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了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要素。教案的编写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差异。小编为大家分享了一些教育教学网站上的教案资源,供大家参考借鉴。
价值观教学设计价值与价值观教案篇一
【知识与技能】。
知识目标:
1、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
3、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哲学原理,分析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不同,从中加深对人的价值的理解,评论分析为什么对一个人的评价要看他的贡献,而不是索取了多少。
能力目标:
1、在占有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培养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
2、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分析说明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形成及人生价值的实现。
【过程与方法】。
情景探究法比较分析法启发诱导法归纳总结法。
2、努力实现个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的统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教学难点】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三.教学过程。
导课: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课件《我们的圈》。
生:思考后回答。
师总:看来,之所以每个人所走道路不同,是受价值观的指引,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探讨的话题——价值与价值观。
探究新课。
(一).价值:
1.物的价值。
自主探究:《超市购物》,让学生自己说出之所以出现这些差异是因为每个人的需要不同,然后教师通过展示各类食物不同的属性让学生从中感悟并归纳价值的含义。
生:思考后回答。
师总: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思考:是否任何事物都有价值?哲学上讲的价值和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是一回事吗?(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展示课件给予总结)。
2.人的价值:
教师展示课件:漫画:我有价值吗?我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以此引起学生对自己价值的思考)。
师问:到底什么是人的价值呢?
生:略。
教师:课件打出人的价值的.含义:
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比较:人的价值和物的价值有何不同呢?
生:比较后回答。
师总:物在满足主体需要时是无意识的被动的,而人在满足主体需要时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而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
3.价值评价。
生;略。
师总;课件打出你不贡献,我不贡献,谁来贡献。
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
过渡:普通人的人生有无价值呢?
价值观教学设计价值与价值观教案篇二
本框属于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一框题,内容主要分两目:人的价值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第一目,人的价值。主要介绍价值的基本含义——人是社会一切财富的创造者——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
第二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主要介绍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首先要引入了人的价值这一问题。要讲清人的价值,就应讲清人的价值和物的价值的不同。为此,要明白什么是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是客体对的积极意义,是客体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功能和属性。人不同于物,物永远都是价值的客体。人既是价值的主体,又是价值的客体。作为价值的客体,人的价值就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作为价值的主体,人的价值则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得到应有的报酬和认可。人是价值的创造者和享受者,是价值的主体和价值的客体的统一,因此,人的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满足两个方面,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辨证统一。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学习基础分析:学生通过对《生活与哲学》前面三个单元的学习,初步掌握了运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观点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再通过对第十一课的学习,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有了初步的理解,初步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信念,这为本课教学目标的落实奠定了知识基础。
2、学生能力分析:高二学生拥有一定生活体验,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问题的一定的探究能力,同伴合作能力和具备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3、学生心理分析:在我国现阶段,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涌现了大批的先进人物和道德典范,但同时由于社会价值的多元化,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也同样在影响着当代的中学生。东莞的经济在快速发展,许多家庭生活都达到小康水平,还有不少是富裕家庭,独生子女的家庭比较多,因此,现在的学生大多是不太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对老师和父母不懂得感恩。索取多而奉献少,所以有必要加强价值与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基础。
三、设计思想。
1、教育理念: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不再把学生看作是纯粹的知识接受者,而是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形成互动的教学氛围。同时要开展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从而使学生能够自主获取知识,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本教学设计通过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带动教学内容的讲授。较多的学生活动设计使学生能够充分思维、积极合作、加强交流,学会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获得深刻的理性认识。整节课的设计都贯穿着情感教育,促进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教学方法:
(1)结合具体领域的价值,深入领会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人的价值及价值观等概念。
(2)搜集任长霞、钟南山、王锦辉等伟大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和在汶川地震中的普通人的先进事迹,感悟人生的真正价值所在以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还可以深刻理解人生价值实现的途径。
(3)结合趣味游戏,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
(4)运用课堂讨论等形式,深化对人生价值的理解,树立奉献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
3、教学工具:多媒体。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
3、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哲学原理,分析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不同,加深对人的价值的理解。讨论分析为什么对一个人的评价要看他的奉献,而不是索取了多少;评价一个人的价值的大小,要看他对社会、为人民奉献了多少,而不是为自己捞取了多少。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正确分析看待社会、人生的能力,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占有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培养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
2、学生初步具有认识和分析事物价值的能力,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的价值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能深刻理解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拥有美好生活的指路航标,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找到人生的真谛,初步具有认识、分析判断和选择正确价值观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同劳动的观念,承认奉献的价值,树立起在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人生价值观,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觉为社会创造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认识到劳动和奉献着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五、教学重、难点。
2、联系实际说明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3、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六、课时安排:1课时。
【课堂导入(约5分钟)】。
学生对这几项进行选择和排序,并谈谈选择的理由。
公布答案:孔雀代表你的伴侣,爱人;老虎代表你对权力和金钱的欲望;狗代表你的朋友;大象代表你的父母;猴子代表你的子女。(学生在下面讨论并反思,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选择当中能使他进一步思考到底哪个才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教师点拨导入:亲情、友情、爱情、金钱、权力、美貌、健康、技能等都是世间美好的事物,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但是人在一生中,会面对很多的选择和转折,在每一个关键点上,都不得不迫使我们放弃一些东西。面临同样的选择,但每个人所做出的选择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也就是说,每个人对这些事物有无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的看法都是不尽相同的。什么是价值?什么又是价值观?价值观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今天我们就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讲授新课(约30分钟)】。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价值观教学设计价值与价值观教案篇三
知识目标:理解价值判断的含义,掌握如何做出正确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及其特征。
能力目标:联系实际,培养认识和选择正确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能力、领悟和认识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途径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牢固奉献意识,热爱人民的情感,在价值冲突中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实现人生价值。
价值观教学设计价值与价值观教案篇四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旨在让学生对自身的价值观有更深更正确的了解,从而初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拥有优良的精神面貌与行为取向。
【活动准备】。
1、收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外延和实践要求的材料。
2、板报《我们的价值观》的创作与准备。
3、配乐诗朗诵与表演唱的排练。
4、收集十大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
5、现场书法展示的工具准备。
【活动步骤】。
一、主持人理论剖析。
主持人深入介绍与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外延和实践要求。
2、学生分组讨论感想。
3、主持人强调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
三、配乐诗朗诵《价值》。
翁嘉伟同学表演配乐诗朗诵《价值》,学生初步感知价值观。
四、案例剖析。
主持人介绍十大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
学生分组讨论:道德模范身上的价值观体现。
主持人总结归纳。
五、表演唱《我的未来不是梦》。
周王杰同学展示表演唱《我的未来不是梦》。
六、小组讨论对正确价值观的理解。
1、学生分组讨论:对于价值观及正确价值观的理解。
2、小组派代表发言。
3、主持人总结。
七、现场书法展示。
邹玉红同学进行现场书法展示(主题――我们的价值观)。
八、班主任总结引导。
今天的主题班会很成功。让我们积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在其指引下,塑造自身优良的精神面貌与行为取向!下周,我们将举行“我们的价值观”海报设计比赛,希望大家在今天班会的启发下,踊跃参赛,充分展示大家心目中正确的价值观。
九、主持人宣布主题班会结束。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学生更深刻更正确地领悟了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初步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下决心在价值观的引导下调整好自身的精神面貌与行为取向。
价值观教学设计价值与价值观教案篇五
联系实际,说明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教学重难点。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教学过程。
一、人的价值。
1、哲学上的价值。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有价值的事物。粮食、水果等食物具有满足人们营养需要的属性;衣物、房屋等具有满足人们穿、住需要的属性;书籍、艺术等具有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属性。这些具体事物对人来说具有什么共性?(这些事物对人都有积极意义,这些事物都能以自身的属性和功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这就是哲学所要研究的价值范畴。哲学上所说的价值是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人的需要的属性和功能。)哲学上的价值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因此哲学上的价值与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西红柿原来是南美洲森林里的野生植物。后来作为观赏植物引入欧洲种植,进而发现它能食用,对人来说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西红柿是否天生就有价值?(西红柿如果生长在野外而不被人所发现,没有与人发生关系时是没有价值的。价值是一种主体的人与客体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主体的需要与事物的属性和功能是构成价值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2、人的价值。
既然哲学上所说的价值是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那么人的价值就是人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他人和社会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物的价值的特点在于事物能够以自身的属性和功能来满足人的需要,但事物自身没有需要,物的价值具有单向性。一个农民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劳动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农副产品;一个医生的价值在于救死扶伤,为病人解除痛苦;一个老师的价值在于通过教育教学工作使学生健康成长,为国家造就人才。
工人、农民、医生和老师在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的同时,自身有没有需要?什么需要?(最起码要求社会尊重他们的劳动,给于他们劳动以一定的报酬。)人的价值的特点在于创造价值,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同时,人自身也有需要,人的价值是双向性的。因此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人的社会价值(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即人的自我价值(索取)。
为什么人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方面的内容,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的“标准像”是美国著名画家斯图亚特早年画的,它几乎张挂于美国的千家万户。斯图亚特一生中画过许多华盛顿的肖像,其中他最满意的一幅在一块画布上只画了华盛顿的一个头的作品。有人挑剔地指出为什么不画全衣服,斯图亚特回答道:“人的价值不在衣着上。”华盛顿的价值不在衣着上,那在哪里呢?(华盛顿作为美国的国父,为美国的独立和建国作出了贡献,实现了社会价值。
华盛顿生活在社会中,总是需要依靠别人创造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因此华盛顿理当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回报社会、满足他人。人通过创造价值实现了社会价值。)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我国和世界水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因此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500万元。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杨利伟同志不畏艰险,敢为人先,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赢得了巨大荣誉。国家授予杨利伟同志“航天英雄”荣誉称号。
国家为什么要给于袁隆平和杨利伟以奖励?(袁隆平、杨利伟已经为社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国家给于袁隆平和杨利伟以奖励是对他们的肯定和满足。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了他人和社会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要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人通过享受价值实现了自我价值。)。
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我们究竟以哪方面去衡量一个人人生价值的大小?(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贡献了什么,而非索取了多少,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对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贡献,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为什么要把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人的社会价值作为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标准?(当贡献为零——社会不可能存在;当贡献=索取——社会停止不前;当贡献〈索取——社会萎缩退化;当贡献〉索取——社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同志不幸因公殉职。不久后,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安部、全国妇女联发出通知,授予任长霞同志全国优秀公安干警、全国十大女杰、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有些人认为社会对他的人生价值的承认来得太迟了。荣誉和一个人宝贵的生命比较起来,显然后者更可贵。你怎样看待这样的观点?(在今天,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而不是看他是活者还是死了。任长霞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保一方百姓平安,在贡献中实现了自身的人生价值。在她牺牲后社会对她的无私奉献给予承认,这恰恰是对任长霞同志人生价值的最充分的肯定。)。
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什么是价值观呢?(价值观就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和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不同时代的人对于婚姻问题的认识不同。在古代人们认为子女的婚姻应该由父母做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时的这种认识受到什么观念的影响?(这是受封建社会三纲五常、愚孝观念的影响。)在现代人们认为男女婚姻自由,受国家法律保护,现在的这种认识受到什么观念的影响?(这是受新社会提倡的人人平等观念的影响。)人们的认识受什么支配?(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
树木有多方面的价值——涵养水源的价值;产生氧气的价值;鸟类栖息地的价值;生产纸浆的价值;制造家具的价值。树木既有经济价值又有生态价值。对于这些价值,人们会作出不同的选择。有人片面追求经济价值,其结果如何?(会使得森林覆盖率下降,破坏生态平衡,最终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增长。)有人在追求经济价值的同时,兼顾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其结果如何?(资源得到了保护和再生,经济获得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导致不同选择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是什么?(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在生活中,我们都要面对如何选择自己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的问题。选择正确,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选择错误,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
丛飞,一名普通的青年歌手。8年间,为助残、助学、赈灾义演达300多场,资助178个贫困孩子,捐献300多万元帮困扶弱。自己却过着清贫的生活,一家挤在58平方米的简陋小屋。身患晚期胃癌,却连医药费都负担不起。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卖官受贿被依法查处。该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查处的最大卖官案。马德在其任职过程中,收受17人的贿赂共计600余万元。此人生活腐化,小姐给他捏一次脚就给20万元。丛飞和马德的人生价值观有何不同?(丛飞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马德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个人的安逸和享受。)丛飞和马德的人生道路有何不同?(丛飞选择了帮困扶弱,马德选择了贪污腐化。)丛飞和马德的不同价值观与他们所选择的人生道路之间有何关系?(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的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丛飞的人生价值观使丛飞选择了公义,马德的人生价值观使马德选择了私利。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人们在面对公义和私利、生与死的冲突时作出的不同选择。)。
2、树立和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
要发挥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作用必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取向多元化,形成多元化的价值观,有拜金主义价值观、享乐主义价值观、个人主义价值观、小团体主义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我们倡导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即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三峡工程涉及上百万居民动迁,要离开自己土生土长的故土,对于许多居民来说恋恋不舍。但三峡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绝大多数居民着眼于大局,服从国家调配安排,做到了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集体主义价值观不排斥个人利益,而是重视和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强调发挥集体中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人认为三峡绝大多数居民顾全大局,坚持集体主义就应该放弃个人利益,否则就是个人主义?(集体主义重视和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强调发挥集体中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个人的正当利益不等同与个人主义,个人的正当利益是指人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条件。而个人主义是指以个人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出发,为了满足私欲而不惜损害社会和他人的利益。)。
价值观教学设计价值与价值观教案篇六
“价值”是人们实践的社会性所表现出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经济学的“价值”和哲学的“价值”有着共同的本原--社会性的'一般人类劳动.市场经济中,“价值”有着共同的本原--社会性的一般人类劳动.市场经济中,“价值”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在特定条件下生活的个人,“价值观”也是多样性的.将个人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这是哲学“价值论”的一个现实的课题.
作者:王建国作者单位:吉林建筑工程学院,社会科学系,吉林,长春,133000刊名:东疆学刊英文刊名:dongjiangjournal年,卷(期):19(4)分类号:b018关键词:价值本原价值观
价值观教学设计价值与价值观教案篇七
联系实际,说明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教学重难点。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教学过程。
一、人的价值。
1、哲学上的价值。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有价值的事物。粮食、水果等食物具有满足人们营养需要的属性;衣物、房屋等具有满足人们穿、住需要的属性;书籍、艺术等具有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属性。这些具体事物对人来说具有什么共性?(这些事物对人都有积极意义,这些事物都能以自身的属性和功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这就是哲学所要研究的价值范畴。哲学上所说的价值是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人的需要的属性和功能。)哲学上的价值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因此哲学上的价值与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西红柿原来是南美洲森林里的野生植物。后来作为观赏植物引入欧洲种植,进而发现它能食用,对人来说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西红柿是否天生就有价值?(西红柿如果生长在野外而不被人所发现,没有与人发生关系时是没有价值的。价值是一种主体的人与客体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主体的需要与事物的属性和功能是构成价值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2、人的价值。
既然哲学上所说的价值是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那么人的价值就是人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他人和社会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物的价值的特点在于事物能够以自身的属性和功能来满足人的需要,但事物自身没有需要,物的价值具有单向性。一个农民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劳动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农副产品;一个医生的价值在于救死扶伤,为病人解除痛苦;一个老师的价值在于通过教育教学工作使学生健康成长,为国家造就人才。
工人、农民、医生和老师在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的同时,自身有没有需要?什么需要?(最起码要求社会尊重他们的劳动,给于他们劳动以一定的报酬。)人的价值的特点在于创造价值,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同时,人自身也有需要,人的价值是双向性的。因此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人的社会价值(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即人的自我价值(索取)。
为什么人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方面的内容,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的“标准像”是美国著名画家斯图亚特早年画的,它几乎张挂于美国的千家万户。斯图亚特一生中画过许多华盛顿的肖像,其中他最满意的一幅在一块画布上只画了华盛顿的一个头的作品。有人挑剔地指出为什么不画全衣服,斯图亚特回答道:“人的价值不在衣着上。”华盛顿的价值不在衣着上,那在哪里呢?(华盛顿作为美国的国父,为美国的独立和建国作出了贡献,实现了社会价值。
华盛顿生活在社会中,总是需要依靠别人创造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因此华盛顿理当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回报社会、满足他人。人通过创造价值实现了社会价值。)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我国和世界水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因此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500万元。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杨利伟同志不畏艰险,敢为人先,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赢得了巨大荣誉。国家授予杨利伟同志“航天英雄”荣誉称号。
国家为什么要给于袁隆平和杨利伟以奖励?(袁隆平、杨利伟已经为社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国家给于袁隆平和杨利伟以奖励是对他们的肯定和满足。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了他人和社会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要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人通过享受价值实现了自我价值。)。
3、人的价值的评价。
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我们究竟以哪方面去衡量一个人人生价值的大小?(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贡献了什么,而非索取了多少,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对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贡献,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为什么要把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人的社会价值作为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标准?(当贡献为零——社会不可能存在;当贡献=索取——社会停止不前;当贡献〈索取——社会萎缩退化;当贡献〉索取——社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同志不幸因公殉职。不久后,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安部、全国妇女联发出通知,授予任长霞同志全国优秀公安干警、全国十大女杰、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有些人认为社会对他的人生价值的承认来得太迟了。荣誉和一个人宝贵的生命比较起来,显然后者更可贵。你怎样看待这样的观点?(在今天,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而不是看他是活者还是死了。任长霞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保一方百姓平安,在贡献中实现了自身的人生价值。在她牺牲后社会对她的无私奉献给予承认,这恰恰是对任长霞同志人生价值的最充分的肯定。)。
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及其作用。
什么是价值观呢?(价值观就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和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不同时代的人对于婚姻问题的认识不同。在古代人们认为子女的婚姻应该由父母做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时的这种认识受到什么观念的影响?(这是受封建社会三纲五常、愚孝观念的影响。)在现代人们认为男女婚姻自由,受国家法律保护,现在的这种认识受到什么观念的影响?(这是受新社会提倡的人人平等观念的影响。)人们的认识受什么支配?(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
树木有多方面的价值——涵养水源的价值;产生氧气的价值;鸟类栖息地的价值;生产纸浆的价值;制造家具的价值。树木既有经济价值又有生态价值。对于这些价值,人们会作出不同的选择。有人片面追求经济价值,其结果如何?(会使得森林覆盖率下降,破坏生态平衡,最终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增长。)有人在追求经济价值的同时,兼顾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其结果如何?(资源得到了保护和再生,经济获得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导致不同选择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是什么?(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在生活中,我们都要面对如何选择自己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的问题。选择正确,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选择错误,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
丛飞,一名普通的青年歌手。8年间,为助残、助学、赈灾义演达300多场,资助178个贫困孩子,捐献300多万元帮困扶弱。自己却过着清贫的生活,一家挤在58平方米的简陋小屋。身患晚期胃癌,却连医药费都负担不起。2005年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卖官受贿被依法查处。该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查处的最大卖官案。马德在其任职过程中,收受17人的贿赂共计600余万元。此人生活腐化,小姐给他捏一次脚就给20万元。丛飞和马德的人生价值观有何不同?(丛飞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马德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个人的安逸和享受。)丛飞和马德的人生道路有何不同?(丛飞选择了帮困扶弱,马德选择了贪污腐化。)丛飞和马德的不同价值观与他们所选择的人生道路之间有何关系?(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的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丛飞的人生价值观使丛飞选择了公义,马德的人生价值观使马德选择了私利。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人们在面对公义和私利、生与死的冲突时作出的不同选择。)。
2、树立和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
要发挥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作用必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取向多元化,形成多元化的价值观,有拜金主义价值观、享乐主义价值观、个人主义价值观、小团体主义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我们倡导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即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三峡工程涉及上百万居民动迁,要离开自己土生土长的故土,对于许多居民来说恋恋不舍。但三峡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绝大多数居民着眼于大局,服从国家调配安排,做到了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集体主义价值观不排斥个人利益,而是重视和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强调发挥集体中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人认为三峡绝大多数居民顾全大局,坚持集体主义就应该放弃个人利益,否则就是个人主义?(集体主义重视和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强调发挥集体中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个人的正当利益不等同与个人主义,个人的正当利益是指人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条件。而个人主义是指以个人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出发,为了满足私欲而不惜损害社会和他人的利益。)。
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政治、化学、物理、生物、美术、音乐、体育、信息技术。
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政治、化学、物理、生物、美术、音乐、体育、信息技术。
价值观教学设计价值与价值观教案篇八
(1)价值的基本含义。
(2)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这是人的真正价值所在。
(3)对人的价值的评价。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的含义。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播放广告《妈妈,洗脚》。
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母亲用身体护住婴儿,婴儿被救出时仍熟睡。”
[活动一]、提问:
1、请说说在生活中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2、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是一回事吗?
[活动二]。
放背景音乐《感恩的心》。
1、说出一件你印象最深的让你感动的事。
[活动三]。
1、展示flash《天堂与地狱》)。
2、播放视频《汶川地震感人事迹——英雄老师用双臂护住四个孩子》。
[问题设置]:老师的人生价值表现在什么地方?针对他的行为谈谈你的看法。
[投影材料]富穷爸爸导致不同价值观。阅读并讨论。
视频:《法制生活》。
学习了此课后,希望每位同学能够反思自己的行为,回去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让他们感动的事。
价值观教学设计价值与价值观教案篇九
教师:要想理解什么是价值观,我们先弄明白什么是价值?首先我们先看看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对于人来讲有什么价值。
材料: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8级强烈地震,人员、财产损失惨重,大量幸存的老百姓没有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在开展救援的同时捐献了大量的物资和款项。请同学们思考这些物资对灾区人民有什么样的价值?(请学生回答)。
(1)粮食、水等:满足人们吃的`需要(生存需要);。
(2)衣服、帐篷、车等:满足人们穿、住、行的需要;。
(3)书本、宣传资料等: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要;。
(4)消毒水、药品等:满足人们防疫和健康的需要;。
……。
(根据具体领域的价值来总结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含义)。
这些事物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这些领域的事物的属性和功能,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它们对主体都具有积极意义,这就是哲学上意义上的价值。
一、人的价值(板书)。
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含义:价值就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注意:(1)这里的“事物”,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如粮食、水、衣服、药品等物质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生存需要。音乐、电影、书籍等精神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它们具有各自的属性。它们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就是哲学上的价值。
(2)价值是主体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是一种关系。物的属性和人的需要是构成价值的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设问:这些具体领域的价值与哲学意义上价值有什么关系?(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点拨:具体领域中的营养价值、保健价值、经济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医疗价值、文学价值等是个性,哲学意义的价值是共性,它是指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哲学意义的价值具有概况性和普遍性。
再问:那么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是一回事吗?你是怎样认识人的价值的?(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先学习下面的知识即人的价值是什么,然后再讨论并回答这个问题。)。
小结:物的价值是满足人(主体)的某种需要,事物本身没有需要。人的价值是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贡献),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索取)。也就是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同时也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2、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板书)。
通过讨论,学生从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关系中分析得出: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相关资料:前段时间,“史上最牛助学老人”一文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大媒体的高度关注,2009年6月9日早上,辉叔就捐资助学事迹接受了新华社广东分社、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广东电视台等10家莞内外媒体的采访,详细了解了辉叔多年来在全国各地的捐资助学情况,并一再被辉叔的事迹所感动。王锦辉(东莞荣誉市民,金城营造集团创始人),86岁高龄的老人,可以为建设114所希望学校,走遍全国,行程百万里。辉叔捐建的希望学校已遍布全国19个省、自治区、45个地级市(地区、自治州)、69个县(乡镇)和香港地区。按汽车的公里路算,都有50万公里,还不说他步行的路。新华社广东分社主任记者陈冀认为,东莞的经济相对发达,富有的人有不少,但像辉叔那样,既出钱又出力做慈善的老人家确实不多见。
3、人的价值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板书)。
设问:是不是对社会的贡献是高高在上,普通人无法触及的呢?
展示图片和文字资料:最感动中国的捐款者。
(乞讨老人为灾区人民捐出105元)。
(拉这样一车煤,老人才赚到16元。而他掏出了1000元现金和一张万元支票,表示要捐献给四川汶川受灾群众。工作人员震惊了,因为老人已经78岁,一直以拉煤饼为生,收入微薄。)。
(孩子们也在排队捐款)。
……。
设问:看过之后有什么感想?(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对社会的贡献并不是高高在上,不可触及。只要是做自己该做的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普普通通的劳动也是贡献社会和他人。
通过视频和图片的观看,直观地让学生把握好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以及解决两个认知盲点:第一,人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物质方面而且也可表现在精神方面;第二,一个人所做的有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只要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有贡献就是有价值的。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板书)。
1.价值观的含义: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注意:(1)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在一定的社会存在基础上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回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3)价值观人人都有,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具有时代性、阶级性等特点)。
设问: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表现哪些方面?(学生从教材中找出答案)。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板书)。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让学生通过对材料分析,理解知识点:
材料一:制药企业的总经理所秉承的信念与该企业的经营有什么关系?(教材p98的课堂探究)。
材料五:2009年12月31日晚,浙江工业大学一名大三学生见义勇为抓小偷时,被歹徒持刀重伤,抢救无效,于2010年1月1日凌晨去世。被刺学生叫杨济源,天津蓟县城关镇仓上屯村人,是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0701班班长,读大三。他在自己博客上的留下最后的话是:“男人可以没才,可以没钱,但是不可以没责任感。”这句话立刻传遍了整个学校以及全国各地。是什么观念支配着杨济源去做这见义勇为的事呢?当然谁也不想看到这样的结果。
利用上面的材料进一步让学生明确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与评价,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和对人生道理的选择。
教师总结:不同的价值观,决定着人们面对问题的基本态度、思维方式和行动结果。在正反面事例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正确价值观能指导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获得成功,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引导我们走向成功;而错误的价值观则会使我们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把我们引入歧途。
(感情升华,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教师提醒: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p98“专家点评”)。
【课堂板书和小结(约1分钟)】。
价值观教学设计价值与价值观教案篇十
二、活动目的。
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步认识,领悟其内涵,懂得价值观的重要性。选取“校园文明”为主要切入点,使学生对校园文明行为、文明礼貌用语有更明确的认识,体会到文明的重要性,增强文明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会文明做事,正确运用礼貌用语,争做文明学生。
三、活动重点。
规范学生在家、校的行为,提高学生讲文明、懂礼貌语言的意识。
四、活动难点。
能适时适地适用文明语言及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
五、活动时间和地点。
时间:20xx年9月16日第七节课。
地点:一(5)班。
六、活动形式:视频、讲述、小组讨论、宣誓、文明自测。
七、活动内容。
(一)导言,宣布班会开始。
(二)观看视频《文明校园行》。
(三)小组讨论:小品中出现了哪些不文明的现象?应该如何改正?
(四)文明人自测。
(五)图片展示:社会上的不文明现象,小组讨论并列举身边的不文明行为,然后小组回答。
(六)小组讨论并列举文明用语。
(七)图片展示:校园中的文明行为及简单的文明用语。
(八)全班宣誓。
(九)总结,班会结束。
(十)布置作业:每个人写下自己的不文明现象并且提出改正的方法.
八、班会过程。
(一)导言。
老师:为了积极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报告首次用12个词,24个字表述了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正确处理这三者的关系。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可以将这三者校园、班级、个人。而对一个人来说,文明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当我们接触一个人之后,常常会给他一些评语:“这个人素质高,有风度”;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这样的人,被人尊重,受人欢迎。
为了改掉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陋习,养成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习惯。今天,我们进行这次主题班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
(二)观看视频。
首先我们来看其他学校关于文明的宣传视频,你们边看边思考:视频中出现。
了哪些不文明的行为和语言?你有没有犯过同样的错误?
(三)小组讨论:视频中出现了哪些不文明的现象?应该如何改正?
老师:看了视频后,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但是,有一点我们都知道,就是这个视频中出现了许多不文明的现象。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视频中出现的不文明现象并派代表来回答。
【小组展开讨论大概5分钟】。
老师:好,同学们讨论的'十分热烈。现在,哪一组同学和我们说一说呢?小组竞答:略。
老师:大家都说的很好,那如果你遇到视频中的情况,你会怎么做呢?学生回答:略。
(四)文明人自测。
老师:刚才那个视频中的故事,可能在我们的校园内时刻在发生着,那同学们你们到底是不是一个文明人呢,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文明人自测题。请大家,拿出纸和笔来,把你们选择的答案记录下来。
(1)升国旗时,你能肃立,行注目礼吗?
a.能b.有时c.不能。
(2)你平时说脏话吗?
a.不说b.很少说c.常说。
(3)路上见到老师,你会主动上前问好吗?
a.是b.有时c.不。
(4)你有过破坏公物、乱扔粉笔的行为吗?
a.没有b.有过c.经常。
(5)你能和同学友好相处、并互相帮助吗?
a.是的b.很少c.没有。
(6)你会乱扔垃圾吗?
a.没有b.偶尔c.经常。
(7)看见校园有垃圾,你会捡起来并扔进垃圾桶吗?
a.会b.有时c.不会。
(8)你能够做到上课认真听讲,不讲话做小动作吗?
a.会b.有时c.不会。
(9)你能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别人作业吗?
a.能b.有时c.不能。
(10)参加各种集会能准时到达,安静听讲吗?
a.能b.有时c.不能。
说明:选择“a”得3分,选择“b”得2分,选择“c”得1分。
分数为30-24分:你是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人。举止言谈文明,与老师、父母、同学相处融洽,人际关系好,是个受欢迎的人!
分数为22-16分:一般情况下,你是个文明的人,但有时可能没有认真对待一些事情,特别是一些小事,人际关系一般,是个比较受欢迎的人!
分数为14―10分:许多情况下,你是个不文明的人,人际关系比较差,是个不太受欢迎的人。要注意端正自己的行为与语言咯。
老师:通过自测,同学们都了解自己的文明程度了吧。我相信,我们大多数同学。
(五)图片展示:社会中的不文明现象。
老师:虽然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不文明的现象,但是只要我从自己做起,相信我们的校园、社会国家都会越来越文明。文明不仅仅体现在行为上,礼貌用语也是文明的一部分。
(六)ppt列举文明用语情景。
(七)语言大比拼:你该怎么做?
1.今天早晨,你起床时,发现头痛极了,嗓子也十分干哑。爸爸摸摸你的头,发现你发高烧了,必须到医院去,于是,你想打电话给老师请假半天,该怎么说呢?请表演。
2.郑老师在上课时发现,需要用到小刀,而小刀是1班的班主任孙老师的,她正在办公室里改作业。于是徐老师请你去借,你来到了办公室门口,该怎么说,怎么做呢?请表演。
(八)全班宣誓。
老师:这节课,我们加深了要成为一名文明的中学生的意识,最后,我们要表明自己的决心,请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宣誓:向不文明的现象宣战,争做文明学生,共创文明校园!
(九)总结,班会结束。
老师:我相信通过今天的主题班会,同学们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并且对“文明礼仪”这一传统美德有了更为全面和具体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同学们一起讨论、观看、收集信息,在亲身体验过程中,彼此之间更了解,更默契。相信全体同学一定能够“传承礼让、延续文明”,形成健康的人格、高尚的品质。
(十)布置作业:以个人为单位,写下自己需要改进的行为或语言,并且写上对自己的坏习惯改正的措施。
价值观教学设计价值与价值观教案篇十一
教师:要想理解什么是价值观,我们先弄明白什么是价值?首先我们先看看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对于人来讲有什么价值。
材料: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8级强烈地震,人员、财产损失惨重,大量幸存的老百姓没有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在开展救援的同时捐献了大量的物资和款项。请同学们思考这些物资对灾区人民有什么样的价值?(请学生回答)。
(1)粮食、水等:满足人们吃的`需要(生存需要);。
(2)衣服、帐篷、车等:满足人们穿、住、行的需要;。
(3)书本、宣传资料等: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要;。
(4)消毒水、药品等:满足人们防疫和健康的需要;。
……。
(根据具体领域的价值来总结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含义)。
这些事物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这些领域的事物的属性和功能,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它们对主体都具有积极意义,这就是哲学上意义上的价值。
一、人的价值(板书)。
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含义:价值就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注意:(1)这里的“事物”,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如粮食、水、衣服、药品等物质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生存需要。音乐、电影、书籍等精神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它们具有各自的属性。它们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就是哲学上的价值。
(2)价值是主体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是一种关系。物的属性和人的需要是构成价值的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设问:这些具体领域的价值与哲学意义上价值有什么关系?(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点拨:具体领域中的营养价值、保健价值、经济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医疗价值、文学价值等是个性,哲学意义的价值是共性,它是指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哲学意义的价值具有概况性和普遍性。
再问:那么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是一回事吗?你是怎样认识人的价值的?(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先学习下面的知识即人的价值是什么,然后再讨论并回答这个问题。)。
小结:物的价值是满足人(主体)的某种需要,事物本身没有需要。人的价值是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贡献),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索取)。也就是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同时也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2、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板书)。
通过讨论,学生从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关系中分析得出: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相关资料:前段时间,“史上最牛助学老人”一文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大媒体的高度关注,206月9日早上,辉叔就捐资助学事迹接受了新华社广东分社、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广东电视台等10家莞内外媒体的采访,详细了解了辉叔多年来在全国各地的捐资助学情况,并一再被辉叔的事迹所感动。王锦辉(东莞荣誉市民,金城营造集团创始人),86岁高龄的老人,可以为建设114所希望学校,走遍全国,行程百万里。辉叔捐建的希望学校已遍布全国19个省、自治区、45个地级市(地区、自治州)、69个县(乡镇)和香港地区。按汽车的公里路算,都有50万公里,还不说他步行的路。新华社广东分社主任记者陈冀认为,东莞的经济相对发达,富有的人有不少,但像辉叔那样,既出钱又出力做慈善的老人家确实不多见。
3、人的价值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板书)。
设问:是不是对社会的贡献是高高在上,普通人无法触及的呢?
展示图片和文字资料:最感动中国的捐款者。
(乞讨老人为灾区人民捐出105元)。
(拉这样一车煤,老人才赚到16元。而他掏出了1000元现金和一张万元支票,表示要捐献给四川汶川受灾群众。工作人员震惊了,因为老人已经78岁,一直以拉煤饼为生,收入微薄。)。
(孩子们也在排队捐款)。
……。
设问:看过之后有什么感想?(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对社会的贡献并不是高高在上,不可触及。只要是做自己该做的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普普通通的劳动也是贡献社会和他人。
通过视频和图片的观看,直观地让学生把握好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以及解决两个认知盲点:第一,人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物质方面而且也可表现在精神方面;第二,一个人所做的有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只要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有贡献就是有价值的。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板书)。
1.价值观的含义: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注意:(1)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在一定的社会存在基础上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回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3)价值观人人都有,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具有时代性、阶级性等特点)。
设问: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表现哪些方面?(学生从教材中找出答案)。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板书)。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让学生通过对材料分析,理解知识点:
材料一:制药企业的总经理所秉承的信念与该企业的经营有什么关系?(教材p98的课堂探究)。
材料五:年12月31日晚,浙江工业大学一名大三学生见义勇为抓小偷时,被歹徒持刀重伤,抢救无效,于1月1日凌晨去世。被刺学生叫杨济源,天津蓟县城关镇仓上屯村人,是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0701班班长,读大三。他在自己博客上的留下最后的话是:“男人可以没才,可以没钱,但是不可以没责任感。”这句话立刻传遍了整个学校以及全国各地。是什么观念支配着杨济源去做这见义勇为的事呢?当然谁也不想看到这样的结果。
利用上面的材料进一步让学生明确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与评价,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和对人生道理的选择。
教师总结:不同的价值观,决定着人们面对问题的基本态度、思维方式和行动结果。在正反面事例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正确价值观能指导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获得成功,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引导我们走向成功;而错误的价值观则会使我们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把我们引入歧途。
(感情升华,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教师提醒: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p98“专家点评”)。
【课堂板书和小结(约1分钟)】。
价值观教学设计价值与价值观教案篇十二
之爱国。
泰山学院附中。
李圆圆。
课堂流程。
【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学习能使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能力目标:通过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情感。
3、知识目标:明确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及理论的立足点,并且明确可以用哪些行动来表达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可以用哪些行动来表达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方法】视频学习法、创设情境法、图片展示法【课前准备】。
1、教师课前准备:准备彩色卡纸、交流小记者采访环节。
2、学生课前准备: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图片。
二:学习新课:视频播报《习近平主席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师:教师要求学生记录讲话中主要围绕了什么?你还听到哪些词或句子?听完后与同学们分享。教师记下的有(强基固本,发展之基。中华传统文化与道德)。
师生交流。
1、师: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这种信仰这种力量就来自于我们共同认同、共同追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讲授新课】。
1、教师与学生共同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阐述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及核心价值观是怎样产生的)。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师:通过回顾我们会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社会的必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是对过去的继承,又是对未来的期望,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它必将发挥着兴国之魂,强国之基的重大作用。今天我们重点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两个字。
模块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活动一:学生采访活动爱国让你想起了什么。
师:2013年国庆周,中央电视台推出了《爱国让你想起了什么》全民采访活动,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爱国让你想起了什么呢?也许是一个人,也许是一首歌,也许是。。。
现在我也想让我们的小记者行动起来,采访一下大家。
1、问题一:你对别人说过你爱国吗?
问题二:说到爱国你会想起哪一首歌,那一个人?问题三:哪一种爱国方式打动过你?学生采访老师:
2、图片二组:祖国还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3、图片三组:历史上的爱国人物。
教师:提到我们航天科技的发展,我肯定会想起一个人,他是我们国家航天事业和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他就是钱学森。
4、图片四:钱学森图片。
学生读:1947年,刚刚36岁的中国科学家钱学森,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生教授。这是一个很高的荣誉,它预示着钱学森的优厚待遇和远大前程。在美国定居,且能聘为终身教授,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幻想。但身在美国的钱学森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始终没有忘记报效祖国的愿望。1955年,钱学森几经辗转,冲破了种种阻挠,终于回到了祖国。回国后,钱学森一头扎在了军事科学的研究中。他倾其所学,又紧密关注国外的科学动态,不断推出科研新成果,为祖国的国防事业竭思尽智,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导弹之父”。
是什么支撑钱学森舍弃了美国的远大前程?通过钱学森先生的故事,我们想到了什么?
模块三:爱国贵在行动。
1、师:祖**亲是伟大的,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能为她做些什么?我们一块看一下对人民大众的采访。
2、学生通过采访的启示说一下:中学生应怎样爱国?
3、教师。
总结。
【收获平台】。
活动三:我为社会主义价值观代言设计表格如下。
我是______(姓名)爱国就是__________________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
【课堂延伸】。
下课后请同学们把卡片贴在教教室后面,制作一面留言墙。
【课外结尾】。
结束语:站在历史的潮头,登高望远,实现中国梦的前景愈见清晰。美丽中国梦,明确前进方向、凝聚中国力量才能梦想成真。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勤奋学习,增长才干,热爱祖国,服务社会。为创造更加辉煌的历史,成就更加炫彩的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价值观教学设计价值与价值观教案篇十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着统率社会价值理念、社会价值尺度的核心和灵魂的作用。在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时期,帮助、指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ppt制作。
价值观:是因为人不同的世界观而产生的不同的对人生的方法论,是人们在认识、评价人生活动所具有的价值属性时所持有的根本观点和看法。
简单的说,人生价值观就是一个人对人,对事,对生活的看法。也有人说,人生观就是“人自己对人生的意义的'看法”,主要表现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
理智的人,做任何重大事情的决定,基本都是权衡选择的结果,在选择的过程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什么是不能违反的规则,什么是可以背叛和违反的,这些东西在心目中的位置,构成了价值观。
教师:在本堂课的学习中老师将为你们阐述。
(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价值观。
1、请大家说出自己认可的价值观。
(1)我们崇拜的历史人物:说出他的事迹总结他的品质。
(2)我们讨厌的历史人物:说出他的事迹总结他的品质。
(3)说出教师自己的讨厌的历史人物或崇拜的历史人物(教师补充学生没有说到的价值观)。
(4)我们内心认可的价值观是怎样的?
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崇文、尚信、勤行、致远。“崇文”既有弘扬文化、尊师好学之意,又追求社会文明之义,更有崇尚道德的意蕴。“尚信”就是要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人文情怀,使人形成一种自觉行为、高尚行为。“勤行”既要勤勤恳恳,努力工作,又要开拓创新敢于超越。“致远”就是要求我们目光要放长远点,眼界要更开阔些。
3、同学谈体会。(教师提示从以下三方面)。
1)、如何在学习中加强自我修养。
2)、如何在社会实践中加强自我修养。
3)、如何在与人交往中加强自我修养。
4、教师总结: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一个行业、一个部门、一个团体乃至个体的一个人前进的标杆和奋斗的力量源泉。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为一九零后的学生,我们也许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深奥,但我能理解的是努学习政治、学习文化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做出贡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不仅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外部教育和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同样需要学生主动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成规则,什么是可以背叛和违反的,这些东西在心目中的位置,构成了价值观。
6、说出大家自己认可的价值观:并举例: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
(三)讨论:我与集体、国家、社会的关系。
引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认识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
2、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3、知道责任的社会基础,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懂得承担责任可能需要付出代价,知道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4、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德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矛盾。
5、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6、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我以青春的名义宣誓:
为了成就父母的微笑,为了成就祖国的自豪,
再苦再难,坚持到底,只为感恩,只为报恩。
我—青春年少,心藏冲天情豪。
坎坷迷茫皆不怕,美好未来汗水烧。
我们将牢记党的叮嘱,化感恩为刻苦。
全力以赴,全力以赴,全力以赴。
歌唱祖国。
价值观教学设计价值与价值观教案篇十四
一、活动目的:
1、
通过活动使学生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懂得价值观的重要性,初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活动形式:
1、学习与宣传等。
2、组织讨论。
3、谈体会与感受。
4、开展知识竞赛。
5、学习心得(文章)。
三、班会的内容:
1、依据学校德育工作计划要求,通过班会的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
2、学生主持。
3、学生讨论与交流。
四、班会的题目。
《《感恩的心》、《携爱同行》、
《做有责任感的学生》等等。
五、活动时间。
3月3至4月1日。
本学期我班主要围绕"学生一日常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了系列有效的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活动成效斐然,师生热情高涨,感人至深。
一、加强领导、强化管理。
我班成立了以班主任为首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德育教研组,组建了强有力的班干队伍,带领各任课课代表齐抓共管,形成了完整有序的.管理体系:(1)班主任管理(2)班长管理(3)各科课代表管理(4)学生自主管理。这种一条龙的管理模式环环相扣,层层落实,德育成效十分明显。
二、健全机制,实施到位。
1、校照学校下发的实施方案具体落实,按照"宣传-计划-评估-总结-反思"的程序落实于德育工作行事历中。做到有计划,有目标,真正把工作落到实处。
2、学生一日常规贯穿于每日的行为之中,让学生知道在家时、在校的每个时段要做什么,怎样做才能算好、算对,教师要给予详细讲解和耐心教育。
3、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内容要有针对性,结合学生生活,活动形式要多样,师生喜闻乐见,容易接受,操作简易,更要富有成效。
三、过程督查,评价实效。
1、随着中学评估方案的出台,我班组织学生认真学习,积极实施,每学期必须进行三次过程督查,要有记录、反馈、小结。
2、对学生的读书学习活动的过种督查,不能流于形式,即要检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要要求学生说出个人的心得休会。
3、学生朗读比赛,情景剧表演的成绩要与班级教师的业绩挂钩。
四、总结现在,展望未来。
1、学生的养成教育贵在持之以恒,贵在培养其自觉性和自主性,贵在知与行的和谐统一。
2、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简单易行的德育实践活动,才能真正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促进德育和智育的全面发展。
3、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强大合力,育人效果才会更明显,才会更持久。
4、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为进一步深化德育改革,拓宽德育渠道,打造德育特色,提升育人成效而努力奋进!
价值观教学设计价值与价值观教案篇十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内容及意义,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展示,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合作学习,发现问题,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过程、特点等的教学,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新时期面临新形势情况下提出的科学命题,通过学习其科学内涵,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路设计: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内容及意义。教学难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及提出的背景。课时安排:1课时。
【导入设计】201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十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制。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问题情境1: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多媒体展示:
1、含义。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也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
就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也就是共同理想。
合作探究:结合以下材料,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多媒体展示:
•原因:只有建立共同的价值目标,一个国家和民族才会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才会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甚至越是在危机困难的时候,越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
•一个国家要长治久安,必须注重加强核心价值观建设。
•凡是不能够培养出真正受到良好教育的公民的国家,不能称其为泱泱大国;凡是不能把公民社会的基本价值观传给下一代的国家,不能是一个好的国家。
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当前国际国内行形势分析讨论,总结。多媒体展示:
问题情境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哪些基本内容?体现了哪些基本特征?多媒体展示:
自主学习:学生讨论,教师补充概括。具体讲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制。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合作探究: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媒体展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报告师生互动:学生讨论,教师整理总结。
思维拓展:结合本课内容,联系实际,撰写一篇历史短文,谈谈作为青少年,我们该如何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堂小结】师生合作,共同构建本课架构。【板书设计】(略)。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033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