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学中起到指导作用的一种学习计划。教案的编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教案的编写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价值观教学设计价值与价值观教案篇一
【知识与技能】。
知识目标:
1、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
3、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哲学原理,分析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不同,从中加深对人的价值的理解,评论分析为什么对一个人的评价要看他的贡献,而不是索取了多少。
能力目标:
1、在占有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培养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
2、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分析说明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形成及人生价值的实现。
【过程与方法】。
情景探究法比较分析法启发诱导法归纳总结法。
2、努力实现个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的统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教学难点】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三.教学过程。
导课: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课件《我们的圈》。
生:思考后回答。
师总:看来,之所以每个人所走道路不同,是受价值观的指引,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探讨的话题——价值与价值观。
探究新课。
(一).价值:
1.物的价值。
自主探究:《超市购物》,让学生自己说出之所以出现这些差异是因为每个人的需要不同,然后教师通过展示各类食物不同的属性让学生从中感悟并归纳价值的含义。
生:思考后回答。
师总: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思考:是否任何事物都有价值?哲学上讲的价值和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是一回事吗?(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展示课件给予总结)。
2.人的价值:
教师展示课件:漫画:我有价值吗?我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以此引起学生对自己价值的思考)。
师问:到底什么是人的价值呢?
生:略。
教师:课件打出人的价值的.含义:
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比较:人的价值和物的价值有何不同呢?
生:比较后回答。
师总:物在满足主体需要时是无意识的被动的,而人在满足主体需要时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而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
3.价值评价。
生;略。
师总;课件打出你不贡献,我不贡献,谁来贡献。
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
过渡:普通人的人生有无价值呢?
价值观教学设计价值与价值观教案篇二
知识目标:
1.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理解人的价值,如何评价人的价值。
3.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原理,分析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不同,加深对人的。
价值的理解评论分析为什么对一个人的评价要看他的贡献,而不是索取。
能力目标:
1.在占有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培养抽象思维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
2.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
系,分析说明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形成及人生价值的实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树立起在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人生价值观,
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觉为社会创造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实。
现人生价值。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具备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对问题的一定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
但学生即将面临高考,因此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和疑惑。对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和观点,学生已经有了思考的需要和希望得到解惑的需要,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现在独生子女有良好的生活条件,但是他们大多是不太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索取多而奉献少,因此学习本框题有它特有的意义。
教学方法。
1.情镜教学法:根据新课程的生活化的价值取向,本框教学力图通过生活情境建构,使本节课的教学充满生活色彩。
难点:价值的含义、人的价值探究材料。
道德模范轮椅上的“微笑天使”董明;“良心油条哥”事迹;“网络炫富女”郭美美;“雷锋传人”郭明义事迹;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人的价值。
合作探究一:价值含义。
归纳结论:
1.价值的含义。
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补充:理解哲学价值含义注意事项:
(1)价值是一种关系,物的属性和主体的需要是构成价值的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2)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这里的“事物”,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
(3)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是关系。
(过渡)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是一回事吗?你是怎样认识人的价值呢?物的价值是物与主体的关系;人的价值是个人与社会、他人的关系。物的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而事物本身是没有需求的(单向的);人的价值不同于物的价值的重要标志在于人以自己的创造来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的同时,自身也有需要。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合作探究二:人的价值及评价标准。
播放董明视频。
问题设置:人的价值包括哪些方面?我们应如何评价人的价值?评价董明的行为?
归纳结论:
2.人的价值含义: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包括: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自我价值。
3.对人的价值的评价:
评价人生价值,主要看他的贡献,但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对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贡献,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而在今天,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教学设计价值与价值观教案篇三
803地震发生之后,鲁甸成为人人牵挂的中心,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党和政府积极展开全民救援,社会公民也志愿奔赴前线,处处体现人间大爱。
视频:《鲁甸地震第二段》。
分享:
学生列举,或武警或村民或医护人员。
武警战士、村民、医护人员创造了价值,营救了部分伤员,他自己就一无所获吗?他的付出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尊重,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所以,人的价值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板书)。
副板书:人人。
知识迁移:副板书画图矛盾的两个方面。
事务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哪个方面决定的?(主要方面)创造价值和享受价值,哪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呢?我们同学列举的这些身影凭什么得到社会的尊重?(因为他们通过创造价值,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为赠人玫瑰,手才能留有余香。由此可见,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人的贡献体现在多方面的,可以是物质方面,也可以是精神方面,可以是对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价值,也可以是对人类和社会的价值。
结论:最根本的是看他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也就是说,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
价值观教学设计价值与价值观教案篇四
知识目标:理解价值判断的含义,掌握如何做出正确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及其特征。
能力目标:联系实际,培养认识和选择正确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能力、领悟和认识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途径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牢固奉献意识,热爱人民的情感,在价值冲突中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实现人生价值。
价值观教学设计价值与价值观教案篇五
图片(事故现场、抢救援助、遇难家属痛苦表情)+音乐(约1分钟)。
灾难突发而至,家园一片狼藉,只剩下求救和哭泣的声音。人们眼中含着泪水,是多么的无助。
思考:
事故发生时,对于受灾的人民来说,他们可能需要我们提供哪些帮助?
水、面包、帐篷、救护车、急救药品等。
水、面包、药品能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帐篷能满足人们有休息住所的需要;救护车送到医院或安全地方,能满足人们交通的需要。不同的东西,能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但这里列举的不同东西,却有一个共性,是什么?(具有满足人们需要的属性和功能)在哲学上,我们就把事物所具有的能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概括为“价值”。
副板书:物人。
1.价值的含义。
山上的花开了,有价值吗?要给人看到才有价值。
可以通过微博发出求救信息;可以开车去现场救援伤患;可以到安置点做联络后勤;可以到血库中心献血。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
2.人的价值。
副板书:人人。
在这里,你愿意自己成为哪个人?
副板书:别人自己。
副板书:自己别人。
那是这样吗?世界上有没有这样的人?通过不断付出自己的劳动去满足别人的需要。
价值观教学设计价值与价值观教案篇六
然而,当改革研究进入到学校实践时,透过一节节课,我们(指参与“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全体成员)看到的是在学科教学领域中,大部分教师对教育价值的选择还停留在“传递知识”上,其中有一些教师虽已关注到学生技能、技巧,甚至能力和智力的发展,但大多仅为点缀。至于认识范围以外的目标则更少涉及。有趣的是,这种价值观不是表现为教师在写文章或理论学习时发表的言论;而是表现在备课笔记的教学目标设定上和课堂行为中。通常,在教学目标上,被规定得清楚而明白的,大部分且首先是本节课教学的知识“重点”与“难点”,需要掌握的“技能”、“技巧”,其他的方面或简单、抽象提及,或几乎每次都用类似的空洞词语点一下,更多的情况是干脆不写。在课堂上,认真负责的教师往往把力气花在讲清知识、落实练习,使学生能牢固掌握知识,考试时不出差错。总之,被教师抽象地谈论着的教学价值观与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奉行的价值观并非一致,而且相差甚远。指出这一现象,并不是要指责教师言行不一,而是说明在改革研究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教学改革观念的转变,包括教学价值观的转变,不能脱离教师的教学实践,不能不关注他们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内化的过程。只有教师的内在观念才具有真实的指导教师教学目标制定和定向实践行为的作用。为此,我们需要与教师一起对教学实践作批判性的反思,找出教学行为、言语背后深藏而实存的教学价值观,认识这种价值观的问题所在;需要与教师一起探讨新的课堂教学价值观的依据及合理性,进而在教师的头脑中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并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持久地去实现。新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以教师新价值观与新教学行为的联系、共创、互动作为贯穿改革始终的要求,也作为评价改革是否真实发生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新教学价值观的核心理念。
新教学价值观的重建,在认识上还必须从一般整体共通的层次上开始,即重新认识教学在育人中的价值,以及为培养怎样的人服务的问题。“新基础教育”形成的教学共通价值观的核心理念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课堂教学的价值观需要从单一地传递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转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我们认为,学科、书本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是“育人”的资源与手段,服务于“育人”这一根本目的。“教书”与“育人”不是两件事,是一件事的不同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实际上通过“教书”实现“育人”,为教好书需要先明白育什么样的人。只关注现成知识传递价值的教师,实际上是在“育”以被动接受、适应、服从、执行他人思想与意志为基本生存方式的人。青少年学生内在于生命中的主动精神和探索欲望,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常常受压抑,甚至被磨灭。这种情况不改变,教育将成为阻碍社会和个人发展的消极力量。“新基础教育”主张今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应把形成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作为核心价值,在教育的一切活动中都要体现这一价值。其中,“主动”是对现在已十分流行的“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提法之进一步聚焦。在此,有必要阐述作出这一聚焦的依据。
“学生发展”是教育中经常论及的问题。近十多年来教育理论界先是讨论教育以社会发展为本、还是以个体发展为本。随后,关涉到后者的,又进一步讨论,究竟应以学生的“什么发展”为本,各家都有自己的见解,如“和谐发展”、“主体性发展”、“自由发展”、“多方面发展”等等。这些观点从不同的角度给人以启发。但似乎都存在着只从期望人本身达到的理想状态来说明“发展”。在我们看来,“发展”作为一种开放的生成性的动态过程,不是外铄的,也不是内发的,人的发展只有在人的各种关系与活动的交互作用中才能实现。因此,不能只从孤立个体的角度来设定对发展的要求,而应以“关系”与“活动”为框架思考教育应以学生的“什么发展”为本的问题。进一步的分析可以看到,作为个体最基本的关系与活动有两大类。一类指向外界(外向式的),即个体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和实践性活动;一类指向内部(内向式的),即个体与自我的关系和反思、重建性活动。这两类关系与活动中,个体能采取的基本方式也只有两种:或主动,或被动。自然,人不可能时时、事事、处处主动,但从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个体的主动性是十分重要的关键性因素。这种主动包括上述两个向度的关系与活动,对个体的发展,它们不仅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密切相关,交互作用。个体的主动性的发生,总是在对外界和自我及其关系、对将发生的行为价值等有了认识并产生意愿后作出的选择与行动。不管最终主体是主动选择“进”,还是主动选择“退”,或选择“保持不变”,都是出于个体本身的认识和意愿。个体实践的主动性,对处于今日变化急剧、生存环境中不确定因素大增时代中的每个人来说尤其重要。当代中国社会中生存的每个人之人生历程,就总体而言,较之改革开放前确实有更多的机遇和可能,但也有更多的风险与危机。因此,人在复杂背景下的自我选择的意识与能力,对于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就显得更为重要和必要。
价值观教学设计价值与价值观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内容及意义,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展示,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合作学习,发现问题,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过程、特点等的教学,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新时期面临新形势情况下提出的科学命题,通过学习其科学内涵,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路设计: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内容及意义。教学难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及提出的背景。课时安排:1课时。
【导入设计】201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十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制。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问题情境1: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多媒体展示:
1、含义。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也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
就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也就是共同理想。
合作探究:结合以下材料,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多媒体展示:
•原因:只有建立共同的价值目标,一个国家和民族才会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才会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甚至越是在危机困难的时候,越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
•一个国家要长治久安,必须注重加强核心价值观建设。
•凡是不能够培养出真正受到良好教育的公民的国家,不能称其为泱泱大国;凡是不能把公民社会的基本价值观传给下一代的国家,不能是一个好的国家。
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当前国际国内行形势分析讨论,总结。多媒体展示:
问题情境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哪些基本内容?体现了哪些基本特征?多媒体展示:
自主学习:学生讨论,教师补充概括。具体讲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制。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合作探究: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媒体展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报告师生互动:学生讨论,教师整理总结。
思维拓展:结合本课内容,联系实际,撰写一篇历史短文,谈谈作为青少年,我们该如何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堂小结】师生合作,共同构建本课架构。【板书设计】(略)。
价值观教学设计价值与价值观教案篇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着统率社会价值理念、社会价值尺度的核心和灵魂的作用。在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时期,帮助、指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ppt制作。
价值观:是因为人不同的世界观而产生的不同的对人生的方法论,是人们在认识、评价人生活动所具有的价值属性时所持有的根本观点和看法。
简单的说,人生价值观就是一个人对人,对事,对生活的看法。也有人说,人生观就是“人自己对人生的意义的'看法”,主要表现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
理智的人,做任何重大事情的决定,基本都是权衡选择的结果,在选择的过程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什么是不能违反的规则,什么是可以背叛和违反的,这些东西在心目中的位置,构成了价值观。
教师:在本堂课的学习中老师将为你们阐述。
(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价值观。
1、请大家说出自己认可的价值观。
(1)我们崇拜的历史人物:说出他的事迹总结他的品质。
(2)我们讨厌的历史人物:说出他的事迹总结他的品质。
(3)说出教师自己的讨厌的历史人物或崇拜的历史人物(教师补充学生没有说到的价值观)。
(4)我们内心认可的价值观是怎样的?
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崇文、尚信、勤行、致远。“崇文”既有弘扬文化、尊师好学之意,又追求社会文明之义,更有崇尚道德的意蕴。“尚信”就是要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人文情怀,使人形成一种自觉行为、高尚行为。“勤行”既要勤勤恳恳,努力工作,又要开拓创新敢于超越。“致远”就是要求我们目光要放长远点,眼界要更开阔些。
3、同学谈体会。(教师提示从以下三方面)。
1)、如何在学习中加强自我修养。
2)、如何在社会实践中加强自我修养。
3)、如何在与人交往中加强自我修养。
4、教师总结: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一个行业、一个部门、一个团体乃至个体的一个人前进的标杆和奋斗的力量源泉。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为一九零后的学生,我们也许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深奥,但我能理解的是努学习政治、学习文化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做出贡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不仅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外部教育和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同样需要学生主动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成规则,什么是可以背叛和违反的,这些东西在心目中的位置,构成了价值观。
6、说出大家自己认可的价值观:并举例: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
(三)讨论:我与集体、国家、社会的关系。
引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认识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
2、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3、知道责任的社会基础,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懂得承担责任可能需要付出代价,知道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4、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德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矛盾。
5、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6、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我以青春的名义宣誓:
为了成就父母的微笑,为了成就祖国的自豪,
再苦再难,坚持到底,只为感恩,只为报恩。
我—青春年少,心藏冲天情豪。
坎坷迷茫皆不怕,美好未来汗水烧。
我们将牢记党的叮嘱,化感恩为刻苦。
全力以赴,全力以赴,全力以赴。
歌唱祖国。
价值观教学设计价值与价值观教案篇九
之爱国。
泰山学院附中。
李圆圆。
课堂流程。
【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学习能使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能力目标:通过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情感。
3、知识目标:明确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及理论的立足点,并且明确可以用哪些行动来表达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可以用哪些行动来表达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方法】视频学习法、创设情境法、图片展示法【课前准备】。
1、教师课前准备:准备彩色卡纸、交流小记者采访环节。
2、学生课前准备: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图片。
二:学习新课:视频播报《习近平主席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师:教师要求学生记录讲话中主要围绕了什么?你还听到哪些词或句子?听完后与同学们分享。教师记下的有(强基固本,发展之基。中华传统文化与道德)。
师生交流。
1、师: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这种信仰这种力量就来自于我们共同认同、共同追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讲授新课】。
1、教师与学生共同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阐述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及核心价值观是怎样产生的)。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师:通过回顾我们会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社会的必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是对过去的继承,又是对未来的期望,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它必将发挥着兴国之魂,强国之基的重大作用。今天我们重点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两个字。
模块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活动一:学生采访活动爱国让你想起了什么。
师:2013年国庆周,中央电视台推出了《爱国让你想起了什么》全民采访活动,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爱国让你想起了什么呢?也许是一个人,也许是一首歌,也许是。。。
现在我也想让我们的小记者行动起来,采访一下大家。
1、问题一:你对别人说过你爱国吗?
问题二:说到爱国你会想起哪一首歌,那一个人?问题三:哪一种爱国方式打动过你?学生采访老师:
2、图片二组:祖国还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3、图片三组:历史上的爱国人物。
教师:提到我们航天科技的发展,我肯定会想起一个人,他是我们国家航天事业和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他就是钱学森。
4、图片四:钱学森图片。
学生读:1947年,刚刚36岁的中国科学家钱学森,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生教授。这是一个很高的荣誉,它预示着钱学森的优厚待遇和远大前程。在美国定居,且能聘为终身教授,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幻想。但身在美国的钱学森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始终没有忘记报效祖国的愿望。1955年,钱学森几经辗转,冲破了种种阻挠,终于回到了祖国。回国后,钱学森一头扎在了军事科学的研究中。他倾其所学,又紧密关注国外的科学动态,不断推出科研新成果,为祖国的国防事业竭思尽智,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导弹之父”。
是什么支撑钱学森舍弃了美国的远大前程?通过钱学森先生的故事,我们想到了什么?
模块三:爱国贵在行动。
1、师:祖**亲是伟大的,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能为她做些什么?我们一块看一下对人民大众的采访。
2、学生通过采访的启示说一下:中学生应怎样爱国?
3、教师。
总结。
【收获平台】。
活动三:我为社会主义价值观代言设计表格如下。
我是______(姓名)爱国就是__________________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
【课堂延伸】。
下课后请同学们把卡片贴在教教室后面,制作一面留言墙。
【课外结尾】。
结束语:站在历史的潮头,登高望远,实现中国梦的前景愈见清晰。美丽中国梦,明确前进方向、凝聚中国力量才能梦想成真。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勤奋学习,增长才干,热爱祖国,服务社会。为创造更加辉煌的历史,成就更加炫彩的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价值观教学设计价值与价值观教案篇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内容及意义,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材料,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过程、特点等的教学,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新时期面临新形势情况下提出的科学命题,通过学习其科学内涵,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时安排:1课时。
【推进新课】。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制。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多媒体展示:
1、含义。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也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这一根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
师生互动: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而言之就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也就是共同理想。
多媒体展示: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全党一定要牢记人民信任和重托,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胡锦涛《十八大报告》。
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当前国际国内行形势分析讨论,总结。
一、引入:
这世上是不是每个人都一样呢?当然不是,那有哪些类型的人呢?
有好人,有坏人;有说话算话的人,有说话不算话的人;有爱国家的人,有背叛国家的人;有认真工作的人,有对工作不认真的人;有对别人友好的人,有对充满敌意的人。
那你想做什么样的人呢?(指名)。
板书: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
二、爱国。
我们对待国家应该怎样?(指名)板书:爱国。
爱自己的国家是必须的,我们总不可能不爱生我养我的国家而去爱别的国家吧?
那我们应该怎样爱国呢?大家讨论一下,问一下你的同桌。(指名汇报)。
1、我们目前能做的是什么?心中有国家―――中国的好。哪个能说好在哪里?(扶贫建设、免费读书、住校吃牛奶鸡蛋………)。
还有很多。
三、敬业。
知道什么是敬业吗?
目前我们还没有工作,我们应该做什么?(学习)。
那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读好书、遵守纪律、做个好学生。
那这些你觉得怎么才能做得好呢?上课、自习、在家、作业、预习、复习、卫生、风纪评比……。
四、诚信。
你知道什么是诚信吗?是“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那我们因应怎么做呢?
如果我叫你答应给某个人带一瓶牛奶,你路上口干了,怎么办?
你说了今天要还我的钱,又还不了了,应该怎么办?
五、友善。
什么是友善呢?
比如,遇到一个客人狠他一眼,比如遇到一个陌生人瞪他一眼,比如对同学老是打骂,比如对家人不关心,比如对老师不尊重……。
当然,对于敌人、仇人、坏人可以友善吗?可是你知道什么是敌人、仇人、坏人吗?
朋友之间亲近和睦。
总结:
那我们究竟要做什么样的人?大家说!
师总结:我们要做这样的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请大家背一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价值观教学设计价值与价值观教案篇十一
教师:要想理解什么是价值观,我们先弄明白什么是价值?首先我们先看看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对于人来讲有什么价值。
材料: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8级强烈地震,人员、财产损失惨重,大量幸存的老百姓没有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在开展救援的同时捐献了大量的物资和款项。请同学们思考这些物资对灾区人民有什么样的价值?(请学生回答)。
(1)粮食、水等:满足人们吃的`需要(生存需要);。
(2)衣服、帐篷、车等:满足人们穿、住、行的需要;。
(3)书本、宣传资料等: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要;。
(4)消毒水、药品等:满足人们防疫和健康的需要;。
……。
(根据具体领域的价值来总结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含义)。
这些事物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这些领域的事物的属性和功能,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它们对主体都具有积极意义,这就是哲学上意义上的价值。
一、人的价值(板书)。
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含义:价值就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注意:(1)这里的“事物”,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如粮食、水、衣服、药品等物质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生存需要。音乐、电影、书籍等精神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它们具有各自的属性。它们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就是哲学上的价值。
(2)价值是主体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是一种关系。物的属性和人的需要是构成价值的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设问:这些具体领域的价值与哲学意义上价值有什么关系?(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点拨:具体领域中的营养价值、保健价值、经济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医疗价值、文学价值等是个性,哲学意义的价值是共性,它是指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哲学意义的价值具有概况性和普遍性。
再问:那么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是一回事吗?你是怎样认识人的价值的?(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先学习下面的知识即人的价值是什么,然后再讨论并回答这个问题。)。
小结:物的价值是满足人(主体)的某种需要,事物本身没有需要。人的价值是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贡献),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索取)。也就是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同时也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2、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板书)。
通过讨论,学生从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关系中分析得出: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相关资料:前段时间,“史上最牛助学老人”一文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大媒体的高度关注,206月9日早上,辉叔就捐资助学事迹接受了新华社广东分社、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广东电视台等10家莞内外媒体的采访,详细了解了辉叔多年来在全国各地的捐资助学情况,并一再被辉叔的事迹所感动。王锦辉(东莞荣誉市民,金城营造集团创始人),86岁高龄的老人,可以为建设114所希望学校,走遍全国,行程百万里。辉叔捐建的希望学校已遍布全国19个省、自治区、45个地级市(地区、自治州)、69个县(乡镇)和香港地区。按汽车的公里路算,都有50万公里,还不说他步行的路。新华社广东分社主任记者陈冀认为,东莞的经济相对发达,富有的人有不少,但像辉叔那样,既出钱又出力做慈善的老人家确实不多见。
3、人的价值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板书)。
设问:是不是对社会的贡献是高高在上,普通人无法触及的呢?
展示图片和文字资料:最感动中国的捐款者。
(乞讨老人为灾区人民捐出105元)。
(拉这样一车煤,老人才赚到16元。而他掏出了1000元现金和一张万元支票,表示要捐献给四川汶川受灾群众。工作人员震惊了,因为老人已经78岁,一直以拉煤饼为生,收入微薄。)。
(孩子们也在排队捐款)。
……。
设问:看过之后有什么感想?(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对社会的贡献并不是高高在上,不可触及。只要是做自己该做的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普普通通的劳动也是贡献社会和他人。
通过视频和图片的观看,直观地让学生把握好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以及解决两个认知盲点:第一,人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物质方面而且也可表现在精神方面;第二,一个人所做的有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只要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有贡献就是有价值的。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板书)。
1.价值观的含义: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注意:(1)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在一定的社会存在基础上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回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3)价值观人人都有,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具有时代性、阶级性等特点)。
设问: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表现哪些方面?(学生从教材中找出答案)。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板书)。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让学生通过对材料分析,理解知识点:
材料一:制药企业的总经理所秉承的信念与该企业的经营有什么关系?(教材p98的课堂探究)。
材料五:年12月31日晚,浙江工业大学一名大三学生见义勇为抓小偷时,被歹徒持刀重伤,抢救无效,于1月1日凌晨去世。被刺学生叫杨济源,天津蓟县城关镇仓上屯村人,是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0701班班长,读大三。他在自己博客上的留下最后的话是:“男人可以没才,可以没钱,但是不可以没责任感。”这句话立刻传遍了整个学校以及全国各地。是什么观念支配着杨济源去做这见义勇为的事呢?当然谁也不想看到这样的结果。
利用上面的材料进一步让学生明确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与评价,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和对人生道理的选择。
教师总结:不同的价值观,决定着人们面对问题的基本态度、思维方式和行动结果。在正反面事例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正确价值观能指导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获得成功,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引导我们走向成功;而错误的价值观则会使我们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把我们引入歧途。
(感情升华,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教师提醒: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p98“专家点评”)。
【课堂板书和小结(约1分钟)】。
价值观教学设计价值与价值观教案篇十二
二、活动目的。
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步认识,领悟其内涵,懂得价值观的重要性。选取“校园文明”为主要切入点,使学生对校园文明行为、文明礼貌用语有更明确的认识,体会到文明的重要性,增强文明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会文明做事,正确运用礼貌用语,争做文明学生。
三、活动重点。
规范学生在家、校的行为,提高学生讲文明、懂礼貌语言的意识。
四、活动难点。
能适时适地适用文明语言及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
五、活动时间和地点。
时间:20xx年9月16日第七节课。
地点:一(5)班。
六、活动形式:视频、讲述、小组讨论、宣誓、文明自测。
七、活动内容。
(一)导言,宣布班会开始。
(二)观看视频《文明校园行》。
(三)小组讨论:小品中出现了哪些不文明的现象?应该如何改正?
(四)文明人自测。
(五)图片展示:社会上的不文明现象,小组讨论并列举身边的不文明行为,然后小组回答。
(六)小组讨论并列举文明用语。
(七)图片展示:校园中的文明行为及简单的文明用语。
(八)全班宣誓。
(九)总结,班会结束。
(十)布置作业:每个人写下自己的不文明现象并且提出改正的方法.
八、班会过程。
(一)导言。
老师:为了积极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报告首次用12个词,24个字表述了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正确处理这三者的关系。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可以将这三者校园、班级、个人。而对一个人来说,文明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当我们接触一个人之后,常常会给他一些评语:“这个人素质高,有风度”;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这样的人,被人尊重,受人欢迎。
为了改掉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陋习,养成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习惯。今天,我们进行这次主题班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
(二)观看视频。
首先我们来看其他学校关于文明的宣传视频,你们边看边思考:视频中出现。
了哪些不文明的行为和语言?你有没有犯过同样的错误?
(三)小组讨论:视频中出现了哪些不文明的现象?应该如何改正?
老师:看了视频后,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但是,有一点我们都知道,就是这个视频中出现了许多不文明的现象。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视频中出现的不文明现象并派代表来回答。
【小组展开讨论大概5分钟】。
老师:好,同学们讨论的'十分热烈。现在,哪一组同学和我们说一说呢?小组竞答:略。
老师:大家都说的很好,那如果你遇到视频中的情况,你会怎么做呢?学生回答:略。
(四)文明人自测。
老师:刚才那个视频中的故事,可能在我们的校园内时刻在发生着,那同学们你们到底是不是一个文明人呢,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文明人自测题。请大家,拿出纸和笔来,把你们选择的答案记录下来。
(1)升国旗时,你能肃立,行注目礼吗?
a.能b.有时c.不能。
(2)你平时说脏话吗?
a.不说b.很少说c.常说。
(3)路上见到老师,你会主动上前问好吗?
a.是b.有时c.不。
(4)你有过破坏公物、乱扔粉笔的行为吗?
a.没有b.有过c.经常。
(5)你能和同学友好相处、并互相帮助吗?
a.是的b.很少c.没有。
(6)你会乱扔垃圾吗?
a.没有b.偶尔c.经常。
(7)看见校园有垃圾,你会捡起来并扔进垃圾桶吗?
a.会b.有时c.不会。
(8)你能够做到上课认真听讲,不讲话做小动作吗?
a.会b.有时c.不会。
(9)你能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别人作业吗?
a.能b.有时c.不能。
(10)参加各种集会能准时到达,安静听讲吗?
a.能b.有时c.不能。
说明:选择“a”得3分,选择“b”得2分,选择“c”得1分。
分数为30-24分:你是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人。举止言谈文明,与老师、父母、同学相处融洽,人际关系好,是个受欢迎的人!
分数为22-16分:一般情况下,你是个文明的人,但有时可能没有认真对待一些事情,特别是一些小事,人际关系一般,是个比较受欢迎的人!
分数为14―10分:许多情况下,你是个不文明的人,人际关系比较差,是个不太受欢迎的人。要注意端正自己的行为与语言咯。
老师:通过自测,同学们都了解自己的文明程度了吧。我相信,我们大多数同学。
(五)图片展示:社会中的不文明现象。
老师:虽然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不文明的现象,但是只要我从自己做起,相信我们的校园、社会国家都会越来越文明。文明不仅仅体现在行为上,礼貌用语也是文明的一部分。
(六)ppt列举文明用语情景。
(七)语言大比拼:你该怎么做?
1.今天早晨,你起床时,发现头痛极了,嗓子也十分干哑。爸爸摸摸你的头,发现你发高烧了,必须到医院去,于是,你想打电话给老师请假半天,该怎么说呢?请表演。
2.郑老师在上课时发现,需要用到小刀,而小刀是1班的班主任孙老师的,她正在办公室里改作业。于是徐老师请你去借,你来到了办公室门口,该怎么说,怎么做呢?请表演。
(八)全班宣誓。
老师:这节课,我们加深了要成为一名文明的中学生的意识,最后,我们要表明自己的决心,请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宣誓:向不文明的现象宣战,争做文明学生,共创文明校园!
(九)总结,班会结束。
老师:我相信通过今天的主题班会,同学们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并且对“文明礼仪”这一传统美德有了更为全面和具体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同学们一起讨论、观看、收集信息,在亲身体验过程中,彼此之间更了解,更默契。相信全体同学一定能够“传承礼让、延续文明”,形成健康的人格、高尚的品质。
(十)布置作业:以个人为单位,写下自己需要改进的行为或语言,并且写上对自己的坏习惯改正的措施。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134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