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论学习的教案(热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5 07:56:09
孔孟论学习的教案(热门18篇)
时间:2023-12-05 07:56:09     小编:GZ才子

教案的修改和完善是一个不断反思和改进的过程,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在设计教案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案中的教学活动要多样化,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孔孟论学习的教案篇一

学习目标:

掌握有关孔子和孟子的文学常识。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如罔、殆、愤、悱、而、之等。

理解文中孔孟所论述的读书之道的观点;比较其观点和论述方法的异同。

学习古人的读书精神,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学习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有关孔子和孟子的文学常识。

2、学习孔子的读书观点,能够熟练的翻译课文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

3、学习古人的读书精神。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我能行)。

1、查阅工具书,把下面关于孔孟的知识补充完整。

(1)孔子,名字,时期鲁国人,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它与《》《》《》合为“四书”。

(2)孟子,名字,时期邹人。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是记载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论语不亦说乎罔殆悱隅暴之。

诲二人奕鸿鹄缴辟若杵。

3、根据课文内容,简要说说文章从哪些方面谈了读书之道?

二、导入正课:

三、课堂展示(表现自我,我最棒)。

1、齐读课文。

2、指两名学生分别介绍孔孟的知识。(根据自主学习内容演板填空。)。

3、检查字音。(演板自主学习中的注音字词)。

四、感知探究(团结协作,我做主)。

学习课文1-9则,以学习小组为主,按下面的提示讨论完成。

第一则:解释词语:习说。

句意:

第二则:解释词语:故可以为。

句意:

这两则论述了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第三则:解释词语:罔殆而。

句意:

这一则强调了和的关系问题,要求人们把和相结合,不能偏废。

第四则:解释词语:知之为是知也。

句意:

这一则告诫人们的道理。

第五则:解释词语:敏好耻。

句意:

这一则阐述的是一个人的对于学习具有重要作用,说明只有。

才能广泛深入的学习。

第六则:解释词语:知之者不如乐之者。

句意:

这一则阐述的是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说明只有真正的把学习当成。

才能学有所成。

第七则:解释词语:愤启悱发。

隅以反复。

句意:

这一则阐述了的教学原则(方法)。它告诉我们教师要在课堂上实施教育,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还告诉我们学习要的道理。

第八则:解释词语:受重孰顺成。

句意:

这一则阐述了在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第九则:解释词语:与居谋。

句意:

这一则阐述了读书要有正确的观念,强调学习经典是与大师、先贤的、

五、质疑解难(展现自我,我最强)。

以上孔子的9则语录分别从哪些方面谈了读书之道?

总结:学了这几则语录之后,你有何收获?请简要谈谈。

六、巩固检测: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强调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是:

告诫我们学习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的是:

强调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的是:

强调温习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的是:

2、在这9则中找出下列词语并解释:

通假字:

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3、翻译;。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出自这9则语录的成语有:

七、板书设计:

八、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孟子的读书观点,能够熟练的翻译课文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

2、学习古人的读书精神。

3、理解文中孔孟所论述的读书之道的观点;比较其观点和论述方法的异同。

学习过程:

一、复习有关孔孟的文学常识导入。

二、齐读课文,感知探究。

第十则:解释词语:造之以道得居安。

资逢原故。

句意:

这一则中孟子强调在学问上要想获得很深的造诣,必须遵循,怎样才能够获得呢?要靠自己去。

第十一则:解释词语:虽一日暴之寒夫奕。

为数通国善使诲惟。

鸿鹄思援缴俱弗若为是非然。

句意:

这一则孟子阐述了学习要的道理。首先孟子以“天下易生之物”为例,说明了学习要;然后又以“奕秋诲二人奕”之事说明学习要。

第十二则:解释词语:有为者辟若轫。

句意:

这一则孟子用“掘井”的道理阐述了的道理。

第十三则:解释词语:尽于二三策至。

仁流杵。

句意:

这一则孟子举《尚书》中《武成》的例子告诉我们要辩证的看待书中的记载,说明。

在学习中不要,要有。

三、质疑解难:

1、以上几则孟子的'语录分别从哪几方面谈了读书之道?

总结:学了这几则语录之后,你有何收获?请简要谈谈。

2、《论语》的议论方式与《孟子》有什么不同?

总结本文的写作特色:

四、巩固检测:

1、在这四则语录中找出下列词语并解释:

通假字: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2、出自这四则语录的成语有:

五、板书设计: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

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习,三十岁而立,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受迷惑,五十。

岁时懂得自然的规律、法则,六十岁听到别人说的话,用不着怎么想,就能领会,七十岁随。

心所欲,而(任何念头)又不超过规矩、法度。”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译文】。

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是)空想却不学习,就会(不。

得其义,无所收获),(对学习)感到危险而没有信心。”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

【译文】。

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称他(谥号)为‘文’?”孔子说:“(他)聪明好学,不。

以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谥号)为‘文’。”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

【译文】。

孔子说:“好比堆积土山,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堆成,如果停止了,我也就停止了;好比。

填平洼地,即使只倾倒下一筐土,如果继续干,我也就前进了。”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

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孟子・告子上》)。

【译文】。

孟子说:“王的不聪明,不值得奇怪。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

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也)没有能够生长的了。我和王相见的次数太少了,我退居在。

家把王冷淡到了极点(而那些谄谀小人就乘机来到王的身边),我怎么帮助他(指王)使他。

的善良之心萌发呢?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

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译文】。

(譬如)现在下围棋作为技术,仅是小技术;(如果)不一心一意,也就不能学到。弈。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

智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

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话,却一心认为有天鹅将要飞来,想着拿起弓箭去射它,虽。

然他是与那个人一起学习,(成绩肯定)不如那个人了。这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不如那个人。

吗?回答是:不是这样的。”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

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尽心下》)。

【译文】。

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其中的)《武成》篇,

(不过)采用它两三片(竹简)罢了。仁道的人在天下没有敌手,凭极仁道的(周武王),

来讨伐极不仁道的殷纣王,怎么会血流漂杵呢?”

孔孟论学习的教案篇二

时间的飞逝,眼前就要上学了,而自己却是担心和害怕。因为怕自己的学习经历不是那样的丰富,而孤独的内心又怎能填饱自己的空洞的心,担心学得不好,问谁不担心呢!

让自己是或有足够的经验来学习,每次在学校都是不能够认真和巩固自己的学习,让以前的我在大海中深化,让暴风雨激昂我前进的动力,让阳光温暖我永受于大海遭受挫折的心,站起来吧!‘顾辉红’和我们整个家庭,勇敢的站起来面对这那汹涌无比的波涛大浪和身后的猛烈暴风雨。

以及爷爷奶奶的照顾,所以你不但要好好学习,还要帮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学习,真的我们农村的唯一出路吗?我可以肯定答你:是的、是的。

8月28号,我既将踏上新的旅程,即将展现新的自己、新的活力、新的……。

面对学习总感觉到忧虑和说不尽的情感,我想是吧!

难道我怎的不想好好学,好好策划自己幻想的明天。但是又有一个难题让我不能真正的了解和想尽自己所有智慧,今天如果你不好好学习,明天真想不出来还能做什么?或许这是一个值得我思考的问题,在大洲中学时总是无法面对我的真实思想。是一个渺小而胆子非常小的人,现在每天只是忙于怎样好玩些,怎样过得快乐一点,不是吗?我的家庭人数还不算少,面对这么多的生活开支,而赚钱的只是我的爸妈,家里却有非常忙碌的爷爷奶奶,我真为我拥有的一切感到自豪。

诶!生活的艰辛我们现在还不能深刻的体会,但我们长大了就会觉得生活很辛苦;很辛苦。这是我们现在不能体会的深刻的问题。现在我听闻一些很成熟的人,居然犯下弥天大错,而结束自己的珍贵生命,这是非常愚蠢的想法,以为这样就可以一劳永逸了。其实,留下来的人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自己一定会赢。

大洲中心学校九年级顾辉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孔孟论学习的教案篇三

1、孔子:

孔丘(前551—前479)字仲尼,世称孔子,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孔丘在鲁国做过官,又曾游说四方,但总的来说,一生是郁郁不遇的。其主要活动是聚众讲学,由此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私家学派——儒家。他还整理过许多重要的古代典籍。孔丘是古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在民族文化的发展史上是一个极重要的人物。

“仁”的思想在孔子思想结构中是核心部分。一般认为“爱人”是“仁”的主旨,所谓“仁者爱人”。“爱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孔孟论学习的教案篇四

知识与能力:掌握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过程与方法: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句子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人深邃的读书精神,培养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

阅读法、讨论法教具课文音频资料。

教学重点:

掌握文中难解词句,疏通全文,熟读背诵。辨析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教学难点:

背诵课文,理解文中每则大意。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导入。

2、作者简介。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现存《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孟子(公元前372——约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儒家学派中思(子思)孟(孟轲)学派的主要代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是孟子的弟子们整理的孟子言论,其间杂有弟子的话语。《孟子》现仅存“内书”七篇。《孟子》一书,除了阐述儒家的“仁”的主张外,还提出了“义”的观念,提出了“性本善”、“养浩然之气”等一系列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命题。

3、整体感悟。

第一则:学过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

第二则:温习旧的知识,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就可以做老师了。或“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第三则:学习却不思考就不能解决疑难问题。只思考却不学习也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第四则: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聪明。

第五则:聪敏而又热爱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

第六则:对于一件事,了解它不如热爱它,热爱它不如发自内心地喜欢研究它。

第七则:不到他苦苦思索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他一个方面,他不能推知其它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

第八则:接受教育,注重请教,怎么会不顺利成功?

第九则:诵读《诗经》《尚书》,就好像与古人生活在一起;诵读《诗经》《尚书》,就好像与古人一起商讨,交谈。

第十则:君子遵循正确的方法以获得很深的学问,并想自己找到正确的方法。自己找到了正确方法,所学的东西就能掌握牢固;知识掌握得牢固了,那么学问积累就多;学问积累得多,就用之不尽,取之不竭。所以,君子都想自己找到正确的方法。

第十一则: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一会儿晒它,一会儿冰冻它,没有能够生存下去的。……现在,围棋作为一种技能,是小的技能;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也学不会。一位名叫秋的围棋手,是全国最擅长下围棋的。让他教导两个人学习围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从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听从秋的教导,但心里却总是想着天鹅将要飞来,想着拿弓箭来射它,虽然和另一个人一起学习,但不如另一个人学得好。是因为这个人的智力不如另一个人吗?答案是:不是这样的。

第十二则:做学问就像挖井,井挖得很深了,还没有泉水,还是一口废井。

〖质询疑点〗。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要遵循什么原则?

“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文章主旨。

在于“学以致用”。

二、重点语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解析孔子讲的学习,包括礼(包括各种仪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诗、书。孔子讲学习,不是学过了就算,要求按一定时间去实习。在学习中还要有体会,有心得,所以说不也喜悦吗?正因为学了有体会,所以感到喜悦。学习时有朋友来共同切磋,比一个人学习好,所以说有朋友来,不也快乐吗?这样,孔子讲的学习,不光讲学习书本知识,还要实习各种技能,还要跟德育结合,提高品德教育。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这一句讲学和思的辩证关系。正确的知识,如科学一定要由浅入深、按部就班去学习。不学习而光思考,不按照科学知识去思考,容易陷入迷误。只有学习与思考结合,才能学到正确的知识,不致胡思乱想,陷于迷误。思而不学,只是空想,不知道自己想的问题是否前人已经解决,倘前人已经解决了,那再去想不是白费了?倘前人没有解决,不知道从前人已经研究过处继续前进,再从头开始,是再走前人已经走过的路,也是浪费。所以一定要学与思结合才行。

三、文章思路:

(1)要有好的'求知态度。

好学——谦虚老实——以学习为乐。

(2)要有好的学习方法。

按时复习——总结复习,发现新知——学思结合——注重启发。

(3)要有好的学习原则。

居之安,则资之深——积累重要——坚持不懈。

(4)要有好的学习原则——修养身心。

四、写作特点:

论学的这几则也能充分地体现《论语》的文学特点。首先,它们全是用当时的规范性口语写成的,可以说是明白如话。其次,语言自然流畅,简约朴实,不事雕琢,不求辞采,却能表达出深刻的道理。再次,它们有一种从容不迫、多方启发的风格,体现出所谓“文如其人”的文章规律,使读者如同亲眼目睹那位被学生们誉为“循循善诱”的师长。最后,《论语》不以善譬称;但偶尔也有生动确切的比喻,使读者耳目一新。

作业布置: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1.温习的重要(第一,二则)。

2.学习与思考缺一不可(第三则)。

3.虚心好学(第四、五、八则)。

4.情感、态度于学习具有更重要的作用(第六则)。

5.启发式教学原则,学习主体的第一性原则(第七则)。

6.学习经典是与大师、先贤对话、交流(第九则)。

7.学习、深造的正确途径是依靠自己主动学习,主动获得(第十则)。

8.学习的关键在于专心致志(第十一则)。

9.做学问要有成就必须持之以恒,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第十二则)。

10.读书、学习要有怀疑精神(第十三则)。

课后反思。

教研(备课)。

组长签字教务处。

(抽)检查。

孔孟论学习的教案篇五

1.了解儒家代表人物关于读书学习的观点,领会读书学习的基本道理。

2.比较孔孟言论的语言特色。

3.识记古汉语词句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疏通文句、理解文意。领会读书学习的道理。

三、教学时数。

3课时。

四、预习要求。

1.诵读并抄写课文的前面七节(即《论语•学而》、《论语•为政》(三节)、《论语•公冶长》《论语•雍也》《论语•述而》。

2.参照注释,口译这七节课文。

3.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起来。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检查诵读(1—7节)情况(小组读、个人读)。

2.同桌二位同学相互检查抄写(1—7节)情况,并对错别字进行登记。

3.教师在黑板上对错别字进行汇总,并与学生一起进行订正。

4.请学生说出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加以解答(也可以留待课文讨论时解答)。

(二)导入课文。

学习第一节:《论语•学而》。

1.分别请二位学生口头翻译这一节。

2.请其他同学评价这二位同学翻译的情况(如有误译,要指出来)。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口译和其他同学的评价,订正误译并说出自己的翻译。

重点解释:而(而且)习(温习)说(通“悦”,高兴)。

4.请学生交流本节内容所说道理的经验或体会。

学习第二、三、四节:《论语•为政》(三节)。

5.分别请二位学生口头翻译这三节。

6.请其他同学评价这二位同学翻译的情况。

孔孟论学习的教案篇六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

孟子曰。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尽心下》)。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四十岁能不受迷惑,五十岁能懂得自然规律,六十岁能听到别人说的话,不用怎么想就能明白,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超过规矩。”

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不学习就会危险。”

子贡问孔子:“孔圉凭什么借谥号为‘文’?”孔子说:“他勤奋好学,不以对身份低微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称孔圉的谥号为‘文’。”

孔子说:“比如堆积土山,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堆成,停止,我自己要停止!比如填平洼地,即使只倾倒了一筐土,继续,我自己要继续!”

孟子说:“大王的不明智,没有什么是不可理解的。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也没有能够再存活的了。我和大王相见的次数太少了,我退居在家把王冷淡到了极点而那些谄谀小人就乘机来到王的身边,我怎么能使王的善良之心萌发呢?现在下棋作为一种技术是小技术;但不专心致志地学,就不能得到收获。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一心一意,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着,却一心觉得有天鹅将要飞来,想着拿弓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与另一人一起学习,却比不上那个人学得好。这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比不上另一个人吗?回答是:不是这样的。”

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的内容,就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其中的《武成》篇,不过取信它两三页罢了。仁道的人天下无敌,凭极仁道的周武王征伐最不仁道的殷纣王,怎么会使许多血让木棒都漂浮起来了呢?”

孔孟论学习的教案篇七

学习了《孔孟论学习》后,我感到收获颇多,特别是对于自己的日常的学习有了深刻的启发。我认为学习过程中,兴趣和爱好是非常重要的,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是成功之母。”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最关键。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的目的就是强调兴趣和爱好的重要性,事实上也正是真正爱好学习的人,为学习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记得小学时有一个同学调皮异常,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多不注意听讲,有一次老师让他上黑板默写生字词,居然十个错九个,而且笔画笔顺错误甚多。

老师就让他在黑板上抄写三遍。要平时,在本子上抄他根本没有自觉性给它抄完。在全班同学和老师的共同监督下,他很认真地一字不漏地抄写着。并再次对他进行听写,效果比第一次好。以后他学习一偷懒,老师就叫到黑板上去听写,他居然每次都欣然同意,而且完成得相当不错。比起以前让他在练习本上自己去抄写的效果要好得多。我们同学就有些不明白,于是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喜欢到黑板上写字”。后来逐渐他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很强烈的兴趣,而且有几次考试语文成绩都名列前茅。可见,兴趣对于学习是多么地重要埃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过类似的经历,感兴趣的,特别喜爱的学科总会学的很好,而兴趣不大或反感的学科自然成绩会很不理想。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那样,我们就会成为一个爱好学习的人,一个学习成功的人。()。

孔孟论学习的教案篇八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最先提出一个人对学习的态度和意志来决定对他们的教育方法。

本文中,孔子的言论有四则,告诉了我们一些学习的道理:少年时的学习是为一生的成长与发展打下基矗学与思要紧密结合,学习要勤奋,不耻下问;学习要坚持不懈,不得半途而废。有人曾讲过:少年时期学习,就像迎着初生的太阳走路;中年时期的学习就像头顶着正午的太阳跑步;老年时期的学习,就像提着灯笼在黑暗笼罩的迷宫中寻路。这些都充分说明少年时期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最高效的、最重要的学习时间段。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学,还要会思。只学而不思考则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若只思不学,则因无新知识的不断汲取,此思就成为空想。善于学习的人,还是一个不耻下问的人,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在学习中要做到勤学、善思、多问,要学会谦虚,不要觉得向别人请教就是不如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有虚心好学,勤奋好学的人,成功才会眷顾与他。学习中遇到挫折与障碍,不要退缩,成功往往在最后一次失败之后出现,切不可半途而废,在学习上就是要坚持学到一点就是一次进步。

从《孔孟论学》的两篇文章中可知,学习需要的就是持之以恒,不可一曝十寒,在读书与学习的过程中,还需要有批评与怀疑的精神。

课文学完了,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见解,知识的获得在课内,更在课外。知识的交流在课内,更在课外。我们班级的同学在课外,写下了许多自己对孔孟论学的独特见解,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想起了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再次拿起书本,尤其是读到和课文相关的部分,联系同学们写的感悟,彼此交流的过程中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

孔孟论学习的教案篇九

1.熟悉文言文的语言现象,感知古今语言的不同。

2.感知文章的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

能够对读书生活中的人和事发表见解。

了解古今对读书的认识,树立良好的读书观。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二、作者、作品简介。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现存《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孟子(公元前372--约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儒家学派中思(子思)孟(孟轲)学派的主要代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是孟子的弟子们整理的孟子言论,其间杂有弟子的话语。《孟子》现仅存“内书”七篇。《孟子》一书,除了阐述儒家的“仁”的主张外,还提出了“义”的观念,提出了“性本善”、“养浩然之气”等一系列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命题。

三、语文基础知识目标。

(二)翻译课文。参考译文:

第一则:学过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

第二则:温习旧的知识,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就可以做老师了。或“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第三则:学习却不思考就不能解决疑难问题。只思考却不学习也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第四则: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聪明。

第五则:聪敏而又热爱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

第六则:对于一件事,了解它不如热爱它,热爱它不如发自内心地喜欢研究它。

第七则:不到他苦苦思索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他一个方面,他不能推知其它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

第八则:接受教育,注重请教,怎么会不顺利成功?

第九则:诵读《诗经》《尚书》,就好像与古人生活在一起;诵读《诗经》《尚书》,就好像与古人一起商讨,交谈。

第十则:君子遵循正确的方法以获得很深的学问,并想自己找到正确的方法。自己找到了正确方法,所学的东西就能掌握牢固;知识掌握得牢固了,那么学问积累就多;学问积累得多,就用之不尽,取之不竭。所以,君子都想自己找到正确的方法。

第十一则: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一会儿晒它,一会儿冰冻它,没有能够生存下去的。……现在,围棋作为一种技能,是小的技能;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也学不会。一位名叫秋的围棋手,是全国最擅长下围棋的。让他教导两个人学习围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从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听从秋的教导,但心里却总是想着天鹅将要飞来,想着拿弓箭来射它,虽然和另一个人一起学习,但不如另一个人学得好。是因为这个人的智力不如另一个人吗?答案是:不是这样的。

第十二则:做学问就像挖井,井挖得很深了,还没有泉水,还是一口废井。

〖质询疑点。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要遵循什么原则?

“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三、作业:

试背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文章主旨。

孔孟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孟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孟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孟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

二、重点语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解析孔子讲的学习,包括礼(包括各种仪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诗、书。孔子讲学习,不是学过了就算,要求按一定时间去实习。在学习中还要有体会,有心得,所以说不也喜悦吗?正因为学了有体会,所以感到喜悦。学习时有朋友来共同切磋,比一个人学习好,所以说有朋友来,不也快乐吗?这样,孔子讲的学习,不光讲学习书本知识,还要实习各种技能,还要跟德育结合,提高品德教育。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这一句讲学和思的辩证关系。正确的知识,如科学一定要由浅入深、按部就班去学习。不学习而光思考,不按照科学知识去思考,容易陷入迷误。只有学习与思考结合,才能学到正确的`知识,不致胡思乱想,陷于迷误。思而不学,只是空想,不知道自己想的问题是否前人已经解决,倘前人已经解决了,那再去想不是白费了?倘前人没有解决,不知道从前人已经研究过处继续前进,再从头开始,是再走前人已经走过的路,也是浪费。所以一定要学与思结合才行。

三、文章思路。

(1)要有好的求知态度。

好学--谦虚老实--以学习为乐。

(2)要有好的学习方法。

按时复习--总结复习,发现新知--学思结合--注重启发。

(3)要有好的学习原则。

居之安,则资之深--积累重要--坚持不懈。

(4)要有好的学习原则--修养身心。

四、写作特点。

论学的这几则也能充分地体现《论语》的文学特点。首先,它们全是用当时的规范性口语写成的,可以说是明白如话。其次,语言自然流畅,简约朴实,不事雕琢,不求辞采,却能表达出深刻的道理。再次,它们有一种从容不迫、多方启发的风格,体现出所谓“文如其人”的文章规律,使读者如同亲眼目睹那位被学生们誉为“循循善诱”的师长。最后,《论语》不以善譬称;但偶尔也有生动确切的比喻,使读者耳目一新。

关于《孟子》的语言特色,一般认为与《论语》基本相同,属语录体。孟子的比喻,有故事,有情节。课文中“弈秋诲人”的故事,就是一例。如“一心以为有鸿鹄之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这种故事往往就成了寓言。这样的寓言是为了说理,为了辩论。善于论辩,是孟子的特点。《孟子》里许多寓言至今仍然家喻户晓,如“五十步笑百步”、“揠苗助长”,等等。孟子的寓言,则多有民间故事色彩。

五、课后练习解答。

第一题。

(从学习方法、态度、原则、意义四方面谈:也可细分为十方面。自得之、启发式与今主动学习最有关)。

从以下十个方面谈了读书之道:

1.温习的重要(第一,二则)。

2.学习与思考缺一不可(第三则)。

3.虚心好学(第四、五、八则)。

4.情感、态度于学习具有更重要的作用(第六则)。

5.启发式教学原则,学习主体的第一性原则(第七则)。

6.学习经典是与大师、先贤对话、交流(第九则)。

7.学习、深造的正确途径是依靠自己主动学习,主动获得(第十则)。

8.学习的关键在于专心致志(第十一则)。

9.做学问要有成就必须持之以恒,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第十二则)。

10.读书、学习要有怀疑精神(第十三则)。其议论方式主要是两种。其一是直截了当提出观点(直接下结论),如第五、七则。这第二种议论方式为第一、二、三、四、六则。这和《论语》的语言精练有关,同样属于事理例证的,《孟子》成为格言式句子的就较少。此外,第八、九两则分别属于第二、第一种。课文中《孟子》的论证方式的总特点是:一是因长于类比,多层次层层推进,显得逻辑性强。二是善作形象类比,常用故事、寓言、比喻作为其论据。这是孟子的突出特点,为孔子所不及。其议论方式也是两种。其一是事理论证,即第十则,此则层层推进特别明显。其二是事实论证,即例证法,形象类比,即第十一、十二、十三则。长于事实例证是《孟子》议论的一大特点,这样的议论往往有较强的说服力。

板书:。

1.温习的重要(第一,二则)。

2.学习与思考缺一不可(第三则)。

3.虚心好学(第四、五、八则)。

4.情感、态度于学习具有更重要的作用(第六则)。

5.启发式教学原则,学习主体的第一性原则(第七则)。

6.学习经典是与大师、先贤对话、交流(第九则)。

7.学习、深造的正确途径是依靠自己主动学习,主动获得(第十则)。

8.学习的关键在于专心致志(第十一则)。

9.做学问要有成就必须持之以恒,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第十二则)。

10.读书、学习要有怀疑精神(第十三则)。

孔孟论学习的教案篇十

1)熟悉文言文的语言现象,感知古今语言的不同。

2)感知文章的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

写作能力目标。

能够对读书生活中的人和事发表见解。

思想教育。

了解古今对读书的认识,树立良好的读书观。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二、作者、作品简介。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现存《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孟子(公元前372——约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儒家学派中思(子思)孟(孟轲)学派的主要代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是孟子的弟子们整理的孟子言论,其间杂有弟子的话语。《孟子》现仅存“内书”七篇。《孟子》一书,除了阐述儒家的“仁”的主张外,还提出了“义”的观念,提出了“性本善”、“养浩然之气”等一系列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命题。

三、语文基础知识目标。

第一则:学过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

第二则:温习旧的知识,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就可以做老师了。或“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第三则:学习却不思考就不能解决疑难问题。只思考却不学习也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第四则: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聪明。

第五则:聪敏而又热爱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

第六则:对于一件事,了解它不如热爱它,热爱它不如发自内心地喜欢研究它。

第七则:不到他苦苦思索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他一个方面,他不能推知其它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

第八则:接受教育,注重请教,怎么会不顺利成功?

第九则:诵读《诗经》《尚书》,就好像与古人生活在一起;诵读《诗经》《尚书》,就好像与古人一起商讨,交谈。

第十则:君子遵循正确的方法以获得很深的学问,并想自己找到正确的方法。自己找到了正确方法,所学的东西就能掌握牢固;知识掌握得牢固了,那么学问积累就多;学问积累得多,就用之不尽,取之不竭。所以,君子都想自己找到正确的方法。

第十一则: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一会儿晒它,一会儿冰冻它,没有能够生存下去的。……现在,围棋作为一种技能,是小的技能;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也学不会。一位名叫秋的围棋手,是全国最擅长下围棋的。让他教导两个人学习围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从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听从秋的教导,但心里却总是想着天鹅将要飞来,想着拿弓箭来射它,虽然和另一个人一起学习,但不如另一个人学得好。是因为这个人的智力不如另一个人吗?答案是:不是这样的。

第十二则:做学问就像挖井,井挖得很深了,还没有泉水,还是一口废井。

〖质询疑点。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要遵循什么原则?

“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三、作业:

试背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文章主旨。

孔孟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孟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孟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孟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

二、重点语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解析孔子讲的学习,包括礼(包括各种仪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诗、书。孔子讲学习,不是学过了就算,要求按一定时间去实习。在学习中还要有体会,有心得,所以说不也喜悦吗?正因为学了有体会,所以感到喜悦。学习时有朋友来共同切磋,比一个人学习好,所以说有朋友来,不也快乐吗?这样,孔子讲的学习,不光讲学习书本知识,还要实习各种技能,还要跟德育结合,提高品德教育。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这一句讲学和思的辩证关系。正确的知识,如科学一定要由浅入深、按部就班去学习。不学习而光思考,不按照科学知识去思考,容易陷入迷误。只有学习与思考结合,才能学到正确的知识,不致胡思乱想,陷于迷误。思而不学,只是空想,不知道自己想的问题是否前人已经解决,倘前人已经解决了,那再去想不是白费了?倘前人没有解决,不知道从前人已经研究过处继续前进,再从头开始,是再走前人已经走过的路,也是浪费。所以一定要学与思结合才行。

三、文章思路。

(1)要有好的求知态度。

好学——谦虚老实——以学习为乐。

(2)要有好的'学习方法。

按时复习——总结复习,发现新知——学思结合——注重启发。

(3)要有好的学习原则。

居之安,则资之深——积累重要——坚持不懈。

(4)要有好的学习原则——修养身心。

四、写作特点。

论学的这几则也能充分地体现《论语》的文学特点。首先,它们全是用当时的规范性口语写成的,可以说是明白如话。其次,语言自然流畅,简约朴实,不事雕琢,不求辞采,却能表达出深刻的道理。再次,它们有一种从容不迫、多方启发的风格,体现出所谓“文如其人”的文章规律,使读者如同亲眼目睹那位被学生们誉为“循循善诱”的师长。最后,《论语》不以善譬称;但偶尔也有生动确切的比喻,使读者耳目一新。

关于《孟子》的语言特色,一般认为与《论语》基本相同,属语录体。孟子的比喻,有故事,有情节。课文中“弈秋诲人”的故事,就是一例。如“一心以为有鸿鹄之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这种故事往往就成了寓言。这样的寓言是为了说理,为了辩论。善于论辩,是孟子的特点。《孟子》里许多寓言至今仍然家喻户晓,如“五十步笑百步”、“揠苗助长”,等等。孟子的寓言,则多有民间故事色彩。

五、课后练习解答。

第一题。

(从学习方法、态度、原则、意义四方面谈:也可细分为十方面。自得之、启发式与今主动学习最有关)。

从以下十个方面谈了读书之道:

1.温习的重要(第一,二则)。

2.学习与思考缺一不可(第三则)。

3.虚心好学(第四、五、八则)。

4.情感、态度于学习具有更重要的作用(第六则)。

5.启发式教学原则,学习主体的第一性原则(第七则)。

6.学习经典是与大师、先贤对话、交流(第九则)。

7.学习、深造的正确途径是依靠自己主动学习,主动获得(第十则)。

8.学习的关键在于专心致志(第十一则)。

9.做学问要有成就必须持之以恒,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第十二则)。

10.读书、学习要有怀疑精神(第十三则)。其议论方式主要是两种。其一是直截了当提出观点(直接下结论),如第五、七则。这第二种议论方式为第一、二、三、四、六则。这和《论语》的语言精练有关,同样属于事理例证的,《孟子》成为格言式句子的就较少。此外,第八、九两则分别属于第二、第一种。课文中《孟子》的论证方式的总特点是:一是因长于类比,多层次层层推进,显得逻辑性强。二是善作形象类比,常用故事、寓言、比喻作为其论据。这是孟子的突出特点,为孔子所不及。其议论方式也是两种。其一是事理论证,即第十则,此则层层推进特别明显。其二是事实论证,即例证法,形象类比,即第十一、十二、十三则。长于事实例证是《孟子》议论的一大特点,这样的议论往往有较强的说服力。

板书:。

1.温习的重要(第一,二则)。

2.学习与思考缺一不可(第三则)。

3.虚心好学(第四、五、八则)。

4.情感、态度于学习具有更重要的作用(第六则)。

5.启发式教学原则,学习主体的第一性原则(第七则)。

6.学习经典是与大师、先贤对话、交流(第九则)。

7.学习、深造的正确途径是依靠自己主动学习,主动获得(第十则)。

8.学习的关键在于专心致志(第十一则)。

9.做学问要有成就必须持之以恒,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第十二则)。

10.读书、学习要有怀疑精神(第十三则)。

孔孟论学习的教案篇十一

2。抽生发音,让读的好的学生当小老师教读。

3。你会了吗?开火车发音,正音。

4。kh的教学方法同上。

5。出示gkh卡片,开火车读,正音。

6。巩固。

游戏:找朋友(老师:gg在哪里?学生举出相应的卡片,gg在这里。)。

7。想写一写吗?

哪个孩子最能干来当小老师教其他小朋友写?

8。抽生示范书写,学生观察笔画笔顺,跟着书空,然后抽生说书写的笔画笔顺。

9。学生在课本上描红,练习书写,然后小组内展示评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孔孟论学习的教案篇十二

教学设想:

批判性地阅读课文。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孔孟同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前者被尊为圣人,后者被尊为亚圣,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常常把他们相提并论,说其中的一个,必然会说另一个;他们的思想就那么一致吗?让我们阅读《孔孟》,看看黄仁宇是怎么看待的。

二、作者。

阅读文后补白文字。

三、阅读课文。

思考:1、梳理思路;2、完成练习一。

四、研究课文。

(一)梳理思路。

文章思路清晰,可分为两部分。前部分论述二人思想言行的差异,后部分分析原因。

(二)把握内容。

1、二人思想言行的差异有哪些?

2、产生差异的原因有哪些?

明确:个性、书的记载体裁不同的原因,是明显而又容易懂的,文章没有展开论述,而“此一时,彼一时”的不同是文章分析的重点。作者用自己的研究去观察周边的世界,从一些人们习以为常的看法、认识中勇于质疑,善于质疑。条分缕析的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质疑研究。

明确:作者的“此一时,彼一时”不能解释差异二,后文也没有这样照应前文的语句,表明作者的论证、论述欠严谨、严密。

进而推出文章不够严谨的表现二——第3段推断孔子主张性恶论显然主观臆测,牵强得很。

再指出第8段首句的语病。

五、布置作业。

孔孟论学习的教案篇十三

孔子和孟子,被后世奉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们的学说对中国文化乃至整个东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学习他们的思想,我受益匪浅,对于人生的价值观、修养以及教育模式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这段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心得。

首先,孔孟学派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们认为,一个人应该首先修养自身,通过修身来达到内心的和谐与平衡。我深深理解到,只有不断追求自我完善,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品质,才能够在家庭、社会甚至整个世界中产生积极的影响力。对于修身齐家,我体会最深的是如何做到量力而行,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只有在平衡的状态下,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治国和平天下,则是通过充实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为他人做出更多贡献。通过孔子和孟子的学说,我认识到我应该积极地参与社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会做出贡献。

其次,孔孟学派对于教育的重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人格和道德的最有效途经,孔子更是提出了"望诸官"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教育理念。通过学习,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尤其是在当今社会,道德和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只有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才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责任感和仁爱心的人才。

再次,孔孟学派鼓励人们追求智慧和认识真理。他们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探索和思考,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智慧和认识水平。我深受启发,认识到我需要终身学习的态度。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工作中,都应该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最后,孔子和孟子的学说都强调了为人处世的道德规范。他们提出了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德准则。学习他们的思想,让我更加明确了我的行为榜样和底线。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还是在工作中,我都应该始终坚持道德的底线。只有通过真诚、宽容和公正的态度与他人相处,才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够在社会中取得成功。

总之,通过学习孔子和孟子的思想,我对于人生的价值观、修养以及教育模式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他们的学说为我树立了人生的目标和追求,使我更加坚定地追求真理、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并且充满了对于未来的信心。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继续遵循孔孟学派的教诲,努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孔孟论学习的教案篇十四

孔孟学派是中国古代的两位伟大思想家孔子和孟子的学说。他们的思想贯穿了中国古代历史几千年,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学习孔孟学派的理论,我深刻认识到其智慧与价值,从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孔孟学派教导学习者要坚持“仁”的理念,即对人的关爱和尊重。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首先修养自己的内在品质,然后才能正确地对待他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仁”的力量。当我与同学们相处时,我关注到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并试图提供帮助和支持。这种善待他人的态度不仅建立了和谐的人际关系,也使我意识到我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在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其次,孔孟学派强调学习者应该追求博学多才。在孔子看来,不仅要学习经典的文化和道德,在社会各个方面都应有广博的知识。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阅读广度。为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我积极参加各类讲座和学习班,多阅读各种书籍和杂志,丰富自己的知识库。通过不断拓宽视野,我深刻体会到,只有累积了广博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问题。

此外,孔子和孟子都注重人的自我修养。孔子认为,只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能让世界变得更好。而孟子则主张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在我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我意识到只有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真正影响他人。我时常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道德的标准,并积极调整自己的行为,努力做到言行一致。通过不断修身养性,我逐渐变得更加坚强和自律,同时也感受到了孔孟学派在实际生活中的指导意义。

最后,孔孟学派强调要尊重和倾听他人的意见。孔子认为,不同的观点可以相互交流和包容。在我自己的学习中,我时常与他人进行讨论和交流,希望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问题。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我发现了许多自己没有想到的观点和见解,这为我提供了更多思考问题的角度,也让我意识到了包容和尊重他人观点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通过对孔孟学派的学习,我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坚持“仁”的理念,追求博学多才,不断修身自律,尊重倾听他人的意见,这些都是我在学习中的宝贵财富。我会继续努力,将这些理念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并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孔孟论学习的教案篇十五

孔子和孟子堪称中国古代思想家中的两座丰碑,他们的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习孔孟的思想,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到古代人们的智慧,也可以对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和社会有启发和指导。在学习孔孟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从孔孟思想中学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孔子强调修养和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教育可以改变命运”。我深受其影响,认识到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和修养,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同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也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修养,引导他们做一个有道德和能力的人。这是我从孔孟思想中得到的一条重要的启示。

其次,我从孟子的思想中明白了一个人应该如何处世。孟子提出的“仁者爱人”的思想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注重他人的利益和福祉。这种思想使我更加关注他人的需要,试图通过自己的行动给予帮助和支持。在日常生活中,我尽量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人的感受,提供帮助和支持。这种关注他人的态度不仅使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也给予了我更多的快乐和满足感。

第三,我从孔孟思想中学会了关于政治和社会的思考。孔子强调仁政,认为一个好的政府应该以仁爱为核心,关心民众的福祉。他还提出了“君子有六艺”的思想,即君子除了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外,还应该有礼仪、乐德、射德、书德和数德等方面的修养。这种思想使我明白一个好的政府和领导者应该具备的品质和能力,也让我更加关心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为年轻人,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四,我从看待人性问题中得到了启示。孟子强调人性本善,他认为人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只要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培养,就可以将这种善良的本性发扬光大。这种人性本善的观点使我对人性有了新的认识。人性本善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力和可能,而我们作为教育者和家长的责任就是要引导孩子们发展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这也给予了我对他人有了更多的宽容和理解,不轻易将别人定性为坏人。

最后,我从孔孟思想中体会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孔子和孟子都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孔子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告诉我,人要不断地自我修养,才能顺应天道,发展自身。孟子也强调对自然的敬畏和爱护,他认为人应该遵循天道而行,而不能逆其自然。这种观点让我明白了人类和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也让我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发展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总之,通过学习孔孟的思想,我对教育、人性、政治、社会和自然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孔孟的思想在古代中国早已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而在当代社会,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能量,指导我们的生活和行为。我将会继续对孔孟思想进行深入的学习,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为社会的进步和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孔孟论学习的教案篇十六

设计过程:

一、导入主题:

1、活动:集体分吃大饼。

2、小记者采访。

董子怡:我是小记者,看着大家吃的这么开心,我来采访一下他们吧!(采访李帆、邓颖慧、鲁雅静)。

董子怡:原来大家都从吃饼这一活动中感受到了分享的快乐。瞧,连一口都没吃的张老师都笑得特别开心呢!

3、师小结:是啊,看着大家吃得开心,我也开心。一张饼这么多人分吃,却还带给大家这么多快乐。看来,学会分享,也能感受到快乐!

4、主持人(董训昭、夏冬妮、张志鹏):《学会分享》三年级4班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感悟篇:

1、全班合作诗朗诵——《这就是分享》。

董:森林和草原,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分享着太阳的光辉!夏:青草和花朵,被温润的雨水滋养着,分享着雨露的精华!

张:燕子和风筝,共享着一片蓝天!杨宇轩:我和弟弟蒋琪琪:我和妹妹王豫晗:姐姐和我程心怡:我和哥哥四人齐:正一同分享着家庭的温暖!

全班齐:我们大家也正在共同享受着老师无私的爱。这就是——分享!

2、主持人(董):同学们,关于分享你们想起了哪些经历或故事呢?请大家自由地说一说吧!

3、学生自由交流:

胡然——李紫伊——黄辰罡——郭子扬——章启航——陈若冰——郝禹泰。

4、主持人(夏):这个故事真好!盲人点灯既照亮了别人,也照亮了自己。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时刻记得:帮助别人也等于帮助自己。接下来,有几个问题想考考大家!

5、集体活动:考考你。

文志豪——陈思思——陈涛——李巧红——王奥。

三、体验篇:

1、主持人(张):同学们回答得真不错!现在你们最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什么呢?

2、分享活动展示。

但爱榴:舞蹈分享——《茉莉花》;

夏冬妮:手工作品分享——风铃;

唐蝶:书法作品分享;

万佳琪:绘画作品分享;

武力、程诗雪:学习方法分享;

黄辰罡、田奥成、欧阳宇、杨茜:小品分享——《开心汤》。

3、主持人(董):两个人共享一个幸福,便会拥有两个幸福。今天,我们共享了这么多份快乐,此时此刻,大家一定都无比快乐!既然快乐可以分享,那么忧愁也可以分担。两个人分担一个痛苦,痛苦也会减少一半。

四、歌颂篇:

1、主持人(夏):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使很多个家庭遭受了巨大的痛苦,一时间,无数种关爱与帮助纷至沓来:有人在第一时间里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有人向灾区捐款捐物;有人在无声的祈祷与祝福;有人在默默地提供各种帮助……(图片欣赏)。

2、主持人(董、夏):请欣赏诗朗诵——《生死不离》。

3、诗朗诵:

汤子晗、沈欣芯、程诗雪:《生死不离》。

宋家辉、孙晓燕:《青海,我们与你同在》。

张志鹏、夏冬妮、董训昭、程诗雪:《让我们共同分担苦难》。

4、老师总结发言。

5、全班齐颂。

6、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

孔孟论学习的教案篇十七

同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前者被尊为圣人,后者被尊为亚圣,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常常把他们相提并论,说其中的一个,必然会说另一个;他们的思想就那么一致吗?让我们阅读《》,看看黄仁宇是怎么看待的。

阅读文后补白文字。

思考:1、梳理思路;2、完成练习一。

(一)梳理思路。

文章思路清晰,可分为两部分。前部分论述二人思想言行的差异,后部分分析原因。

(二)把握内容。

1、完成练习一。

2、产生差异的原因有哪些?

明确:个性、书的记载体裁不同的原因,是明显而又容易懂的,文章没有展开论述,而“此一时,彼一时”的不同是文章分析的重点。作者用自己的研究去观察周边的世界,从一些人们习以为常的看法、认识中勇于质疑,善于质疑。条分缕析的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拓展训练。

思考:李杜虽然都生活在唐代,但是诗的题材、风格迥异。运用本文分析人物的方法,分析造成二人差异的深层原因。

明确:(1)李白一受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影响,有治国安邦的远大志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另一方面又具有浓郁的道家思想,浮云富贵,粪土王侯。杜甫只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始终奉行“医时济世”“仁政爱民”的儒家信条。

(2)李白主要活在盛唐,唐帝国经过一百多年发展已经达到昌盛的'顶点,直接反映社会现实和劳动人民生活的作品不如杜甫多。杜甫大多生活在安史之乱时期,他和人民一起流亡,亲身体验到人民的痛苦生活,因此他的诗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思想。

(3)礼拜出身于富商,轻财好施。杜甫穷困潦倒,政治上的失意,经济上的贫困,把他推向了现实,推向了人民。

五、布置作业。

孔孟论学习的教案篇十八

孔子和孟子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两位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的学说被称为孔孟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孟学说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思考和学习的智慧。在学习孔孟学说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他们的思想的哲理和实践的力量。在此,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孔子注重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学习中,我们不能只关注自己的学习成绩,还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品德和修养。孔子重视的是道德修养,他认为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做到“行有不违其亲,孝有不忘其父母,臣有不贰其君”的事情。在我个人的学习中,我也一直努力做一个有道德操守的人,时常提醒自己要做到对父母孝顺、对老师尊敬、对同学友好。同时,在家庭中,我尽量做到孝顺父母,关心家人的需要。通过这样的努力,我深刻体会到了孔子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

其次,孟子注重天人合一的思想。孟子认为人与天地万物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只有把自己与周围的环境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在学习中,我也深切感受到了这一点。当我们学习一门学科的时候,应该将其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事物联系起来,构建知识的网络。这样,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还可以更好地发现知识的价值。孟子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只有将个人的修养与家庭、国家和天下的繁荣相联系,才能在平凡的人生中追求更高的境界。

第三,孔子强调的是实践。他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在学习中,我也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只有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它们。这就像是学习游泳一样,光看书并不会让你成为一个游泳健将,真正要学会游泳,你必须跳进水里去实践。学习也是一样,只有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才能真正领悟其内涵和实用性。

第四,孟子强调的是修身养性。他认为修身养性是人生的关键,只有修身养性才能让人真正成才。在学习中,我也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只有对自己进行修身养性,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学习中,我注重培养自己的耐心、恒心和毅力。耐心让我能够沉下心来学习,不受外界干扰;恒心让我能够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克服困难和挫折;毅力让我能够坚持学习,做到日积月累,取得更好的成果。修身养性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发展,也是为了社会的繁荣。

最后,孔孟学说的核心是关爱他人。孔子和孟子都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只有将自己和他人的利益放在一起考虑,才能实现人类的和谐与进步。在学习中,我也深感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我时常主动帮助同学,分享学习经验和资料。通过这样的行为,我不仅帮助了他人,也加深了与同学们的友谊。同时,我也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和困难,我们应该互相理解和包容。只有关爱他人,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总之,学习孔孟学说是一次深刻的体验和领悟。通过学习他们的思想,我意识到了道德和修身的重要性,进一步认识到了天人合一的智慧,也明白了实践和关爱他人的价值。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坚持他们的理念,不断完善自己,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36387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