
评价人生价值,主要看他的贡献,但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对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贡献,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而在今天,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篇四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内容及意义,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展示,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合作学习,发现问题,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过程、特点等的教学,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新时期面临新形势情况下提出的科学命题,通过学习其科学内涵,有助于增强爱国主义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思路设计: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内容及意义。教学难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及提出的背景。
【导入设计】。
201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十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一、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何在?含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也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就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也就是共同理想。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社会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制约着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哪些基本内容?体现了哪些基本特征?
1、具体讲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制。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合作探究: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八大报告。
师生互动:学生讨论,教师整理总结。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篇五
803地震发生之后,鲁甸成为人人牵挂的中心,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党和政府积极展开全民救援,社会公民也志愿奔赴前线,处处体现人间大爱。
视频:《鲁甸地震第二段》。
分享:
学生列举,或武警或村民或医护人员。
武警战士、村民、医护人员创造了价值,营救了部分伤员,他自己就一无所获吗?他的付出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尊重,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所以,人的价值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板书)。
副板书:人人。
知识迁移:副板书画图矛盾的两个方面。
事务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哪个方面决定的?(主要方面)创造价值和享受价值,哪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呢?我们同学列举的这些身影凭什么得到社会的尊重?(因为他们通过创造价值,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为赠人玫瑰,手才能留有余香。由此可见,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人的贡献体现在多方面的,可以是物质方面,也可以是精神方面,可以是对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价值,也可以是对人类和社会的价值。
结论:最根本的是看他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也就是说,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篇六
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第四册《生活与哲学》教材,本框属于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一框题。
内容主要分两目,第一目主要介绍价值的基本含义、人是社会一切财富的创造者、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对一个人的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等内容。第二目主要介绍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内容包括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以及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二、学生分析。
高二学生具备一定的哲学常识知识,具备学习相关知识基础;高二学生拥有一定生活体验,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具备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对问题的一定的探究能力,伙伴合作能力;学生已经有了思考的需要和希望得到解惑的需要,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社会环境及舆论的导向对他们影响巨大,因此学习本框题有它特有的意义。
1.知识与技能:
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哲学原理,加深对人的价值的理解评论分析为什么对一个人的评价要看他的贡献,而不是索取了多少;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运用“昭通803地震”之主线贯穿本课的教学,贯穿以“生命”为线索,整合案例,引起学生的共鸣;运用课堂讨论等形式,深化对人生价值的理解,树立奉献意识。
通过学习,树立起在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人生价值观,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觉为社会创造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教学难点:理解物的价值与人的价值不同之处;联系实际说明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五、教学过程:
导入语:
(图片)昭通,一个我们多么熟悉的名字。是这个地方,养育了我们,我们爱着她,但我们也心疼着她,因为近几年来,它是如此的多灾多难:地震,滑坡,特大暴雨。犹记得同学们刚入民中那一年8月3日,在鲁甸龙头山发生了6.5级大地震,史称“803地震”。如今,地震过去整整2年了,人们好像也学会了淡忘,但其中闪现的人性光辉却值得我们珍藏,遇难家属的悲痛还需要我们抚慰,事故背后折射出来的问题更值得我们去反思。让重新回忆那一刻: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篇七
联系实际,说明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教学重难点。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教学过程。
一、人的价值。
1、哲学上的价值。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有价值的事物。粮食、水果等食物具有满足人们营养需要的属性;衣物、房屋等具有满足人们穿、住需要的属性;书籍、艺术等具有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属性。这些具体事物对人来说具有什么共性?(这些事物对人都有积极意义,这些事物都能以自身的属性和功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这就是哲学所要研究的价值范畴。哲学上所说的价值是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人的需要的属性和功能。)哲学上的价值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因此哲学上的价值与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西红柿原来是南美洲森林里的野生植物。后来作为观赏植物引入欧洲种植,进而发现它能食用,对人来说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西红柿是否天生就有价值?(西红柿如果生长在野外而不被人所发现,没有与人发生关系时是没有价值的。价值是一种主体的人与客体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主体的需要与事物的属性和功能是构成价值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2、人的价值。
既然哲学上所说的价值是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那么人的价值就是人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他人和社会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物的价值的特点在于事物能够以自身的属性和功能来满足人的需要,但事物自身没有需要,物的价值具有单向性。一个农民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劳动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农副产品;一个医生的价值在于救死扶伤,为病人解除痛苦;一个老师的价值在于通过教育教学工作使学生健康成长,为国家造就人才。
工人、农民、医生和老师在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的同时,自身有没有需要?什么需要?(最起码要求社会尊重他们的劳动,给于他们劳动以一定的报酬。)人的价值的特点在于创造价值,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同时,人自身也有需要,人的价值是双向性的。因此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人的社会价值(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即人的自我价值(索取)。
为什么人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方面的内容,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的“标准像”是美国著名画家斯图亚特早年画的,它几乎张挂于美国的千家万户。斯图亚特一生中画过许多华盛顿的肖像,其中他最满意的一幅在一块画布上只画了华盛顿的一个头的作品。有人挑剔地指出为什么不画全衣服,斯图亚特回答道:“人的价值不在衣着上。”华盛顿的价值不在衣着上,那在哪里呢?(华盛顿作为美国的国父,为美国的独立和建国作出了贡献,实现了社会价值。
华盛顿生活在社会中,总是需要依靠别人创造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因此华盛顿理当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回报社会、满足他人。人通过创造价值实现了社会价值。)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我国和世界水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因此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500万元。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杨利伟同志不畏艰险,敢为人先,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赢得了巨大荣誉。国家授予杨利伟同志“航天英雄”荣誉称号。
国家为什么要给于袁隆平和杨利伟以奖励?(袁隆平、杨利伟已经为社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国家给于袁隆平和杨利伟以奖励是对他们的肯定和满足。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了他人和社会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要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人通过享受价值实现了自我价值。)。
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我们究竟以哪方面去衡量一个人人生价值的大小?(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贡献了什么,而非索取了多少,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对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贡献,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为什么要把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人的社会价值作为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标准?(当贡献为零——社会不可能存在;当贡献=索取——社会停止不前;当贡献〈索取——社会萎缩退化;当贡献〉索取——社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同志不幸因公殉职。不久后,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安部、全国妇女联发出通知,授予任长霞同志全国优秀公安干警、全国十大女杰、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有些人认为社会对他的人生价值的承认来得太迟了。荣誉和一个人宝贵的生命比较起来,显然后者更可贵。你怎样看待这样的观点?(在今天,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而不是看他是活者还是死了。任长霞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保一方百姓平安,在贡献中实现了自身的人生价值。在她牺牲后社会对她的无私奉献给予承认,这恰恰是对任长霞同志人生价值的最充分的肯定。)。
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什么是价值观呢?(价值观就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和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不同时代的人对于婚姻问题的认识不同。在古代人们认为子女的婚姻应该由父母做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时的这种认识受到什么观念的影响?(这是受封建社会三纲五常、愚孝观念的影响。)在现代人们认为男女婚姻自由,受国家法律保护,现在的这种认识受到什么观念的影响?(这是受新社会提倡的人人平等观念的影响。)人们的认识受什么支配?(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
树木有多方面的价值——涵养水源的价值;产生氧气的价值;鸟类栖息地的价值;生产纸浆的价值;制造家具的价值。树木既有经济价值又有生态价值。对于这些价值,人们会作出不同的选择。有人片面追求经济价值,其结果如何?(会使得森林覆盖率下降,破坏生态平衡,最终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增长。)有人在追求经济价值的同时,兼顾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其结果如何?(资源得到了保护和再生,经济获得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导致不同选择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是什么?(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在生活中,我们都要面对如何选择自己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的问题。选择正确,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选择错误,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
丛飞,一名普通的青年歌手。8年间,为助残、助学、赈灾义演达300多场,资助178个贫困孩子,捐献300多万元帮困扶弱。自己却过着清贫的生活,一家挤在58平方米的简陋小屋。身患晚期胃癌,却连医药费都负担不起。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卖官受贿被依法查处。该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查处的最大卖官案。马德在其任职过程中,收受17人的贿赂共计600余万元。此人生活腐化,小姐给他捏一次脚就给20万元。丛飞和马德的人生价值观有何不同?(丛飞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马德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个人的安逸和享受。)丛飞和马德的人生道路有何不同?(丛飞选择了帮困扶弱,马德选择了贪污腐化。)丛飞和马德的不同价值观与他们所选择的人生道路之间有何关系?(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的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丛飞的人生价值观使丛飞选择了公义,马德的人生价值观使马德选择了私利。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人们在面对公义和私利、生与死的冲突时作出的不同选择。)。
2、树立和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
要发挥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作用必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取向多元化,形成多元化的价值观,有拜金主义价值观、享乐主义价值观、个人主义价值观、小团体主义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我们倡导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即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三峡工程涉及上百万居民动迁,要离开自己土生土长的故土,对于许多居民来说恋恋不舍。但三峡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绝大多数居民着眼于大局,服从国家调配安排,做到了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集体主义价值观不排斥个人利益,而是重视和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强调发挥集体中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人认为三峡绝大多数居民顾全大局,坚持集体主义就应该放弃个人利益,否则就是个人主义?(集体主义重视和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强调发挥集体中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个人的正当利益不等同与个人主义,个人的正当利益是指人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条件。而个人主义是指以个人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出发,为了满足私欲而不惜损害社会和他人的利益。)。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篇八
图片(事故现场、抢救援助、遇难家属痛苦表情)+音乐(约1分钟)。
灾难突发而至,家园一片狼藉,只剩下求救和哭泣的声音。人们眼中含着泪水,是多么的无助。
思考:
事故发生时,对于受灾的人民来说,他们可能需要我们提供哪些帮助?
水、面包、帐篷、救护车、急救药品等。
水、面包、药品能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帐篷能满足人们有休息住所的需要;救护车送到医院或安全地方,能满足人们交通的需要。不同的东西,能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但这里列举的不同东西,却有一个共性,是什么?(具有满足人们需要的属性和功能)在哲学上,我们就把事物所具有的能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概括为“价值”。
副板书:物人。
1.价值的含义。
山上的花开了,有价值吗?要给人看到才有价值。
可以通过微博发出求救信息;可以开车去现场救援伤患;可以到安置点做联络后勤;可以到血库中心献血。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
2.人的价值。
副板书:人人。
在这里,你愿意自己成为哪个人?
副板书:别人自己。
副板书:自己别人。
那是这样吗?世界上有没有这样的人?通过不断付出自己的劳动去满足别人的需要。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篇九
教师:要想理解什么是价值观,我们先弄明白什么是价值?首先我们先看看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对于人来讲有什么价值。
材料: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8级强烈地震,人员、财产损失惨重,大量幸存的老百姓没有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在开展救援的同时捐献了大量的物资和款项。请同学们思考这些物资对灾区人民有什么样的价值?(请学生回答)。
(1)粮食、水等:满足人们吃的`需要(生存需要);。
(2)衣服、帐篷、车等:满足人们穿、住、行的需要;。
(3)书本、宣传资料等: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要;。
(4)消毒水、药品等:满足人们防疫和健康的需要;。
……。
(根据具体领域的价值来总结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含义)。
这些事物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这些领域的事物的属性和功能,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它们对主体都具有积极意义,这就是哲学上意义上的价值。
一、人的价值(板书)。
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含义:价值就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注意:(1)这里的“事物”,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如粮食、水、衣服、药品等物质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生存需要。音乐、电影、书籍等精神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它们具有各自的属性。它们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就是哲学上的价值。
(2)价值是主体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是一种关系。物的属性和人的需要是构成价值的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设问:这些具体领域的价值与哲学意义上价值有什么关系?(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点拨:具体领域中的营养价值、保健价值、经济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医疗价值、文学价值等是个性,哲学意义的价值是共性,它是指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哲学意义的价值具有概况性和普遍性。
再问:那么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是一回事吗?你是怎样认识人的价值的?(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先学习下面的知识即人的价值是什么,然后再讨论并回答这个问题。)。
小结:物的价值是满足人(主体)的某种需要,事物本身没有需要。人的价值是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贡献),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索取)。也就是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同时也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2、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板书)。
通过讨论,学生从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关系中分析得出: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相关资料:前段时间,“史上最牛助学老人”一文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大媒体的高度关注,2009年6月9日早上,辉叔就捐资助学事迹接受了新华社广东分社、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广东电视台等10家莞内外媒体的采访,详细了解了辉叔多年来在全国各地的捐资助学情况,并一再被辉叔的事迹所感动。王锦辉(东莞荣誉市民,金城营造集团创始人),86岁高龄的老人,可以为建设114所希望学校,走遍全国,行程百万里。辉叔捐建的希望学校已遍布全国19个省、自治区、45个地级市(地区、自治州)、69个县(乡镇)和香港地区。按汽车的公里路算,都有50万公里,还不说他步行的路。新华社广东分社主任记者陈冀认为,东莞的经济相对发达,富有的人有不少,但像辉叔那样,既出钱又出力做慈善的老人家确实不多见。
3、人的价值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板书)。
设问:是不是对社会的贡献是高高在上,普通人无法触及的呢?
展示图片和文字资料:最感动中国的捐款者。
(乞讨老人为灾区人民捐出105元)。
(拉这样一车煤,老人才赚到16元。而他掏出了1000元现金和一张万元支票,表示要捐献给四川汶川受灾群众。工作人员震惊了,因为老人已经78岁,一直以拉煤饼为生,收入微薄。)。
(孩子们也在排队捐款)。
……。
设问:看过之后有什么感想?(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对社会的贡献并不是高高在上,不可触及。只要是做自己该做的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普普通通的劳动也是贡献社会和他人。
通过视频和图片的观看,直观地让学生把握好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以及解决两个认知盲点:第一,人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物质方面而且也可表现在精神方面;第二,一个人所做的有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只要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有贡献就是有价值的。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板书)。
1.价值观的含义: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注意:(1)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在一定的社会存在基础上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回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3)价值观人人都有,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具有时代性、阶级性等特点)。
设问: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表现哪些方面?(学生从教材中找出答案)。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板书)。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让学生通过对材料分析,理解知识点:
材料一:制药企业的总经理所秉承的信念与该企业的经营有什么关系?(教材p98的课堂探究)。
材料五:2009年12月31日晚,浙江工业大学一名大三学生见义勇为抓小偷时,被歹徒持刀重伤,抢救无效,于2010年1月1日凌晨去世。被刺学生叫杨济源,天津蓟县城关镇仓上屯村人,是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0701班班长,读大三。他在自己博客上的留下最后的话是:“男人可以没才,可以没钱,但是不可以没责任感。”这句话立刻传遍了整个学校以及全国各地。是什么观念支配着杨济源去做这见义勇为的事呢?当然谁也不想看到这样的结果。
利用上面的材料进一步让学生明确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与评价,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和对人生道理的选择。
教师总结:不同的价值观,决定着人们面对问题的基本态度、思维方式和行动结果。在正反面事例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正确价值观能指导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获得成功,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引导我们走向成功;而错误的价值观则会使我们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把我们引入歧途。
(感情升华,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教师提醒: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p98“专家点评”)。
【课堂板书和小结(约1分钟)】。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篇十
教师:要想理解什么是价值观,我们先弄明白什么是价值?首先我们先看看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对于人来讲有什么价值。
材料: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8级强烈地震,人员、财产损失惨重,大量幸存的老百姓没有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在开展救援的同时捐献了大量的物资和款项。请同学们思考这些物资对灾区人民有什么样的价值?(请学生回答)。
(1)粮食、水等:满足人们吃的`需要(生存需要);。
(2)衣服、帐篷、车等:满足人们穿、住、行的需要;。
(3)书本、宣传资料等: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要;。
(4)消毒水、药品等:满足人们防疫和健康的需要;。
……。
(根据具体领域的价值来总结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含义)。
这些事物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这些领域的事物的属性和功能,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它们对主体都具有积极意义,这就是哲学上意义上的价值。
一、人的价值(板书)。
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含义:价值就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注意:(1)这里的“事物”,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如粮食、水、衣服、药品等物质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生存需要。音乐、电影、书籍等精神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它们具有各自的属性。它们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就是哲学上的价值。
(2)价值是主体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是一种关系。物的属性和人的需要是构成价值的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设问:这些具体领域的价值与哲学意义上价值有什么关系?(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点拨:具体领域中的营养价值、保健价值、经济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医疗价值、文学价值等是个性,哲学意义的价值是共性,它是指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哲学意义的价值具有概况性和普遍性。
再问:那么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是一回事吗?你是怎样认识人的价值的?(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先学习下面的知识即人的价值是什么,然后再讨论并回答这个问题。)。
小结:物的价值是满足人(主体)的某种需要,事物本身没有需要。人的价值是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贡献),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索取)。也就是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同时也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2、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板书)。
通过讨论,学生从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关系中分析得出: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相关资料:前段时间,“史上最牛助学老人”一文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大媒体的高度关注,206月9日早上,辉叔就捐资助学事迹接受了新华社广东分社、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广东电视台等10家莞内外媒体的采访,详细了解了辉叔多年来在全国各地的捐资助学情况,并一再被辉叔的事迹所感动。王锦辉(东莞荣誉市民,金城营造集团创始人),86岁高龄的老人,可以为建设114所希望学校,走遍全国,行程百万里。辉叔捐建的希望学校已遍布全国19个省、自治区、45个地级市(地区、自治州)、69个县(乡镇)和香港地区。按汽车的公里路算,都有50万公里,还不说他步行的路。新华社广东分社主任记者陈冀认为,东莞的经济相对发达,富有的人有不少,但像辉叔那样,既出钱又出力做慈善的老人家确实不多见。
3、人的价值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板书)。
设问:是不是对社会的贡献是高高在上,普通人无法触及的呢?
展示图片和文字资料:最感动中国的捐款者。
(乞讨老人为灾区人民捐出105元)。
(拉这样一车煤,老人才赚到16元。而他掏出了1000元现金和一张万元支票,表示要捐献给四川汶川受灾群众。工作人员震惊了,因为老人已经78岁,一直以拉煤饼为生,收入微薄。)。
(孩子们也在排队捐款)。
……。
设问:看过之后有什么感想?(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对社会的贡献并不是高高在上,不可触及。只要是做自己该做的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普普通通的劳动也是贡献社会和他人。
通过视频和图片的观看,直观地让学生把握好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以及解决两个认知盲点:第一,人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物质方面而且也可表现在精神方面;第二,一个人所做的有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只要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有贡献就是有价值的。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板书)。
1.价值观的含义: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注意:(1)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在一定的社会存在基础上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回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3)价值观人人都有,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具有时代性、阶级性等特点)。
设问: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表现哪些方面?(学生从教材中找出答案)。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板书)。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让学生通过对材料分析,理解知识点:
材料一:制药企业的总经理所秉承的信念与该企业的经营有什么关系?(教材p98的课堂探究)。
材料五:年12月31日晚,浙江工业大学一名大三学生见义勇为抓小偷时,被歹徒持刀重伤,抢救无效,于1月1日凌晨去世。被刺学生叫杨济源,天津蓟县城关镇仓上屯村人,是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0701班班长,读大三。他在自己博客上的留下最后的话是:“男人可以没才,可以没钱,但是不可以没责任感。”这句话立刻传遍了整个学校以及全国各地。是什么观念支配着杨济源去做这见义勇为的事呢?当然谁也不想看到这样的结果。
利用上面的材料进一步让学生明确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与评价,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和对人生道理的选择。
教师总结:不同的价值观,决定着人们面对问题的基本态度、思维方式和行动结果。在正反面事例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正确价值观能指导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获得成功,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引导我们走向成功;而错误的价值观则会使我们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把我们引入歧途。
(感情升华,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教师提醒: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p98“专家点评”)。
【课堂板书和小结(约1分钟)】。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篇十一
教学目标:
1,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内容及意义,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通过材料展示,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合作学习,发现问题,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过程、特点等的教学,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新时期面临新形势情况下提出的科学命题,通过学习其科学内涵,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教学难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及提出的背景。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推进新课】。
(板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制。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问题情境1: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1、含义。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也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
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最根本观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这一根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
师生互动: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而言之就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也就是共同理想。
合作探究:结合以下材料,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全党一定要牢记人民信任和重托,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当前国际国内行形势分析讨论,总结。
2、提出背景。
(1)国际: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给中国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2)国内: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教师小结: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的长足发展和国外各种社会思潮的不断涌入,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人们的精神思想既面临着有利的条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和差异性,导致人们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这就要求必须有统一的基本价值观和价值标准,必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问题情境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哪些基本内容?体现了哪些基本特征?
“如果动摇了马克思主义这个精神支柱,就会导致思想混乱、社会**,那将是党、国家和民族的灾难。”
“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
“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
“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
自主学习:学生讨论,教师补充概括。
3、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教师小结:党的十六届六中全,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四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内容。
4、基本特征。
(1)普遍性;
(2)民族性;
(3)崇高性。
问题情境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有何重大意义?
合作探究:结合以下材料,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伟大意义。
师生互动:学生讨论,教师整理总结。
5、伟大意义。
(1)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价值和道德理论;
(2)为应对西方错误价值观的冲击提供了强大理论武器。
(3)有利于凝聚全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为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奠定思想基础。
教师总结: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在这种思想多样、价值多元的条件下,只有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凝聚全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才能真正在全社会形成巨大的价值共识和思想共鸣,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方向。
思维拓展:结合本课内容,联系实际,撰写一篇历史短文,谈谈作为青少年,我们该如何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篇十二
在商品大潮和各种思潮的冲击下,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不断发生变化。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严重的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也给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带来不良影响。
那么什么是人生价值呢?我们大学生怎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呢?
人生价值及人生价值观的科学内涵人作为一种有思想、有智慧的高级动物,人之所以区别于一般的动物,就是人除了要满足衣、食、住、行外,还需要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及人生追求。也就是人应该要为什么而活着,要实现怎样的人生目标,这就是人生价值问题。
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四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其人生价值观至关重要。因此,重新认识人生价值观的重要性及我们当代大学生如何培养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甚至共产主义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我们当代大学生除要加强接受“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还要接受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及家庭美德等教育,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人生价值在社会关系中确定人生价值的价值量大小,由人生价值目标的境界及实现程度来决定,人生价值的确定及价值量的增减,也是个人人生拼搏的结果,这是我们每个人都熟知的。同时我们应该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坚持动机和效果相统一。
通俗开说就是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还需要我们大学生明白自己的人生目标,知道自己这辈子要干什么,要实现什么样个人目标。然后按照自己的目标来确定个人的行动,要自己明白自己要怎样做才能树立起适合自己的才能实现自身目标的价值观来。也必须正确认识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划清正当的个人利益与个人主义的界,摆正金钱在人生追求中的位置,有志者追求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后就是一切落到实际中,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祝愿我们每个大学生将来能凭着自己的才干赢得社会的承认,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干一番事业。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篇十三
有时想想,世界其实很简单,只是人心很复杂。人心其实也简单,只是利益分配很复杂。简单的世界遭遇人间的复杂,才有了错综复杂的人类社会。天地有大美,于简单处得;人生有大碍,在复杂处藏。人,简单就欢乐,但欢乐的人寥寥无几;复杂了就痛苦,可痛苦的人却熙熙攘攘。人要活出简单来不容易,要活出复杂来却很简单。人,小时候简单,长大了复杂;贫穷是简单,变阔了复杂;落魄时简单,得势了复杂;看自我简单,看别人复杂。
人生可是如此,活明白了,那才是超凡脱俗,才是于俗谛中见真谛!才能被称作是完人!所以人生在世虽不完美,但我们追求完美!因为要超然物外脱离痛苦,要明白生存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有使命感的!人最可贵的要有自我的梦想,自我明白自我究竟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想要跟什么样的爱人在一齐,并为自我的梦想去付出和努力。
人于简单处脱俗,于复杂处落俗!脱俗的人有修养让尊重敬!落俗之人,行为低劣受人讥毁。所以人生在世,有一知心爱人,知己二三,财富够用。知足常乐乃人生一大快事!
千百年来,唐诗优美精妙,宋词委婉感人,留下了千古绝唱脍炙人口的诗句,让我们赞叹!今人与古人的差距在于:古人熟读圣贤书时时在培养自我的德行和内在的修养,而现代人却追逐名利,贪求五欲之乐,亲近声色犬马之徒,无时不生活空虚烦恼之中!
以往有位朋友告诉我,说他上完大学算是白上了,他所学的一上网,电脑都明白!所以像这样“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情景在此刻的社会上还真是不少!最好把学的和实际生活中用的能结合起来别让自我留下太多遗憾!说到遗憾,我人生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进过名牌大学的校门,没有较高的学历,没有在高深学府深造,这成为了我的一大缺陷!所以谈不上学识渊博,知趣高雅!但我并没有放弃对完美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我对那些学位高深的人充满敬意,可是我并不会为此感到自卑,因为我坚信,没有高学历并不代表没有本事!为了跟上社会的步伐,不断的给自我充电!私下里我读了很多利于我事业发展的书,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始终没有停止过学习!
我认为其实社会也是一门大学,只要能生活得好就算是成功的!我有一颗百折不挠的心!我每一天都在努力的拼搏着,进取的进取着,我用这样的精神和态度证明着自我的本事!然而仅有用自我的本事才能去体现出我人生的价值!
努力工作代表的是一种本事,一种拚搏的精神,但人真正的欢乐从来不会是金钱本身获得,而只显现于拼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酸甜苦辣我收获了很多!在体现我人生价值的同时,我也帮忙和满足了很多人!我也时刻都在生活中为别人创造精神与物质上的财富!我认为做事即做人,没有上好的人品,不可能做成大事情的!
虽然我没有挣到很多很多的钱,可是我做的是有意义的事,所以我很自信!也很欢乐,大家也欢乐!正因如此,我的欢乐才体现到极致。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篇十四
当代大学生处在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面对纷繁多样的外围世界,我们对身边事物的认知较之以前更为理智、客观,倾向于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判断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倡导个人应当把国家、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个人应首先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轻视个人的物质利益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目标由理想化转变为现实化,理性地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各种机遇和挑战。总体上说,我们的生活态度积极向上,对未来人生规划明确,勇于为实现理想而付诸于实际行动。我们重视和强调实现自身价值和个人的现实利益,追求切实利益的最大化。从过去重奉献的理想主义转向注重实用和物质享受。健康、家庭、金钱,被许多大学生认为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家庭幸福、生活优越、不断开拓创新,为生活寻找更多乐趣,成为大学生们最推崇的处事和生活方式。
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大学生的价值视野也日益拓宽。多元的价值观念替代了计划经济条件下集体利益至上的一元价值观念。伴随着改革开放在中国大陆的不断推进和深入,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的轨道上来,个人的物质利益也由过去的一味被轻视转为受到充分的尊重和承认,这不仅为利益主体的多重性奠定了基础,也为价值观的多样性提供了条件。有学者认为社会上存在五种价值观:民本位价值观、权本位价值观、钱本位价值观、欲本位价值观、个人本位价值观。这充分反映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大力发展,作为社会中间的一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多元化局面。我们崇尚科学知识,但又急功近利想早日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利益。许多大学生从入校时起,就注重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高,而其根本的目的就是毕业时可以增强就业能力。这种追求实效的价值取向在大学校园中得到广泛的认同。面对此种情况,我们注意和警醒的是:多元的价值观虽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新鲜和活力,但同时也会给大学生带来了价值危机和信仰危机。
大学生价值主体性意识显著增强。当代大学生崇尚独立自主,彰显独特个性,具有强烈的实现自身价值、体现自我能力、满足自我需求的愿望并付诸于实践。在价值选择上,我们不愿意盲从提前定好的价值预设,本能地反感或抵触模板化、共同的价值标准。更倾向于依据自身的价值体验做出个性化的选择,从个人的实际需要出发,开展价值评价活动。当代大学生形成了一种更趋于理性化的价值观念,呈现出与社会协调一致。既不完全以对社会贡献的多少来考虑自我价值取向,也不以绝对的自我实现程度来确定自我价值,而是希望达到社会、集体与个人“共赢”的目的。当代大学生努力寻找“物质利益与精神追求并重’、“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兼顾”、“义利同济”的最佳结合点,体现了既重实效又重现实的价值取向。本质上讲,个人价值实现与社会价值实现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在消灭了阶级对立的社会里,既要强调个人的社会客体责任,又要保障个人的社会主体权益;既倡导和鼓励个人多做贡献、敢于创造、当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自觉地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不怕牺牲个人,又充分尊重和尽量保障个人的主体权益,供给个人所必需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并在一定程度上把享受和贡献联系起来,实行按劳分配。长期以来我国因为左和右的思潮的影响,个人的合理利益需求被抹杀和无端漠视,个人利益必须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利益,这就势必打击了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价值和大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互为条件和支撑的。大学生通过能动的价值实践活动来实现社会价值,而社会价值的实现始终是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是大学生个人价值的前提与保障,大学生也只有通过参与到改造客观世界的价值创造活动中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某一方面,但必须突出强调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人价值的必然延伸,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关键是形成二者的良性循环。
物质价值是指人的物质需要的满足。经济利益、物质生产和生活、肉体生理的维系、生态条件、社会人身保障等性质的价值;精神价值是指对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对人的种种心智情理上的需要的满足,知识的增长、思维能力的提高、情感的发育、信仰和理想的实现、精神文化生活的效果、人们相互之间志趣的联系。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是两个不同层次、不同形态的价值。物质价值是人类繁衍生息的根本保证,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精神价值是满足人的最高需要即精神需要的价值形态。有学者认为,如果一个人只有物质需要,而没有精神需要,即不知礼节,也不知荣辱,这种人也就与禽兽无别了,这种人只求满足物质需要,而没有对与真善美的向往,即只有物质生活,而缺乏精神生活,这种人也就失去了人的价值。当代大学生在价值实现上,既不抛开物质价值谈精神价值,也不脱离精神价值深陷物质价值,而是将两者统一和结合了起来。
大学生受其年龄、阅历、认知水平的限制,另外还受到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我们要牢固树立法治与德治相互统一、互为补充的观念,建设长治久安的和谐社会,规范大学生价值观养成。加强法制建设,一方面在社会转型时期,法律作为强有力的约束机制,规定了大学生正确的行为模式,什么可做、什么必做、什么违法,法律更是通过对合法行为的保护、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引导、强制大学生遵守法律,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高校通过加强法制教育让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的法制观念,时刻警醒大学生要加强自律,不去做违反法律的事情。使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要求趋于一致。另一方面加强法制建设使社会正常运行,有效保证了大学生在一个安定和谐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加强道德建设我们要不断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觉悟和思想认识水平,使其履行应尽的道德义务。大学生应时刻依照社会“道德准绳”,衡量自身行为正确与否,自觉运用道德力量来影响价值取向。贺敬之先生说:校园文化对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一首歌曲、一本书,能够影响我们一辈子。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特定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它包括大家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校园环境、文化娱乐、社团活动、校风校纪、舆论风气、生活方式、人际关系、行为规范准则、校园精神、校风、学风以及校园文化设施,其中校训、校风、学风,集中体现了学校的群体价值观。有学者认为,高校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存在空间,教师、学生为参与主体,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高尚道德品质的塑造,健康审美情趣的提升,无不受到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的影响,校园文化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校园文化在大学校园中体现为一种从属于社会主流文化的青年亚文化,对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受到感化、熏陶,使无形的价值理念具体化,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了高校的价值观教育要求。比如,当学生走进一所具有悠久建校历史的著名学府,校园中高大挺拔的古树、历经风雨的教学建筑,都能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这所大学所蕴藏的深厚人文底蕴并为之感染、感化。大学生情感丰富、思想活跃、精力旺盛,对校园文化有其内在的需要机制。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是拓展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内容的基本原则。第一,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要继承中国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不能割断历史血脉,要深深植根于祖国传统文化,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承继这一份文化遗产。批判继承,归纳总结,探索那些时至今日仍然极富指导意义的优秀价值观念,如“仁、义、礼、智、信”、“天人合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诚实守信”、“道法自然”等等。第二,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价值观念的精华。东西方文化各有其生根生长的土壤,各自历经几千年的历史积淀都业已开花结果,形成自身特有的价值观念体系。西方民族普遍讲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崇尚自由、以追求个人幸福为目标,它的内核是自由、平等、幸福、正义、责任,这对于加强大学生竞争意识、合作意识、效率意识,开发创造力、发扬个性,塑造开拓进取、独立自主的品格十分有益。我们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价值观念,而要吸收它的合理营养成分,把其中有益的因素添加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中来。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内容应当与时俱进,反映时代的要求。一方面大学生的价值观应充分体现时代精神,树立符合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需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观。如效率竞争、开放包容、独立自主、发展创新、可持续发展等。另一方面高校思政工作者应该把现代社会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和价值观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全面分析讨论这些热点问题的成因、后果及应对措施。对一些社会上出现的不道德现象要予以正面引导,指导大学生理性客观地去认识社会。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应深深植根于当今社会,并根据现实情况适时调整教育内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应准确把握学生的动态特征,价值观教育要随时掌握了解大学生当前的思想状况,及时探求大学生思想发展变化的影响因素和原因,要把价值观教育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从学生实际出发,增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任何一个国家的思想意识形态的自由都是有前提的,即在意识形态层面具有一致性,达成社会的广泛普遍共识。一个缺乏内在凝聚力的国家必定会走上衰亡的道路。在全球化浪潮无处不在的今天,中国坚持对社会主导价值体系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价值观实质上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第一,一个社会的主导价值体系是国家提倡,并得到社会高度认可的价值体系,它在形形色色的价值体系中居核心和主导作用,对于非主导地位的种种价值体系中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成分具有强大的抑制作用,它对大学生的价值行为起规范和导向作用,也给大学生指出了价值活动的方向和价值追求的目标。因而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带头作用。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引导当代大学生辨析社会上的多元价值观念。它包括四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社会价值目标,将它融入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的教育之中化解不同意识形态的价值冲突,对大学生建立有序规范的社会价值观将有积极和长远的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最本质表现。要巩固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人民、武装全党,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还不发达,人口整体素质偏低,面对社会生活中人们思想观念多样化的客观事实,我们尤其需要一个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社会各个阶层广泛认可和接受、能集中各个方面智慧和力量的社会共同理想,以明确我们奋斗的目标和方向,鼓舞人们的斗争,凝聚人们的力量。因此,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价值观。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生动的具体形式。中国从古以来就是一个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更步入政治、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新时期,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神舟火箭上天、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这一系列重大历史性事件激励着每一位中华儿女,中华民族就像烙印一样深印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可以说,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的建设和发展,高校要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为建设和发展国家而献身的自觉性,强化对待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使大学生树立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时代道德观的主要内容。大学生应把“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健康奋斗”通过实践内化为道德规范,知荣明耻,行荣拒耻,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的目标。
价值观来源于实践,人们进行社会生活实践的过程亦是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大学生把价值观的构建从学校延伸到社会,由理论知识转向实践行动,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从实践体验中去深化认识、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协调统一,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逐渐形成相应的价值观,实现由知到信,从信到行的两次飞跃。实践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因缺乏社会实践锻炼,往往在价值认知上重感性轻理性,看问题带有片面性。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把握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理解社会主导的价值观体系,对社会上一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影响,党和国家的政策决定和社会发展的远景有了一定认识。我们对自己有了客观认识,逐渐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肩负的责任和努力的方向,提高了社会适应力,使我们在实践中得到认识的升华、觉悟的提升,确定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一方面可以使我们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中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创立公平、公正、诚信、竞争等价值观;另一方面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在社会动态的发展中寻找大学生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有机结合点;再次,社会实践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劳动观念,让我们掌握一定劳动技能,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和艰苦朴素以及勤俭节约的意识,增长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扩大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大学生要身体力行,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真正理解道德规范的丰富内涵,然后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意志和情感,再外化为行为和习惯,最终形成持久稳定的价值观。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篇十五
摘要:追溯人类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每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历史观,人生价值观。正是人类的价值观在历史发展中起着推进极其指导作用才有我们今天的美好人类社会。可见树立一个高尚的价值观是我们必须完成的,尤其是当代大学生。
关键词:价值、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爱情观、大学生。
作为大学生,我想社会对其自身的要求肯定不仅限于他的学习成绩,而更多的是他的为人处事的能力。因为我们从小在搞学习,其目的性很强,就是要学会为人,学以致用,将知识外化为做人做事的能力,而不是学习那些僵死的课本东西。目前大学生的这个概念,似乎在某些人的眼里已经变了质,不再是昔日社会所崇尚的那样。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中国的大学生已经够多了,每年都要走出一批批大学毕业生,每走一批就会有新的就业形势,就业危机,就业困窘。大学生在很多人眼里来说是很好找工作的,但是为什么如今就变得这么不受很多企业所看重呢?也许你会说,中国的人口太多,而就业岗位有限,大批的大学生毕业找到工作是正常的。就算这是个因素,但也不是决定因素,那么决定因素又是什么?是大学生的能力有限还是什么,我想这应该先从我们的大学生的思想及其价值观说起。
首先我们得了解什么是价值及其相关的价值体系理论概念。价值,就其哲学意义来讲指产生于主体的需要与客体满足主体的需要的关系中。用本人的理解就是客体与主体的相互满足关系。价值是个中性词,它本身不带任何感情因素,但诸如:人生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历史人文价值观、经济价值观等等是有其价值含义的。在这里我们不可能都把他们一一说个明白,只能择与我们息息相关相关的简单地谈谈。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其基本的就是人生价值。人生价值,指人类社会中人们之间的相互需要关系,也就是作为客体的个人对主体的社会或他人需要的满足关系。再明了就是人通过自己的劳动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积极属性。
清晰了什么叫价值,什么是价值观,我们必须对人生价值观有所了解。人生价值观指人们在对人生目的和实践活动进行认识和评价时所持的基本观点和观念。比如说,某大学生要考研究生,那么他这时一定有一个对考研的基本认识,考研是好还是坏在其心里早就有所理解。再入,小偷偷东西,他们认为别人兜里的东西就是他们自己的,所以他拿走是应该的,脸也不红也不觉得可耻。这也是人生价值观的体现。说根本点就是我们的人的意识在起作用,人们对事物反应就是一种思想意识活动,这种思想意识活动有好也有坏,其好坏就在于我们后天对事物价值的认识是否建立在正确的科学的基础之上。对于事物的价值的正确认识就在于我们是否充分地遵循了客观价值规律,再则是否充分发挥了我们的主观能动性。遵循客观规律就是指,遵循事物的实际发展规律,实事求是地做事,通过事物的核心去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看问题,也就是说由现象抓本质。这样才能使得自己充分地把握事态,使自己不迷茫在烟雾中。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是指人充分地发挥个人改造或者认识事物的主观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将我们所认识的东西得到最恰当的应用。
满排队时甚至也会出现这种找关系的事情。在大学课堂上,有些老师干脆摆明了说,中国就是一个关系型的社会,这似乎已经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既然接受,那么势必就会有这种跟风现象产生,即我们的大学生就会这样拿着似乎是真理的东西到处搞关系,不管是什么样子的人物都怕得罪,都得去结交。如此,我们的十几年的书本不就是白读了吗,从小就是讲规矩,讲人文道德,如今这般做法反倒成了我们潜规则似的主流东西。人们基于这种认识所产生世界观势必也就达不到我们的正常的人生价值观。为此我们在追求意识与存在的基础上时还得时刻注意质量的互变定律,要知道两者的交替发展规律,即要知道这种跟风最终会危害社会。这对于我们培养人生价值观及其世界观都有极大的帮助。我们都知道,当今世界和平就是我们的时代谋求长远发展的主题,这个词语已经深入人心并根深蒂固。可以说和平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的世界观。对于个人来说,人与人之间也需要和平,把它精炼一下就是团结;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与企业之间也需要和平,也就是互利共赢。可见,和平这个特殊的词同样有其普遍性。世界观予以个人,如果像是和平之类的永生的东西,那么我们的人,我们的人类社会就是大同。虽然我们不可能做到那么理想,但是我们是可以做到两者的相统一,即人生观与世界观的统一,如此才能把我们的人生演绎的更加精彩。
当我们明白了价值这一概念,并且基本能做到将正确的人生观与科学观相统一,那么作为当代大学生最迫切的就是树立一个正确的爱情观与道德观。在谈爱情观前,我想先谈谈我们的道德观。最近,有关道德观的社会问题及其相关新闻报道屡见不鲜。比如,大家熟知的“彭宇”案,其好心施救落难老太太却反遭讹诈。更没想到的是法庭还判了彭宇的无名之罪。当然当今法律是讲确凿证据的,相关法律不得不这样审理。然而这样就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考验,社会是接受它,还是抨击它?毫无疑问,社会寄希望于具有公正的法律给社会一个大白,事实却使之褪色,在残酷的现实下,人们的心冷了。又如,刚发的小悦悦事件,十八人路过无一人去搭救被碾女童,小悦悦。这则新闻一出炉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的关注引起了对道德缺失问题的大讨论。大家都在反问自己,我们的社会发展到底发展什么?是日益增长的国民经济还是国民的生活水平?是的,我国经济是发展够快的,短短的几十年里,国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是事实却在告诉我们人们的道德正在走下坡路。这应是国人最惶恐的问题,因为中国几千年的文明里其道德文化是相当的优秀的,与古人相比,他们可比当今人士要高明的多。我们谁也不会愿意眼睁睁地看着国民在高度发展的同时还要以牺牲道德作为代价来搞经济,来搞企业文化,甚至搞国民教育。这几起有悖道德的社会丑恶现象无疑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不同年龄断的学生,他们又会怎么想呢?回到我们的大学校园,虽然这种想象没那么惨,但是否也酝酿着这种社会悲剧趋势。在某些大学生眼里看来,大学就是一个绝对自由的地方。上课完全可以大摇大摆地走进走出教室或者上厕所或者接听电话,完全不把老师放在眼里。回到宿舍抽烟,打牌等等。更令人痛恨的是,别人看书习字,有的同学还在旁边搞讽刺,搞破坏,他们心里极度不平衡啊,不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其素质何在?面对社会及其学校所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首先应该学会自我反省,自己去用正确的价值观去衡量我们的道德,却解决我们的道德缺失问题。与其说道德是一个社会问题,不如说是一个个人问题,既然是个人问题,我们也就只能自己去学会修身,去习德。再者,还要依靠社会舆论加以约束,法律予以辅助。
此跳楼自杀的,割腕自杀的等等事件。可以想象,这一点不仅基本,而且是男女选择对象时得一条衡量标准。其次,作为大学生,学习始终是我们的第一要务。如果因为恋爱而耽误了学习,那么就是一件极其不划算的事情,毕竟我们来这里不是纯粹找个终身伴侣的。再者,两个人之间必须得有共同追求,有共同话题。如果两个人在一起,没有一个大的人生追求,那么很难在今后的日子里过得美满。因为无论哪一方做什么,都希望得到对方的支持,这有心里的也有物质的支持。如果一个喊东,一个要打西,那么他们只能南辕北辙,也不可能走在一起去。最后,恋爱就是一份奉献和一份责任。谁也不能单凭某一方的努力而博得对方的爱慕,爱情需要相互来维持,相互关心,并且还得是长期性的,一辈子的事情。既然两个人确立了恋爱关系就有那个责任替对方着想,为对方的将来做好安排与计划,为对方的幸福生活负起责任,这不能说是某一方的事情,责任是两个人必须承担的。除了以上所说的外,当然还有其他原则需要我们注意。比如,爱情是一件严肃认真的事情,还是一件感情专一的事情。一旦我们选择了就得忠于对方,切忌搞攀比,这山望着那山高。天下的美女才女多的去了,哪有比的完的。再如,在处理男女之间的矛盾时,也是令人头痛的事情。其实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宽容忍让,尤其是男同胞们。女生尤其要注重体贴,因为男生都比较爱慕体贴温柔的女子,古人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青年男女都是血气方刚型的,一发火就控制不住要伤及对方的感情,甚至一个人最起码的尊严。要知道任何人活着的基本的东西就是他的尊严与人格,所以我们任何人都不能伤及它,一个敏感的东西,我们反倒要在争吵中维护对方的人格尊严。一个人的人品是我们选择对象前就应给予以弄清楚的,所以我们不应等到恋爱后再去怀疑对方,应该充分相信对方才是。只有两个人之间建立相互信任才能使恋爱的道路越铺越平,越走越长。
综上所诉,当代大学生要树立一个好的大学生形象并且拥有一个丰富的大学爱情生活和学习生活,就得摆正心态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且将二者相互统一地实事求是地去认识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学习,最后还得注意加强个人素质修养。如此,我们才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大学生这个名号才名副其实。
[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篇十六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他是由二十四个字构成,指的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今天,我们就先来谈谈我对于其中一些内容的理解。
首先我来讲讲我对诚信的理解。做人要有诚信,只有这样,大家才能信任你,大家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吗?叫做曾子杀猪,曾子为自己的孩子树立了榜样,在孩子小小年纪就为他打下了诚实守信的根基。正是有了种种优秀品质,曾子才有了如今这番成就。在我的生活中,你是否诚信,就代表了你有多少真心朋友,只有诚实,别人才会与你接触,并信任你,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了你是个诚实的人,朋友不就会变多了吗?大家都愿意和你分享自己的小秘密和心理话。信任,有时也是一门学问呀!信任,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桥梁,在我们江海少年通讯社里就有这样一个游戏“相信我们向后倒”。游戏规则是这样的:一个人站在桌子上,两人搭好长方形担的架子。我们一起说:“相信我们向后倒。”桌子上的人就倒下来,然后被下面人接到。
这个游戏虽然简单,但却考验了倒下的人的勇气和对团队的信任,而接住的人则是要相信自己有能力,一定行!就在这小小的游戏中,同学们的心被拧成了一股麻绳,心中只有激动和对彼此的信任,因此,想要得到他人的信任,就要先有诚信,让别人觉得你是个值得信任,靠得住的朋友,是自己的坚强后盾。
接着,我再来谈谈平等,看似只是一个不起眼的词语,但在有一群人的心中,却是那样的遥不可及。这些人有的先天性双目失明,或聋或哑,有的因为一些天灾人祸,而失去了四肢……这是一群残疾人。而我们的团队——江海少年爱心小使者团的故事,就得从南通特殊教育中心的那群小伙伴们说起。小伙伴们看不见天空、看不见绿草鲜花,生活在一片黑暗的世界里。但是,他们的心灵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心中,住着可爱的小动物,有百灵鸟的歌声,白云在蓝天中飘荡,而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他们用清澈的心灵向我们诉说着自己的坚强,悄悄地,一点点的用欢笑把悲伤抹去,把空虚填满。有这样一支团队,“江海少年爱心小使者团”,用7年风雨无阻的行动,一点一滴的弥补着这些与他们一般大的孩子们的心灵,抚平了创伤。他们用行动告诉人们:小学生也能演绎大慈善!上帝为他们关闭了一扇窗户,是为了给他们打开另一扇希望之窗。小伙伴们的细心、体贴。触感、听觉……让小使者们在惊讶之余,多了份自叹不如,更多的是由然而生的敬佩。
社会上还有一些人,虽然他们的生活中存在太多不幸和不公,但却并不抱怨上天,而是用双手去打拼,用汗水去扞卫。他们是胜利者,用努力战胜了困难,他们值得我们敬佩。
记得上面所说的故事吗?其中,就有一些提到了我们江海少年通讯社。江海少年通讯社的发展,之所以如此迅速,是因为通讯社中的各个岗位。每个所在岗位的人都有着一份担当。而江海少年通讯社中是“弱肉强食”的,只要你行并把握住机会了,你就上,但是还必须经历考验。面对着来之不易的工作,我们都格外珍惜,更多的是一种一定能做得更好的心态,促使着我们工作的严谨。对于我们的“敬业”程度,恐怕大人见了都会惊叹不已!就拿采编部一到五部部长来说吧,编好每期的报纸就是最重要的任务。开编前会,组织讨论报纸的主题,分配任务,并经常关心辅导小记者的学习和工作,之后审核稿件,参加校对,在评报会上总结本期报纸的优缺点并进行自我工作批评,然后在下一期报纸上加以改进。这一圈折腾下来,也够有的忙的。可他们却依然坚守在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完成每一项工作,在这之余,还会关心同学们对报纸的建议,或参与策划活动。这种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是我们在工作时最重要的。
虽然,在一部分人眼里,这只是小孩子的游戏,虚无缥缈。但在我们心中却是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完成的事。
说到报纸编辑,在此过程中,往往有一些文章是要经过寻访的,而在寻访的过程中,文明用语是最基本的。这是一个记者自身涵养的体现,如:您、请问、打扰一下等。除此之外,小记者还应佩戴红领巾、记者证等一些能证明身份的物件,以对别人的尊重。譬如,我们在招考志愿辅导员时,常常会这样说和做:先行队礼,说明我们的身份,告诉哥哥姐姐我们此行的目的,并概括的的介绍江海少年通讯社的主要意义,同时递上一份报纸,询问是否有意愿参加,如果他想参加,就进行登记,如果对方委婉拒绝,自己也不要强求,可以说“那打扰了!”。这就是一个小记者在招考时的礼貌,当然并不是只有采访时才要做到礼貌,在生活中,文明礼貌就像自己最好的武器,自己礼貌待人,对方也一样会这样对你。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篇十七
要深刻理解中国铁建“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的企业价值观,必须从企业文化的高度,深刻领会中国铁建“不畏艰险、勇攀高峰、领先行业、创誉中外”的企业精神,从历史与现实的高度全面解读。
文化的要义首先在于传承,其次在于发扬,再次在于提升。要全面地践行企业价值观,不妨从以下几点对中国铁建的企业文化稍微做一些浅近的探讨。奋勇登高的精神。第一次读到“登高英雄”杨连弟的英雄事迹,我就想到了这样的命题。因为我们中国铁建的企业文化无处不体现了“登高精神”,从战火纷飞的年代直至现在跻身全球500强,中国铁建人的血液里无时无刻不流淌“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精神,事实上,我们讲铁道兵精神在部队时期是战斗力、在当下是生产力,实质就是要铭记传承铁道兵不畏艰险、奋勇登高的精神,“精品、人品同在”同样体现了这样的精神。为什么我们要怀念登高英雄,因为他用生命高度凝缩了铁道兵精神,深刻践行捍卫着这样的精神,生动诠释着这种精神,并指引着后来者不断再攀高峰,到达辉煌的顶峰。为了共和国的解放,他早已将忠诚勇敢、勇攀天险,夺取胜利,化为生命的信仰,这应是后来者铭记追随他的深层诱因。所以,今天我们传承中国铁建的企业文化,首先应铭记、传承、信仰不畏艰险,奋勇登高的中国铁建精神。
能提升探索的兴趣、培养探索的勇气、指引发现的途径。这就是文化的品德,古人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身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应是对于文化品德最好的诠释。
古人讲“温良恭俭让”、“智信仁勇严”,企业文化之所以有力量,就在于她本身就是力量的化身。是精神的陶冶、意志的启迪、勇气的熏陶、方法的传授,这不由使我想起《我的兄弟叫顺溜》里那位团长在决心与强敌拼死一搏前说的一段话,“士兵可能负伤、牺牲,阵地可能丢失,但是不畏强敌、奋勇冲锋的精神却可以流传下来”,这是士兵的文化。世间值得用生命去捍卫的存在大约惟有崇高的文化信仰,当一种文化繁荣茂盛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欣然油然幸福备至;值一种文化衰微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倍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度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这是文化的渗透感化功能;为什么敌强我弱,依旧永不言败,因为不畏强敌的精神就是疗伤的良药,就是一次次冲锋陷阵的无所畏惧的力量,这是文化的治疗和催化功能。文化的传承到最后就成为一种惯性与自觉,吸引着我们努力去做更深更久的探索。毕竟“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嘛!重要的首先是方法,而并非结果。
王伟林)。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创新在经济,商业,技术,社会学以及建筑学这些领域的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口语上,经常用“创新”一词表示改革的结果。既然改革被视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促进创新的因素也被视为至关重要。
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
释义:中国铁建的核心价值理念是诚信和创新,以诚信为根本动力推进企业发展,以创新为最大智慧赢得天下用户;中国铁建的最高价值取向是造就对人类和自然充满关怀的建筑艺术品和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精品人品二位一体,缺一不可,使建筑产品人格化。
企业精神。
不畏艰险勇攀高峰领先行业创誉中外。
释义:中国铁建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曾经创造了名垂史册的辉煌业绩,形成了“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在新的历史时期,这支队伍发扬铁道兵特的铁道兵精神。
企业目标。
建筑业排头兵国际化大集团。
释义:中国铁建的奋斗目标是: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中国建筑业的排头兵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行业、跨区域、跨国经营的国际化大集团。
企业精神。
不畏艰险勇攀高峰领先行业创誉中外。
释义:中国铁建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曾经创造了名垂史册的辉煌业绩,形成“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的铁道兵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这支队伍发扬铁道兵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与时俱进,勇攀高峰,再创新业,努力做大作强企业,拓展两个市场,实现领先行业,世界一流,在国际竞争中永立不败之地。
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
释义:中国铁建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创新和诚信,以创新为根本动力推进企业发展,以诚信为最大智慧赢得天下用户;中国铁建的最高价值取向是造就对人类和自然充满关怀的建筑艺术品和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精品人品二位一体,缺一不可,使建筑产品人格化。
企业管理方针。
以人为本诚信守法和谐自然建造精品。
释义::以人为本是总公司管理思想的立足点;诚信守法是总公司积极倡导和坚持的工作理念和谐自然是现代建筑企业必须坚持的理念;建造精品是总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根本目标和质量要求是立足社会、回报社会和满足用户的基本要求。这一管理方针是总公司苦练内功增强凝聚力的指导思想,更是总公司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管理原则、管理艺术、管理目标的集中体现。
以核心价值观为重点深化企业文化建设。
李国瑞同志在总公司第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中国铁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要转入到培育核心价值观上来,即要确立“七大理念”。
李国瑞说:在导入视觉系统之后,总公司要把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不失时机的转入到培育核心价值观上来。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的精神、灵魂和旗帜,是企业的素质、品质和气质,是企业的凝聚力、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是深层次、管统领、管大局、管方向的。我们制定了“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的价值观和“不畏艰险、勇攀高峰、创誉中外、领先行业”的企业精神,其核心应该是确立“七大理念”。
一是产业报国的志向。中央企业是党执政的重要经济基础,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中国铁建是我国建筑业的领军企业之一,我们应该以产业报国为己任,否则,我们中国铁建的存在,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还有什么意义?!我们23万员工志在四方、辛辛苦苦、顽强拼搏还有什么价值?!因此,要把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回报股东、造福员工作为我们中国铁建的宗旨。
二是奉献精品的追求。我们是建筑商,“为业主做好每一个项目”应该是我们最基本的理念,是我们的基本功、真本事、硬功夫。成功地运作好每一个工程项目,就可以出信誉、出市场、出效益。这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石,是企业的生命力、竞争力所在。我们已经做好了无数个项目,但对于某个业主来说,这是他的第一个项目;即便不是这个业主的第一个项目,我们也要把它作为第一个项目来做。中国铁建的全体经营管理者、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要把为业主做好每一个项目,向社会奉献精品,作为我们的追求,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为业主做好每一个项目的过程中,实现企业和员工的价值。
三是锐意创新的意识。兵改工23年来,我们中国铁建不断发展壮大,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说,是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创新,已经成为我们企业不断发展的动力,成为经济效益不竭的源泉。面对制约企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面对企业的风险,我们必须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居安思危,力戒自满,不因成绩和贡献而沾沾自喜,不因矛盾和困难而怨天尤人,在稳健而有力度地解决企业面临的风险中,在化解矛盾和克服困难中,不断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决定成败的敬畏意识,设计好每一张图纸,做好每一个项目,干好每一件工作,用我们的具体工作成果,构筑中国铁建有诺必践的诚信文化。
五是顽强拼搏的作风。顽强拼搏,是我们这支队伍几十年来形成的优良作风,是兵改工企业特有的战斗力。在铁道兵时期,顽强作风使我们战无不胜;现在,在市场开拓中、在重难点工程施工中、在技术攻关中,仍然处处感受到、闪烁着这种顽强作风;在今后的市场经济大潮中,顽强作风仍将是我们企业攻坚克难的法宝,是中国铁建新的创业的精神力量。
六是令行禁止的纪律。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立说立行,不讲二话,是我们这支兵改工企业长期锤炼出来的传统与文化,是我们的一大优势。在战争中,令行禁止是制胜的关键;在商海中,纪律是公司发展的保证。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执行力,执行力来自于纪律保证。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有理想有纪律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这里面出凝聚力、战斗力。在培育新的创效板块、推进改革过程中,发挥集团优势,服从服务于大局,步调一致、令行禁止、严明纪律,是取得成功的基本保证。
成合力,是我们中国铁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理念。团结是大智慧、大本事。大团结,干大事业。团队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组织品牌永远大于个人品牌。
李国瑞强调:各级党组织、各级企业负责人和工会、共青团组织、宣传新闻部门,要用职工身边的人和事,进行活生生的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使之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把核心价值观变成促进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变成提高职工素质的思想武器和行为规范,让核心价值观在企业生根、开花、结出丰硕的果实。(总公司党委宣传部)。
深刻理解企业价值观,争做优秀铁建员工。
时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从身边悄悄溜走,一转眼踏入中铁建的大门已经有一年的光阴。在公司培训时的情景时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培训期间,了解公司历史的同时,深深被当年的铁道兵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精神所感动,满腔的热血在心中沸腾,誓言要励志做一名优秀的铁建员工。
从当年的兵改工到如今庞大的中国铁建系统,在经历漫长历史洗礼的过程中,中国铁建的这块招牌越发呈现出金子般不变的本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这些正是当年铁道兵真实生活的写照。铁道兵舍小家顾大家,一年365天,几乎天天都生活在施工一线上,在中国铁建的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乐章。当年的铁道兵无私奉献、吃苦耐劳、勇攀高峰的精神,为后来的铁建人树立了一面永不倒的旗帜。
秉承着“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的企业价值观。经过一年的基层工作的锻炼,才深深领悟企业价值观的意义所在。
作为中国铁建员工种的一员,首先要学习无私奉献、吃苦耐劳、勇攀高峰的铁道兵精神,在施工建设中不计较得与失,充分发挥每一位员工的聪明才智,才能建造出一个又一个的精品工程。这真正诠释了企业价值观中“精品、人品同在”的理念。
“诚信”是社会最普遍,同时也是最基本的伦理价值需要。当今社会,随着人与人之间合作关系的日趋复杂,市场主体对诚信的需求也日趋强烈。不仅经济活动需要诚信,而且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一切社会领域都需要诚信。党的十六大报告也已经明确提出,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由此可见“诚信”在社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企业要想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诚信”是最基本的做人、做事原则。具体到每一名员工,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始终坚持诚信待人,诚信做事。“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作为建筑施工企业,我们要不断在技术、管理等方面创新。而创新的过程也是我们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
活力、充满朝气的企业。员工具有主人翁精神才能视工作为事业,视事业为己任,关心和爱护周围的一切,事事为企业着想,处处为企业效力。
我是中铁建人,我骄傲!
价值观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大中小】。
人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相对于集体或社会,都是推动集体和社会不断进步的基本单元,因此,无论是集体还是整个社会,取得长足进步的基础就是对人的有效管理。而人本管理的重点又是人的行为方式管理,指导人的行为方式的又恰恰是人的价值观,无数管理类书籍、激励类书籍教给我们的重点只有一个:建立良好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引导个体价值观向上发展,从而帮助企业发挥最大的组织协同效能、帮助个人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
因此,如何建立良好的个人和企业价值观对企业管理是相当重要的,价值观的定义为: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决策者对企业性质、目标、经营方式的取向作出的选择,是员工所接受的共同观念,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员工所共同持有的,是支持员工精神的主要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艰苦努力的结果,是把所有员工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企业行为规范制度的基础。
一、价值观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支柱和基石。
价值观是所有企业的目标的先驱,是一切企业目标为之奋斗的基础。企业要获得发展,取决于企业战略的有效实施,而在企业战略实施中的每一个阶段,包括战略分析,战略方案的制定、评价与选择;战略实施与控制。价值观对战略管理的影响作用是渗透在每一个阶段的每一个步骤中的。价值观指引着企业通过战略管理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企业价值观管理,那么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迷失方向,偏离目标。这样的企业只能随波逐流,及时能获得短期的效益,也不能维持企业的长远发展,最终被淘汰。
作为企业成员的个人来说,要想在职业生涯中取得一定的成绩,也必须确立自己的价值观,明白自己应该干什么(目标)?怎么做才能达到目标(行为方式)?什么事情是对自己有意义的?什么事情是重要的?只要这样,才能摆脱那种浑浑噩噩的生活,摆脱单纯为了钱而工作的境地。只有在工作中变成为了实现目标而工作时,个体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主观能动性,推动自己不断进步,从而也推动企业不断进步。
同是企业进行人本管理的核心和目标。努力倡导社会型价值观,唯有这样,才能发挥组织强大的团队力量,不断推进企业进步。
二、价值观是产生强大自驱力的源泉。
对于组织而言,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最基本持久的信念,具有内在性,独立于环境变化、竞争要求和管理时尚之外。是保证企业始终如一朝着目标前进的有力保证,保持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使命的不变,同时又使目标、战略和行动适应变化的环境,是企业不断自我更新,取得长期优秀业绩的根本原因,任市场环境不断变幻,只要企业核心价值观不变,都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采用适当方式引领企业朝着目标一如既往的前行。是企业管理层乃至全体员工持之以恒的精神支柱。是企业愿景式驱动管理的源泉。
对个人而言,在工作中其态度和行为方式是一个人是否能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的关键,而态度源于价值观,又表达价值观,价值观是态度的核心。确立了良好的价值观,明确了什么对自己是有意义的,什么是自己符合自己职业目标的,将会使个人产生强大的自驱力,驱动自己自觉的朝着目标前进,对于不符合目标的行为方式会自动抛弃,会努力克服精神生活空虚、道德滑坡、行为失范的现象。明确生活的价值目标和意义所在,能自如的应付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在工作中、生活中都抱有坚定的信念。一旦个人的价值观和企业的价值观趋同时,当个体的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一致时,员工就会把为企业工作看作是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就将获得企业和个人双赢的局面。
三、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
文化支撑了企业的发展,文化是企业的“道”。企业文化包含有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理念层,包括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哲学、企业伦理、企业道德等;第二个层面是制度层,包含有一般制度、特殊制度以及企业风俗;第三个层面是物质层,包含有企业名称、标识、企业外貌,建筑风格等。因此企业文化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价值观是把所有员工联系到一起的精神纽带;价值观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价值观是企业行为规范制度的基础。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精神的灵魂,保证员工向统一目标前进。通过群体氛围对企业及员工行为起到导向和规范作用。使企业员工在具体问题上达成共识。
企业价值观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激励员工释放潜能。企业的生命力是企业整体合力作用的结果。企业合力越强,所引发的活力越强。而要激发个体潜能,良好的企业文化是必不可少的。而价值观在打造和谐团队、激发团队效能、促进信息良性沟通方面是尤为重要的,只有在价值观统领下的思想意识上的统一,企业内部能形成融洽、共生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才能忧患与共,相互帮助,配合默契。形成和谐共生的团队。
遵守承诺,讲究信用,注重工程质量和企业的信誉,对待外部必须言而有信,对待内部更需要言而有信。所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真诚踏实地做人做事,用实效来取得别人的信任,不仅有利于自己,也是企业发展之根本。
我们公司的企业价值观是“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公司把诚信作为首要的重要因素,就是要向大家传送这样一个理念: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要想把企业做强做大,唯有诚信为本。
三指指挥长张明军就一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三指全体人员努力践行着“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的企业价值观精神理念。他常说:“只有领导一马当先,职工才能冲锋在前”。经常自己带头长期奋战在施工一线。及时处理施工生产和生活中出现的难题,因此,只要他经手的工程,都会“高质量、高标准、高信誉、高效益”的完成。这在水界高速公路a6标段凤咀江特大桥和绕城项目n5外环项目部及清泉梁场都得到了验证。
集体”光荣称号。凤咀江特大桥最终荣获2008中国铁道建设协会火车头优质工程二等奖。同时,重庆外环高速公路n5绕城项目也获得火车头优质工程奖。
正是因为张明军同志这种以“满足设计要求,优质服务社会”的诚信精神为指导思想和“敢想敢做,不畏艰险,诚信创新,追求精品人品、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局指把建设达成铁路清泉梁场的坚巨任务交给了我们三指。“干是局指和公司对我的信任,干好就是我的本分!”张明军同志毅然接受了他从未承建过的达成铁路客运专线t梁制梁工程。自06年12月一进场,立即严密组织、精心管理科学施工,从征地拆迁到完善建场仅40天时间,实现了进场快、安家快、施工快的要求。同年4月,在局指首次开展的实现节点目标的劳动竞赛中排名第一,获局指奖励8万元,因进度快、质量好,局指决定将t梁铺架任务也交给清泉梁场负责。
像这样的荣誉在我们公司还有很多很多,事实也证明只有诚实守信,企业才能得以发展。
守诚信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一项面子工程,我们诚实正直,守信待人,付出的是真诚和信任,收获的是友谊和尊重。这是一份无形的财富,这是一笔无价之宝。因为诚信,我们赢得荣誉,因为诚信,我们赢得市场,唯有守诚信之本,我们的企业大厦才会更稳固,才能源源不断接手新的工程任务、任意驰骋建筑市场,我们企业的未来才会更加美好!
加入中国铁建,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那红蓝组合的“中国铁建”标志,英文缩写的“crcc”衬托于经纬交织的地球背景之上,让人感受到铁建人那志存高远、勇于攀登、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我知道,这便是中国铁建企业文化的巨大感染力。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障,是企业和企业员工的精神力量和价值支撑,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不断向前发展的核心要素。而企业文化的传承则是构建企业生生不息、持续发展的基石,它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所在,是企业的潜在生产力和企业生存发展的动力,是企业立足市场的源泉。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内,是一种向心力,对外,则是一面光辉的旗帜。中国铁建正是将铁道兵“逢山修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的精神传承,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形成新的精神理念。当我们回首,寻觅那远去的足音,多少筑路前辈们在无比艰苦的环境中,战天斗地,唱着那豪迈的《铁道兵之歌》,开拓出祖国的铁路大动脉,把铁路修到了地球之巅。六十多年过去了,铁军的军魂、铁军的精神、铁军的风骨,代代传承!
“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是如今的中国铁建自上而下统一坚持的企业价值观,是我们的企业文化体系中最核心、最稳定的发展理念,也是所有铁建人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铁建人以“诚信为本,务实求真;科学拼搏,团结奋进;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精神,在国家的急、重、大、难、险基本建设工程中攻艰拔险,建立功业。从大江南北到长城内外,到处都有我们铁建员工的身影和足迹。讲诚信、能创新、抓安全、重质量的中国铁建人,抓住国家铁路加快建设、大规模投资的关键时期,以一年跃升119个席位的惊人速度排名世界500强第133位,雄居全球建筑业首位。如此良好的经济效益正是来源于良好的企业形象,而良好的企业形象则依赖于优秀的企业文化,正是强大的企业文化支撑起中国铁建持久快速的高效发展。用诚信、创新、安全、质量打造精品人品,铁建人深深感受到这一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巨大感染力。
古人云:诚信于君为忠,于父为孝,与友为义,于民为仁,于交为智。诚信,就是以真诚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企业而言,诚信是一种信誉,一个品牌,是企业的生命之基。诚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它反映了企业的信用、实力和形象,良好的信誉是企业最有价值的品牌。诚信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只有有诚信的企业才能够最终赢得客户、赢得市场,赢得一种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格局。美国安然公司的轰然倒闭,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其畸形的企业文化:信奉“只能成功”而去诱人作假,强调“只重结果”而忽视人的自身。安然公司并非没有企业文化,只是它的企业文化缺乏诚信,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由此可见,诚信理念也是企业存亡兴衰的试金石。
后,最终被淘汰,被抛弃。因此,只有不断开拓创新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想出新点子,发现新方法,解决新问题,都是一种创新。二分公司在阜六铁路建设中采用先进的架子队管理模式,有效保障了建设的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是一种创新的成果。金丽温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刘晓宝经理带领技术人员组成qc小组进行技术攻关,首次使用新型高效脱模剂,使得隧道二次衬砌、箱梁混凝土外光内实,杜绝了蜂窝麻面等混凝土质量通病,得到工程甲方的充分肯定,更是一种勇敢坚定地创新。正是这种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的拼劲闯劲,使其发展成为公司一员敢打大仗硬仗的猛将,成为公司青年员工们竞相学习的榜样。
“孩子,绕过前面的石子”,这是母亲在孩子蹒跚学步时的指点;“当心路上的汽车啊”,这是父亲在儿子飞车上学时身后的叮咛。正所谓“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如果说,听不见安全第一的劝告,是耳朵的幼稚;不懂得防范为重,是心灵的幼稚。那么,不深入一线,排除各种安全隐患,则是一种行为的幼稚。尤其像我们建筑施工单位,如果没有“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就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严重者,甚至会产生不可估量的生命财产损失。中国铁建始终强调“安全是第一责任”,倡导“安全生产,预防为主”,将安全生产落到实处。在每年举行的“安康杯”竞赛活动中,中铁建多个集团公司榜上有名,而就在今年,我们十五局集团在本次“安康杯”竞赛中连获“竞赛示范企业”、“安康企业家”两项殊荣,为企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
信赖和支持。让时间磨损不了我们优质的工程建筑,让我们的企业因为一流的质量而美誉中外,在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上充满生命和活力。
作为一个刚加入中国铁建不久的基层宣传工作者,我在理解了中国铁建核心文化理念的同时也决心在实践中不断努力践行诚信与创新,在宣传中做到实事求是,在题材形式上不断创新,关注工程质量和安全防范,创作精品、提高人品,将中国铁建企业文化的力量发扬光大!
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应消除七种思想障碍。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大中小】。
从企业要适应市场、创新市场来看,企业文化实际上就是“生存文化”、“发展文化”、“管理文化”。只有生存,才能管理、发展与创新。企业文化作为生存文化、发展文化和管理文化,必须渗透到项目的各项工作中去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应当消除七种思想障碍。
知,因而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认识不全面、不深刻、不准确、不到位。为此,一些企业文化的实践者、执行者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概念性错误和思想认识误区,具体体现在认识偏差、行为变形上。由概念错误和思想认识误区导致的以偏盖全,自然构成企业文化建设的重大障碍,影响、阻挠着企业文化建设的系统化、规范化推进。这种障碍比比皆是,主要集中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错误地认为企业文化是务虚的东西,对企业发展无用或作用不大,“有钱能使鬼推磨”,搞企业就是靠钱、靠关系。持这种观点的人,显然忽略了企业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而企业文化就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管理模式。况且,就生财和建立企业内、外部良好关系而言,也属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为什么很多企业苦恼:在市场竞争中难以拿到市场订单、难以得到货币投票呢?许多制造企业是这样,许多建筑企业也是这样。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根本是缺乏品牌形象。企业文化的至高境界是品牌、是名牌。广告、营销、关系打不出名牌,名牌的背后是文化、是科技。
二是偏激地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领导的事,与己无关。岂不知企业文化不仅是“领导文化”,或者说是企业家文化,需要领导者倡导、牵引、做表率,而且需要全员追随,也是群体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既离不开企业领导牵引,也离不开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认知和认真推动。
乐文化”仅仅是企业文化中一个方面的内容,但绝不是主要内容。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价值观,企业文化的灵魂是企业的理念。
四是推卸地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政工部门、政工人员应尽的责任,其优劣与企业其他部门和人员无关。抱这种态度的人,还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会同时涉及到企业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的培育、形成和发展,还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形成共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的作用,还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企业内聚人心、外树形象、提高竞争力的作用,还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业绩、发展速度、增强实力的作用。应该说:建设独具特色而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所有部门和全体员工不可推卸的责任。
五是简单地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对企业固有的文化积淀进行总结、概括、推广,或者是为迎合潮流提炼几条精神、列出几项宗旨、装点几个门面,喊喊口号、搞搞形式,或者是通过媒体将企业业绩盲目的、如此这般的地毯式、轰炸式宣扬一番,就觉得企业文化卓有成效了,企业就算是文化了。假若仅仅如此,必将使企业文化建设简单化、虚假化、形式化。
靠资金雄厚起家还是靠企业文化起家?首先是企业文化。因为大家都知道海尔在激活“休克鱼”时,不是给投入资金和设备,而是派海尔文化中心的人去。使被兼并企业的员工先接受海尔的理念,在海尔理念上先形成共识,变成海尔人,这个企业就被激活了。由此可见,尽管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资金支持,但资金雄厚不等于能搞好企业文化建设,资金缺少可以搞企业文化建设,而且通过共同的不断努力,是完全可以搞好的。显然,“金钱文化”观的产生是畏难情绪在作怪,是对搞好企业文化悲观失望的具体表现。
七是肤浅地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视觉识别系统。持这种观点的人,既不了解企业文化的结构,也不知道企业文化的内容。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意识形态、行为方式和外在形象的总和。包括企业理念形态文化、企业制度形态文化、企业物质形态文化等内容。企业文化好比一棵大树,只有根系(思想、灵魂)发达,树杆(行为、规范)才能粗壮,也只有树杆粗壮了,枝叶(外在、体现)才会茂盛。而企业的视觉识别系统,就好比这棵大树的枝叶。如果将企业文化仅仅看作是企业的视觉识别系统,就必将使企业文化建设表面化。
以上所述的各种思想认识障碍,缘于对企业文化的严重误解。因此,在企业文化实践过程中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力求消除。只有更新观念,消除思想认识误区和行为偏差,才能排除障碍,才能给企业文化建设奠定思想基础,提供思想保障。
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在于:用企业倡导的理念引导生产、经营和管理;企。
业文化建设的实质(根本)在于:把企业倡导的理念变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管理。”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既是企业领导倡导的文化,也是企业各部门推动和企业全体员工跟随的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企业文化建设过程来看,是一个长期而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既立足实际也不能排除对文化精华的弘扬,更离不开创新。作为一种管理方法,企业文化涉及面广,既有“硬”管理成份,又有“软”管理成份,其建设过程是一个“软”、“硬”兼容的过程。实施起来工作头绪多、任务繁重、时间跨度大,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为使企业文化落地,我们就应该做到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做好“转化”和“推进”工作,促使全体员工认同,才能避免流于形式,才能融入管理,促进企业发展。
企业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灵魂。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大中小】。
场瞬息万变,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对中国企业,尤其是像我们中国铁建这样的国有大型企业而言,面临着国外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所带来的竞争加剧以及我们企业自身走出去立足于全球化市场的双重考验。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提高企业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使企业具备不断创新和持续增长的能力。
国内外管理学者普遍认为:企业文化正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活力之源与动力之根,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企业文化对于形成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研究表明,凡是能够长期保持优秀的经营业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企业都有一整套完备而强有力的企业文化体系作为重要支撑。哈佛大学的约翰·科特教授预言:“企业文化在未来10年内很可能成为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企业的发展依靠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源于先进的技术,先进的技术来自于有效的管理,而有效的管理主要依靠企业文化,归根结底,企业文化就是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作为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是核心竞争力的“软件”部分,是“硬件”部分(包括产品技术外部资源获取能力等)的主要依靠,也是支撑并整合硬件部分使其有效的发挥其能量的无形力量。从这样的意义上说,深刻认识和把握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塑造的内在逻辑关系,从塑造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全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未来具有深刻而深远的意义。
有鉴于此,我们就要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对于推动核心竞争力的地位和作用:
行研发或购买。只有作为独特性的无形的东西才是核心竞争力的主导因素。按此标准,只有作为企业“软件”部分的企业文化才真正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包含的内容中,竞争的差异化优势是使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表现出自己的独特之处,以此使自己在消费者群体中独具吸引力,而这个独特优势之所以成为市场竞争的制胜利器,而不可能轻易地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和代替,其关键是有独特的企业文化在其中的支撑作用。因此,企业文化的独特性、难模仿性进一步强化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
最后,企业文化对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企业文化通过影响企业制度来塑造核心竞争力。在现代企业模式中,制度文化本身是企业文化的一个结构部分,是企业文化的的可见的物化形态,也是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一个企业的制度制定与设计一定是在这个企业文化的大氛围下形成。一直以来,在国有企业中,我们过多重视了领导者个人的作用,诚然,企业领导肩负着构建企业文化的重任,起着倡导者、培育者、示范者和激励者的作用。领导者的个人魅力,确实往往能影响着企业文化的类型。但是却忽视了制度文化的建设,要知道制度问题才是根本性的全局性的问题。国有企业作为共有制企业是属于全体人民的,不是某个领导人的私有财产。正如邓小平同志在谈到民主问题时曾说:“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6页)。同样地,我们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也必须把制度文化的建设放在重中之重来抓。任何企业的成功根本上依赖于强大的组织能力而非个人能力,当个人能力取代组织能力成为企业的成长动力时,企业也就从根本上背离了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内涵,任何个人层面而不是组织层面的竞争优势都是暂时的,这种暂时优势还具有偶然性和主观性的缺陷,不具有稳定性、可预测性和可延续性,因此,不可能形成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正处于关键阶段。我们谈国有企业改革,归根到底是要增强企业活力,适应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如果仅就改革谈改革,就经济抓经济,不把企业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不实施企业文化管理,企业就会缺乏战胜困难的凝聚力和精神动力,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因此,我们要加大企业文化建设力度,使企业文化落实到管理实务中去,变成实际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从而使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相互支撑,全面提升企业竞争优势;通过实施,让弱势文化变得强而有力,让优秀的文化变得更加卓越。
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战性思考。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大中小】。
扎稳打,不走或少走弯路呢?笔者认为,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好实战性探索。
一、更新观念,创造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
1、消除认识误区,对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思想保障。
更新观念既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要更新观念,就得消除认识误区。由于企业文化引入我国时间较短,一些习惯于传统思维的国有企业员工缺乏对企业文化理论的学习,对企业文化的内容、作用、结构、实质和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任务、方式、步骤等没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认知,因而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认识不全面、不深刻、不准确、不到位。为此,一些企业文化的实践者、执行者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概念性错误和认识误区,具体体现在认识偏差、行为变形上。由概念错误和认识误区导致的以偏盖全,自然构成企业文化建设的重大障碍,影响、阻挠着企业文化建设的系统化、规范化推进。这种障碍比比皆是,主要集中表现为以下几点:
文化活动,企业文化建设就搞好了。应该说这种“娱乐文化”仅仅是企业文化中一个方面的内容,但绝不是主要内容。四是推卸地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政工部门、政工人员应尽的责任,其优劣与企业其他部门和人员无关。抱这种态度的人,还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会同时涉及到企业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的培育、形成和发展,还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形成共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的作用,还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企业内聚人心、外树形象、提高竞争力的作用,还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业绩、发展速度、增强实力的作用。应该说建设独具特色而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所有部门和全体员工不可推卸的责任。五是简单地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对企业固有的文化积淀进行总结、概括、推广,或者是为迎合潮流提炼几条精神、列出几项宗旨、装点几个门面,喊喊口号、搞搞形式,或者是通过媒体将企业业绩盲目的、如此这般的地毯式、轰炸式宣扬一番,就觉得企业文化卓有成效了,企业就算是文化了。假若仅仅如此,必将使企业文化建设简单化、虚假化、表面化、形式化。六是固执地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全钱文化”。有这种观念的人,认为企业资金雄厚时才能搞企业文化,否则经济条件不具备,建设企业文化望尘莫及。这里,我略举两个事例加以探析。美国的安然公司、通信公司在未被社会唾弃之前缺少雄厚资金吗?回答是否定的。那么,他们为何会被市场淘汰出局?众所周知是缺乏诚信。可见,根本问题是首先缺乏诚信文化和良好的理念,而不是首先缺少雄厚资金;在耳熟能详的海尔企业文化案例中,“休克鱼”由休克到鲜活的过程,是靠资金雄厚起家还是靠企业文化起家?首先是企业文化。因为大家都知道海尔在激活“休克鱼”时,不是给投入资金和设备,而是派海尔文化中心的人去。使被兼并企业的员工先接受海尔的理念,在海尔理念上先形成共识,变成海尔人,这个企业就被激活了。
由此可见,尽管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资金支持,但资金雄厚不等于能搞好企业文化建设,资金缺少可以搞企业文化建设,而且通过共同的不断努力,是完全可以搞好的。显然,“金钱文化”观的产生是畏难情绪在作怪,是对搞好企业文化悲观失望的具体表现。
以上所述的各种障碍,缘于对企业文化的严重误解。因此,在企业文化实践过程中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力求消除。只有更新观念,消除认识误区和行为偏差,才能排除障碍,才能给企业文化建设奠定思想基础,提供思想保障。
2、认清“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文化准确定位。
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计划经济体制下走来的国有企业,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就应当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革除固有旧思想,树立现代新现念,改变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这些都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战范畴。从这个角度讲,内含计划体制“传统基因”的国有企业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实际上就是破除传统体制下的旧文化,建立适应现代体制的新文化。
企业文化实战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企业文化变革,或者说是企业文化重塑。它是指企业为了适应市场和形势的变化,而对固有企业文化进行整体性的创新。这种创新涉及到企业文化深层结构的变化,如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念、职业道德、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的变化。可以说是企业文化从一种特质向另一种特质脱胎换骨的飞跃。
从企业文化建设过程来看,是一个长期而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既立足实际也不排除对文化精华的弘扬,更离不开创新。当然,这并不仅仅指国有企业。任何一个企业在其企业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都有可能由于企业外部形势和内部情况发生变化而存在着对自身企业文化的创新。
从以上探析可见,我们所推动的企业文化建设应当是一场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全体员工思想观念的企业文化创新,而不是因循守旧式的“企业文化建设”。只有认清了这个问题,才能对企业文化准确定位,也只有对企业文化准确定位,才能卓有成效地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二、抓住重点,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策略选择。
1、长远规划,确立企业文化发展方略。
能有章可循、稳步推动、忙而不乱。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篇十八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能通过对事例的分析,理解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能通过对事例的分析,说明不同对个人与社会的不同导向作用。
能力方面:通过不同及其作用的比较,提高比较能力。
觉悟方面:初步树立要用正确的来指导自己行动的思想。
教学重点:第一个导向作用。
教学难点 :价值概念和概念。
课型:新授课。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复习提问:(一学生上讲台带领同学复习提问,教师做好适当引导)。
导入 新课:
(图文导入 )(1)长江支流污染严重:
流经重庆永川境内85.2公里的临江河是长江的支流之一,由于沿河污染严重,目前已面临鱼虾绝迹的危险境地.
(2)生态鸟园里的和谐: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的导向作用。
新课:二、的导向作用。
要了解的知识,我们首先来学习价值的有关知识。
说到价值,我们非常熟悉,在高一经济学中,我们就学过价值,那么,我们就来回顾以下经济学中的价值的含义。
知识回顾价值的经济学含义。
学生回答(略)。
设问经济学上价值是指的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那么,哲学上的价值又应当怎样理解呢?我们来看以下事例:
显示粮食、蔬菜、水果、禽蛋人们营养的需要(箭头上标明满足二字)。
衣服、房子、车船人们穿、住、行的需要。
阳光、空气、水人们生存的需要。
文学艺术、道德、法律、知识人们精神需要。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事物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反映了人的需要同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这就是哲学上对价值的界定。
显示1、价值的含义(哲学上的含义)。
指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
教师总结哲学上价值的含义有其特定的含义,不能与经济学上价值的含义相混淆。其必须同时涉及到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把握这一概念需注意:
(1)价值是一种关系。
(2)事物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
(3)价值具有多样性(经济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医疗价值、文学价值)。
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就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认识事物,就会在自己的思想意识中形成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我们称之为。
2、的含义。
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
学生回答略。
显示3、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在一定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举例科学的生态的提出。
4、不同的对个人与社会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
教师提问怎样理解的导向作用?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意识指导下进行的。人们的不同,追求的具体目标、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评价必然不同,行为和效果也不一样。的导向作用具体是怎样体现的呢?我们来看下列材料:
显示面对世界农业发展的新形势,面对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面对入世。
对我国农业造成的新挑战,我国农业积极采取措施。我国农业逐渐由传统的农业向生态农业的道路发展。目前,全国已有7个生态农业建设点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称号;生态农业试点县已经达到100个。
思考:我国农业逐渐由传统的农业向生态农业的道路发展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略。
(1)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图片显示a.“母亲河在流泪”
b.整治后的南京秦淮河再现碧波荡漾景象。
背景资料:经过南京有关部门投入300余万元、历时两个多月的清淤泥整治,南京秦淮河春节期间再现碧波荡漾,画舫扬波的旖旎景象。
教师提问为什么会出现以上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
学生讨论略。
教师总结通过前面我们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本身有正确的和错误的之分,而不同的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在正确的的导向下,对人们的实践起推动作用,而在错误的的导向下,对人们的实践起阻碍作用。
设问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那么,对人生有没有什么影响呢?
显示1、原全国人大常委委员会副委员长成克杰应受贿罪与2000年9月7日被最高人民法院判为死刑,9月14日执行死刑。
2、王伟于2001年4月1日在对进入我国海域的一架美国ep-3电子侦察机进行侦察,不幸牺牲,为国捐躯。4月14日,海军党委做出决定,批准王伟革命烈士,同时中央军委主席授予王伟“海军卫士”的荣誉称号。
以上两种不同的结局说明了什么?给我们有什么启发?
学生回答(2)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教师总结不同,人们努力的方向、行为的态度、方式和结果也就不同。
教师举例略。
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的导向作用。在这一节中,我们需要理解价值、的含义,的导向作用的具体表现。而的导向作用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呢?我们一定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
课堂练习:
1、哲学上的“价值”的构成要素是()。
a、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b、客观事物的有用性。
c、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的属性d、个体的人和社会的人。
2、在指导人们各项活动的社会意识中,最根本的指导思想是()。
a、各门科学知识b、道德概念。
c、经济与政治思想d、世界观和。
3、藏羚羊是生活在我国西藏地区的一种珍稀动物,近年来,一些人为金钱所驱使,大肆捕杀羚羊,严重地破坏了这一生物种群。这表明()。
a、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人们的也发生了变化。
b、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
c、对人们的活动有巨大的导向作用。
d、市场经济与集体经济不相容。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篇十九
方法论。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及方法论 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必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1.含义2.特征3.依据1.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2.党政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3.为什么企业家要流着道德血液?4.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反对地方保护主义,小团体主义。5.树立和坚持科学的生态价值观,(低碳理念、创新理念、合作理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6.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7.应试教育价值观向素质教育价值观的转变等。
个人。
利益。
和集。
体利。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篇二十
舒适的生活(富足的生活)雄心勃勃(辛勤工作、奋发向上)振奋的生活(刺激的、积极的生活)心胸开阔(开放)。
成就感(持续的贡献)能干(有能力、有效率)和平的世界(没有冲突和战争)欢乐(轻松愉快)。
美丽的世界(艺术与自然的美)清洁(卫生、整洁)。
平等(兄弟情意、机会均等)勇敢(坚持自己的信仰)家庭安全(照顾自己所爱的人)宽容(谅解他人)。
自由(独立、自主选择)助人为乐(为他人的福利工作)幸福(满足)正直(真挚、诚实)。
内在和谐(没有内心冲突)富于想象(大胆、有创造性)成熟的爱(性和精神上的亲密)独立(自力更生、自给自足)国家安全(免遭攻击)智慧(有知识的、善思考的)快乐(快乐的、闲暇的生活)符合逻辑(理性的)。
就世(就世的、永恒的生活)博爱(温情的、温柔的)自尊(自重)顺从(有责任感、尊重的)社会承认(尊重、赞赏)礼貌(有礼的、性情好)真挚的友谊(亲密关系)负责(可靠的)。
睿智(对生活有成熟的理解)自我控制(自律的、约束的)。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篇二十一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旨在让学生对自身的价值观有更深更正确的了解,从而初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拥有优良的精神面貌与行为取向。
【活动准备】。
1、收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外延和实践要求的材料。
2、板报《我们的价值观》的创作与准备。
3、配乐诗朗诵与表演唱的排练。
4、收集十大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
5、现场书法展示的工具准备。
【活动步骤】。
一、主持人理论剖析。
主持人深入介绍与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外延和实践要求。
2、学生分组讨论感想。
3、主持人强调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
三、配乐诗朗诵《价值》。
翁嘉伟同学表演配乐诗朗诵《价值》,学生初步感知价值观。
四、案例剖析。
主持人介绍十大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
学生分组讨论:道德模范身上的价值观体现。
主持人总结归纳。
五、表演唱《我的未来不是梦》。
周王杰同学展示表演唱《我的未来不是梦》。
六、小组讨论对正确价值观的理解。
1、学生分组讨论:对于价值观及正确价值观的理解。
2、小组派代表发言。
3、主持人总结。
七、现场书法展示。
邹玉红同学进行现场书法展示(主题――我们的价值观)。
八、班主任总结引导。
今天的主题班会很成功。让我们积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在其指引下,塑造自身优良的精神面貌与行为取向!下周,我们将举行“我们的价值观”海报设计比赛,希望大家在今天班会的启发下,踊跃参赛,充分展示大家心目中正确的价值观。
九、主持人宣布主题班会结束。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学生更深刻更正确地领悟了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初步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下决心在价值观的引导下调整好自身的精神面貌与行为取向。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篇二十二
知识目标:理解价值判断的含义,掌握如何做出正确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及其特征。
能力目标:联系实际,培养认识和选择正确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能力、领悟和认识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途径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牢固奉献意识,热爱人民的情感,在价值冲突中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实现人生价值。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099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