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找因数的顺口溜 找因数的简单方法(通用十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3 20:06:51
最新找因数的顺口溜 找因数的简单方法(通用十三篇)
时间:2023-04-03 20:06:51     小编:zd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找因数的顺口溜 找因数的简单方法篇一

[教学目标]

1、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到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教学重、难点] 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小正方形若干个。

[教学流程]

一、动手拼长方形

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有几种拼法。

( 让学生自己先尝试着拼一拼,再交流不同的拼法。)

学生一般会用乘法思路思考:哪两个数相乘等于12?然后找出:1×12、2×6、3×4。这种思路就是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基本方法,要引导学生关注有序思考,并体会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

二、试一试(找因数的基本练习):

找9和15的因数。

(让学生独立完成,注意引导学生有序思考。)

三、练一练:

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找一找18的因数和21的因数,并用不同的符号做好记号,然后让学生说说找因数的方法。最后,说说哪几个数既是18的因数,又是21的因数。

第3题:利用数形结合,进一步体会找因数的方法。

第5题:可以引导学生用找因数的方法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将想到的排列方法列出来,在交流的基础上,使学生经历有条理的思考过程。 48=1×48=2×24=3×16=4×12=6×8,48有10个因数,就有10种排法。如每行12人,排4行;每行4人,排12行等。37只有两个因数,只有两种排法。

[板书设计]找因数

面积是12 的长方形有:6种

1×12=12 2×6=12 3×4=12

找因数的顺口溜 找因数的简单方法篇二

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的能力。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教学重点:体会用“想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有序思考”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新课

1、拼图游戏,比比哪个组设计的方案最多

①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

②引导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一画,写出乘法算式,再与其他同学交流

2、学生汇报。

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1)有序列出所有的拼法。

12=1×12=2×6=3×4 (关注“有序思考”)

(2)找出12的全部因数。

3、试一试:分别找出9和15的全部因数。

4、体会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有限的。

二、练习巩固,加深理解。

1、练一练:1、填空。第4题。是找因数的基本练习。体会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有限的。

2、第2题:让学生自己找一找18的因数和21的因数,并用不同的符号作好记号,然后让学生说说找因数的方法。最后,说说哪几个数既是18的因数、又是21的因数。

3、第3题利用数形结合,进一步体会找因数的方法。

4、第5题可以引导学生用找因数的方法进行思考,48=1×48=2×24=3×16=4×12=6×8,48有10个因数,就有10种装法,如每行12人,排4行;每行4人,排12行等。37只有2个因数,只有两种装法。

三、全课小结

讨论与思考:

交流的重点是学生思考的过程,体会用“想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有序思考”的方法,并逐步体会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有限的。

教学反思

1、在教学《找因数》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在“做中学”,让学生自己在游戏中摸索出找因数的方法,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学生用十二个小正方形去拼长方形。结果发现学生有几种不同的摆法,我请几个同学说说自己的摆法;再请同学根据自己的摆法列出算式,并体会如何做到有序思考。

2、在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在班内交流汇报。让每个孩子都有思考、表达和展示的机会,这样一来每个孩子在数学学习中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所发现、有所体验,增长了知识和才干。

找因数的顺口溜 找因数的简单方法篇三

教学内容:

课本9~10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全部因数的方法。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写出指定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3、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这种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教学重点:

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写出指定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教具准备:

课件、12个同样的小正方形纸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教师:这一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去找一种数,找什么数呢?是找因数。

板书课题:找因数。

教师:你知道什么是因数?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活动一:拼一拼

1、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中拼法?

2、在下面的方格内画一画。

(自己试着独立画一画,看看你有几种画法,画完后与你的同学进行交流。)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板书。

汇报交流自己的画法:

12=1×12     12=2×6      12=3×4

所以可以拼成三种长方形。

4、小结:1、2、3、4、6和12是12的全部因数。

活动二:

试一试

1、采蘑菇的小姑娘,她采了6个蘑菇,这6个蘑菇可以怎么样摆放?找出6的因数。

2、小姑娘昨天采了21个,今天采了30个,你能找出21和30 的因数吗?

(自己试着找一找,并说一说自己所用的方法。)

3、你能试着找出21和30公共的因数吗?你是怎样找的?

三、巩固练习(练一练)

1、小狗吃骨头,看看每只小狗该吃哪块骨头?

2、试着找一找32的所有因数。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找的?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归纳。

五、作业。

1、“练一练”第1、2、5题

2、优化作业

找因数的顺口溜 找因数的简单方法篇四

学生分析:

五年级(2)班共有学生62人,该班大部分学生基本上能在新授课时注意听讲,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能独立思考,不懂的问题能主动提出来寻求帮助。同时,能在学习过程中把自己学习的成果或发现及时的表达清楚,班级中开始出现求异思维的气氛。

其次,在四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了解一些因数和积的概念。学习本单元的前三个课时后,学生能基本因数、倍数、奇数和偶数的概念。这些为学生能顺利学习和掌握本课时的学习内容作好前期准备。

教材分析:

首先,“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本课教材设计以“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做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始,在学生理解问题“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的前提下开始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已经掌握的基本经验展开的。

其次,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指导学生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把自己的操作过程和思考的过程表达清楚。交流的重点是学生思考的过程,体会用 “想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有序思考”的方法,并逐步体会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后,在设计找因数的练习题时,可以让学生独立尝试,反馈时注意学生能否有序思考。

教学目标:

1.教学中帮助学生从已经据有的经验出发,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的能力。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学习如何归纳学习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能力.教学重点: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提高有序思考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做拼图的游戏吗?

请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在你们的小组里用你们准备的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

也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拼摆或涂画的方式独立操作,边摆边做好记录.

然后,把你拼摆的过程和你的伙伴说说。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学生:用12个小正方形自由拼(画)长方形

(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问题的学生,搜集学生中出现的问题.)

师:刚才老师在观察同学们学习时,发现了很多同学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下面,把我们的学习成果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看其他同学的学习成果,总结一下能拼出几种长方形?

参与小组活动,指导学生总结学法.

师:你是怎样拼的,说说好吗?

学生代表一边汇报,一边将所拼的图在黑板上进行演示

注意让学生指图说明。

2、思考:请同学们在合作交流中总结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基本方法全班交流

师:我发现同学们真的很聪明,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每个小组由一名代表在全班汇报思考的过程,再次体会“想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同学们用12个小正方形摆出了各种各样的长方形,你能用算式表示出你一共摆了多少个吗?

学生回答,老师同时板演

1×12=12 2×6=12

12×1=12 6×2=12

3×4=12 4×3=12

师:看得出来,同学们很用心思考,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一下黑板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吗?这6个算式最少能用几种算式表示出来?

(3种,算式一样的可选择其中的一种说出来。)

及时板书:1×12=12 2×6=12 3×4=12

或:12=1×12=2×6= 3×4

师:由黑板上整理出的算式可见,12的因数有哪些呢?

(1、12 、2、6、3、4)

引导思考:找一个数的因数怎样做到即不重复又不遗漏呢?

(通过以上的拼、画、小组交流,学生已经有所发现。)

学生可能的答案

(1)我发现积是12的乘法算式中,它们的因数都是12的因数。

(2)我发现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一对对的找12的因数。

师:谁能按顺序说出来?

(1、2、3、4、6、12)

3、小结: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用乘法依次一对一对的找。这样有顺序的给一个倍数找因数,好处就是不重复、不漏找。

(本环节自我注意:这里不应该是单一的巡视。教师要参与学生的活动。在活动中了解情况。在这个过程中也会积累生成的素材。在课堂中要力求精彩。这个精彩源于教学中的生成问题。而生成的问题就在你参与学生活动中寻找。教师要学会延迟评价,不要急于主观解决问题。记得,学生能解决的教师务必不要代替。你给学生多大的空间,学生可能就会有多大的收获。而且调控难度与学生解决问题过程,很可能就会有精彩的过程出现。)

三、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第8页“试一试”,注意关注学生是否注意有序思考。

(9的因数:1、3、9 15的因数:1、3、5、15)

2、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找因数的方法,现在看看谁找得快,请同学们做课本第9页的练一练的第1、2题。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第2小题小竞赛:看谁找的快

3、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拼长方形找因数,现在能不能在小方格中画出长方形找因数呢?请做第9页的第3题。

(1×16=162×8=164×4=16)

(16=1×16=2×8=4×4)

(16的因数:1、2、4、16)

4、下面的数,各有几个因数

1 19 4 32 11

5、板书:48名学生排队,要求每行的人数相同,可以排成几行?

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一下。

师:谁能介绍不同的排队情况

a每行8人可以排成6行,也可以每行6人排成8行。

b每行12人可以排成4行,也可以每行4人排成12行。

c每行24人可以排成2行,也可以每行2人排成24行。

d每行48人可以排成1行,每行1人排成48行。

e还有一种,每行16人可以排成3行,也可以每行3人排成16行。

1×48=48 2×24=48 3×16=48 4×12=48 6×8=48 12×4=48 16×3=48 24×2=48 48×1=48 48=1×48=2×24=3×16=4×12=6×8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排法呢?

指导学生用表格说明问题,巩固有序思考的习惯。

每排人数(人) 1 2 3 4 6 8 12 16 24 48

需站几排(排) 48 24 16 12 8 6 2 3 2 1

师:同学们想一想,一共有几种排法呢?这种排队法有什么窍门?

一共10种排法。

a每种不同排法的数都是48的因数。

b每种排队的方法和拼长方形一样,都是利用了找因数的方法。

c有顺序的表示一个数的因数……

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利用找因数的方法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

四、总结与评价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用学到的方法我们都可以做些什么?

(拼图形的方法找因数;用找因数的方法设计图形;用找因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找因数的方法,并能利用找因数的方法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如排队、植树、排桌子、分小组等等。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数学奥秘,就看我们能不能发现,并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

五、作业

在课余时间同学们多观察,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自我问答:找因数的方法有几种?同学再次交流

找因数的顺口溜 找因数的简单方法篇五

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2、在1到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一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教学重点:找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找因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内容:2、3、5的倍数特征。

2、师正共同小结。

二、探究。

1、小组活动:正方形拼长方形

思考: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

引导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一画,并写出乘法算式。

12=1×1212=3×4

12=2×6 12=4×3

12=6×2 12=12×1

根据等式判断那些是12的因数?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2、小结: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找出20的全部因数。

先写出所有的乘法等式,在分别找一找。

20的因数有1、2、4、5、10、20。

3、说一说下面的数各有几个因数:1 19 4 32 11

三、反馈:

小结:用“想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強调学生要有思考,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1、巩固填空 

看誰找得快第5题

四、总结

板书设计:

找因数

12=1×12

12=2×6

12=3×4

12的全部因数:1、2、3、4、6、12

找因数的顺口溜 找因数的简单方法篇六

【】

一. 教学内容:

找因数找质数以及数的奇偶性

二. 教学目标:

1、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2、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3、经历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奇偶性的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三. 教学过程:

(一)找因数

用12个小正方形能拼成几种长方形?

1、

12=1×12 1和12是12的因数

2、

12=2×6 2和6是12的因数

3、

12=3×4 3和4是12的因数

所以12的因数有1、2、3、4、6、12。

巩固练习:

1、填空

24= 1×24 = 2×()=()×()=()×()

24的全部因数()

2、分别找出18的因数和21的因数

9 18 2 4 7 6 1 3 21

18的全部因数()

21的全部因数(),( )既是18的因数,又是21的因数。

3、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使它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边长是整厘米数。

16的全部因数( )

4、说一说因数的个数

1的因数只有1

19的因数有1和19

32的因数有1、32、2、16、4、8

4的因数有1、4、2

11的因数有1和11

5、非零整数a的最小因数是( ),最小倍数是( )。

6、15既是60的因数,也是90的因数。( )

7、一个整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 )

8、2×3×5×11=330,你能从这个式子中知道330除了有因数1以外,还有哪些因数么?

330除了有因数1外,还有因数2、3、5、11、6、10、22、15、33、55、30、66、110、165、330

(二)质数与合数

1、找质数

小正方形个数(n)

拼成长方形种数

n的因数

2

一种

1、2

3

一种

1、3

4

两种

1、2、4

5

一种

1、5

6

两种

1、2、3、6

7

一种

1、7

8

两种

1、2、4、8

9

两种

1、3、9

10

两种

1、2、5、10

11

一种

1、11

12

三种

1、2、3、4、6、12

这些正方形的个数,有的只能拼成一种长方形,有的可以拼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长方形。能拼成一种长方形的数它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而拼成两种以上长方形的数它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其它的因数,所以根据这点不同我们将它们分类:

①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作合数。

②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用集合图来表示:

2、哥德巴赫猜想

任何一个大于或等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质数的和。

如:12=5+7,20=7+13

练习:

1、①10以内不是偶数的合数是( ),不是奇数的质数是( ),②在1~9这九个自然数中,相邻的两个质数是( )和( ),相临的两个合数是( )和( )

2、1~20的自然数中,有8个质数,12个合数 ( )

3、把下面各数分别表示成两个质数的和。

(1) 9=( )+( )

(2) 20=( )+( )=( )+( )

(3) 34=( )+( )=( )+( )

= ( )+( )=( )+( )

4、一个质数只有( )个因数,一个合数至少有( )个因数。

5、在自然数中有一个数,它既是偶数又是质数,这个特殊的数是( ),在自然数中有一个数,它有因数3,又是个质数,这个数是( ),两个质数相乘的积是15,这两个质数是( )和( ),

6、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24,这三个数中,是质数的有( ),是合数的有( )和( ),

7、自然数中最小的合数乘最小的质数,积是( ),

8、质数中最小的一个奇数乘质数中最小的一个偶数,积是( )。

(三)数的奇偶性

1、小船最初在南岸,从南岸驶向北岸,再从北岸驶向南岸,不断往返。

(1)小船摆渡11次后,船在北岸还是南岸,为什么?

(2)有人说小船摆渡100次后,小船在北岸,他的说法对么,为什么?

列表来找规律:

摆渡次数

船所在的位置

1

北岸

2

南岸

3

北岸

4

南岸

画图来找规律:

通过表格我们可以观察到:摆渡奇数次后,船在北岸;摆渡偶数次后,船在南岸。

所以小船摆渡11次后,船在北岸。摆渡100次后,小船在南岸。

2、观察图中各数有什么特点?

算一算:

(1)从圆中任意取出两个数相加,和是偶数。

(2)从正方形中任意取出两个数相加,和是偶数。

(3)任意写出两个偶数,它们的和是偶数。

(4)任意写出两个奇数,它们的和是偶数。

得出结论: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

(5)分别从圆和正方形中各取出一个数相加,和是奇数。

(6)任意写出一个偶数、一个奇数,和是奇数。

得出结论:

偶数+奇数=奇数

练习:

1、两个奇数相加的和( )。

a. 一定是奇数

b. 一定是偶数

c. 可能是奇数也可能是偶数

2、如果用△表示奇数,□表示偶数,那么,下面( )表示奇数。

a. △+△ b. □+□ c. △×□ d. △×△

e. △+△+□

3、比偶数大1的数( )

a. 一定是奇数

b. 一定是偶数

c. 可能是奇数也可能是偶数

4、一个奇数与一个偶数的和( )

a. 一定是奇数

b. 一定是偶数

c. 可能是奇数也可能是偶数

5、歌德巴赫猜想就是:“一个足够大的偶数可以写成两个质数之和”,请你在( )里填上质数,使等式成立。

12=( )+( ) 20=( )+( )+( )

18=( )+() 30=( )+( )+( )

【】(答题时间:30分钟)

一、填空

1、按要求把下面各数填在括号里。

81、32、150、24、27、45、102、35、70、120

(1)2的倍数( );

(2)有因数5的数有( );

(3)有因数3的数有( );

(4)奇数有( );

(5)同时是2、5倍数的数有();

(6)同时是2、3倍数的数有();

(7)同时是2、3、5倍数的数有();

2、在非零的自然数中,最小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 (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3、一个数最大的因数是24,这个数是( ),这个数最小的倍数是( )。

二、判断

1、两个自然数的乘积一定是合数。 ( )

2、相邻的两个自然数,偶数总是比奇数大1。( )

3、5的因数有无数个。( )

4、最小的合数是4。( )

5、20以内的质数有8个。( )

三、解决问题

1、一个杯子杯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动1次,杯口朝下;翻动2次,杯口朝上;翻动10次,杯口朝(

找因数的顺口溜 找因数的简单方法篇七

教学内容:北师版五年级上第一单元《找因数》

学生分析:

我班学生经过一年的接触和教学,基本上能在新授课时注意听讲,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能独立思考,不懂的问题能主动提出来寻求帮助。同时,能在学习过程中把自己学习的成果或发现及时的表达清楚,班级中开始出现求异思维的气氛。

其次,在四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了解一些因数和积的概念。学习本单元的前三个课时后,学生能基本因数、倍数、奇数和偶数的概念。这些为学生能顺利学习和掌握本课时的学习内容作好前期准备。

教材分析:

首先,“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本课教材设计以“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做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始,在学生理解问题“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的前提下开始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已经掌握的基本经验展开的。

其次,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指导学生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把自己的操作过程和思考的过程表达清楚。交流的重点是学生思考的过程,体会用 “想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有序思考”的方法,并逐步体会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后,在设计找因数的练习题时,可以让学生独立尝试,反馈时注意学生能否有序思考。

教学目标:

1.教学中帮助学生从已经据有的经验出发,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的能力。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学习如何归纳学习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有序思考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qing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做拼图的游戏吗?

请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在你们的小组里用你们准备的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

也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拼摆或涂画的方式独立操作,边摆边做好记录.

然后,把你拼摆的过程和你的伙伴说说。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学生:用12个小正方形自由拼(画)长方形 

(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问题的学生,搜集学生中出现的问题.)

师:刚才老师在观察同学们学习时,发现了很多同学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下面,把我们的学习成果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看其他同学的学习成果,总结一下能拼出几种长方形?

参与小组活动,指导学生总结学法.

师:你是怎样拼的,说说好吗?

学生代表一边汇报,一边将所拼的图在黑板上进行演示

注意让学生指图说明。

2、思考:请同学们在合作交流中总结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基本方法。

(或者用乘法思路想:哪两个数相乘得12?然后一对一对找出来 。)

全班交流

师:我发现同学们真的很聪明,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每个小组由一名代表在全班汇报思考的过程,再次体会“想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同学们用12个小正方形摆出了各种各样的长方形,你能用算式表示出你一共摆了多少个吗?

学生回答,老师同时板演:

1×12=12 2×6=12 12×1=12 6×2=12 3×4=12 4×3=12

师:看得出来,同学们很用心思考,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一下黑板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吗?这6个算式最少能用几种算式表示出来?

(3种,算式一样的可选择其中的一种说出来。)

及时板书:1×12=12 2×6=12 3×4=12

或:12=1×12=2×6= 3×4

师:由黑板上整理出的算式可见,12的因数有哪些呢?

(1、12 、2、6、3、4)

引导思考:找一个数的因数怎样做到即不重复又不遗漏呢?

(通过以上的拼、画、小组交流,学生已经有所发现。)

学生可能的答案:

(1)我发现积是12的乘法算式中,它们的因数都是12的因数。

(2)我发现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一对对的找12的因数。

师:谁能按顺序说出来?

(1、2、3、4、6、12)

3、小结: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用乘法依次一对一对的找。这样有顺序的给一个倍数找因数,好处就是不重复、不漏找。

(本环节自我注意:这里不应该是单一的巡视。教师要参与学生的活动。在活动中了解情况。在这个过程中也会积累生成的素材。在课堂中要力求精彩。这个精彩源于教学中的生成问题。而生成的问题就在你参与学生活动中寻找。教师要学会延迟评价,不要急于主观解决问题。记得,学生能解决的教师务必不要代替。你给学生多大的空间,学生可能就会有多大的收获。而且调控难度与学生解决问题过程,很可能就会有精彩的过程出现。)

三、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第8页“试一试”,注意关注学生是否注意有序思考。

(9的因数:1、3、9 15的因数:1、3、5、15)

2、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找因数的方法,现在看看谁找得快,请同学们做课本第9页的练一练的第1、2题。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第2小题小竞赛:看谁找的快

3、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拼长方形找因数,现在能不能在小方格中画出长方形找因数呢?请做第9页的第3题。

(1×16=16 2×8=164×4=16)

(16=1×16=2×8=4×4)

(16的因数:1、2、4、16)

4、下面的数,各有几个因数

119 432 11

5、板书:48名学生排队,要求每行的人数相同,可以排成几行?

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一下。

师:谁能介绍不同的排队情况

a每行8人可以排成6行,也可以每行6人排成8行。

b每行12人可以排成4行,也可以每行4人排成12行。

c每行24人可以排成2行,也可以每行2人排成24行。

d每行48人可以排成1行,每行1人排成48行。

e还有一种,每行16人可以排成3行,也可以每行3人排成16行。

1×48=48 2×24=48 3×16=48 4×12=48 6×8=48 12×4=48 16×3=48 24×2=48 48×1=48 48=1×48=2×24=3×16=4×12=6×8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排法呢?

指导学生用表格说明问题,巩固有序思考的习惯。

每排人数(人) 1 2 3 4 6 8 12 16 24 48

需站几排(排) 48 24 16 12 8 6 2 3 2 1

师:同学们想一想,一共有几种排法呢?这种排队法有什么窍门?

一共10种排法。

a每种不同排法的数都是48的因数。

b每种排队的方法和拼长方形一样,都是利用了找因数的方法。

c有顺序的表示一个数的因数……

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利用找因数的方法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

四、总结与评价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用学到的方法我们都可以做些什么?

(拼图形的方法找因数;用找因数的方法设计图形;用找因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找因数的方法,并能利用找因数的方法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如排队、植树、排桌子、分小组等等。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数学奥秘,就看我们能不能发现,并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请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多去看一看,想一想,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好吗?

(本课自我注意: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细节、关注生成、关注解决问题……你只要充分的预设,就不会有问题的。记得自己的教学是为了学生,不是为了自己就可以了。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知识获得的同时,学会交流、倾听、合作……一堂课,应该是师生共赢的过程。)

找因数的顺口溜 找因数的简单方法篇八

北师大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上)第8至9页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渗透迁移的学习方式。

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能准确、有条理的找出一个数的因数。

准备:课件、小正方形。

一、实践操作,提出问题

1.拼长方形

师:请你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

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小正方形卡片独立操作,边摆边做好记录。

2.画长方形

师:请大家把自己刚才拼好的长方形画在书中相应的位置上。

让学生把刚才拼的方法在教材第8页的方格上画出来,边画边思考:每种拼法的长方形的长与宽各是多少?用乘法表示出来。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画出长方形:

拼法一:长是12厘米,宽是1厘米,1×12=12

拼法二:长是6厘米,宽是2厘米,2×6=12

拼法三: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3×4=12

二、交流探究,体会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

⑴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个成员把自己拼、画的想法与同伴交流,组长做好记录。

⑵在合作交流中总结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基本方法,即用乘法思路想:哪两个数相乘得12?然后一对一对找出来。

2.全班交流汇报。

各组由1人在全班汇报思考的过程,再次体会“想乘法算式”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

生一:我们组的想法是先找出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就可以拼出这个长方形了,如2×6=12。

生二:我们组的想法是只要找出两个数相乘的积等于12,那么这两个数就分别是长方形的长和宽。

生三:我们组的想法很简单,只要背乘法口诀就行了,如二六十二,三四十二,还有一乘十二也得十二。

教师小结:由此我们可以知道12的因数有1,12,2,6,3,4。

3.引导思考

师:找一个数的因数怎样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呢?

通过以上的拼、画、小组交流,学生已有所发现。

生一:我发现只要找出所有积是12的乘法算式,这些算式的因数都是12的因数。

生二:我发现要找全12的因数,可以用乘法口诀一对对的找。

结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可以用乘法依次一对对的找。

学生通过进一步探索,明确要“有序思考”的方法,逐步体会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三、尝试练习,拓展提高

1、独立完成第8页的试一试,注意学生是否能有序思考。

2、游戏:看谁找得快。

3、下面的数各有几个因数?

4、把48个球装在盒子里,每个盒子装的同样多,需要几个盒子?有几种装法?如果有47个球呢?

四、 课堂总结反思

通过一节课的独立探索与合作交流,你此时此刻有何想法?

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活动易于操作,学生又感兴趣,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更有利于学生从中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也为找一个数的因数奠定了基础。

从拼长方形到画长方形,让学生把自己拼的想法用乘法算式概述出来,对学生来说是对找因数的进一步认识。

刚才学生通过自己思考,拼、画长方形,并写出乘法算式,从中发现规律,体会了方法。但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找因数的方法的领会肯定不一致,通过小组交流探究,适时引导,让每个学生暴露思维的过程,从而使不同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此题目可引导学生用找因数的方法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将想到的排列方法写出来,在交流的基础上,使学生经历有条理的思考过程,将课本知识转化为个人能力。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仅包括思考、交流,还需要学习如何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和归纳,把一节课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是在教材提供的素材基础上形成的,让学生在拼图形中思考,在交流探究中有所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人的作用。这节课学生不仅仅在操作中有所发现,而且在交流中有所思考,有所感悟。从拼长方形入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给学生以启示,运用知识的正迁移学习新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而探索交流的过程也不是简单的汇报,更关注了学生探究的思维过程,学生不仅能“拼”,还学会“画”,在操作过程中体会了找因数的方法——积所对应的两个因数,并且运用自己的思维去尝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新课的过程中教师放手让学生动脑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完成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这节课上,陈老师采用“实践引领”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生动形象地操作实例,借助于“用12个大小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拼、画成一个长方形”的操作情境,让学生通过操作和想象,自觉主动地完成动作与思维的建构。同时,让学生用乘法表示出来,为学生脱离操作情境、主动寻求数与数之间的“因倍”关系进行了铺垫。从而使学生在这一系列自主操作、想象思考中充分体验、主动建构数学概念。

执教:深圳市南山区南油小学 陈晓

点评:深圳市南山区南油小学 何伟坚

找因数的顺口溜 找因数的简单方法篇九

课题:

课时安排

第五课时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写出指定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写出指定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这节课以拼图活动为切入点,让学生在拼图中探索找因数的方法,学生都会很感兴趣的,以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新知,这也是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学生从二年级就开始接触乘法,对“因数”这个名词已有初步的认识。这节课结合拼长方形列算式、找因数,学生很容易接受。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学会与别人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一)创设情境,激qing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做拼图的游戏吗?请你拿出准备好的12个小正方形拼一拼,看谁拼出的长方形种类多。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学生用12个小正方形自由拼长方形, 教师巡视)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拼了几种长方形?

(学生一边汇报,一边将所拼的图在黑板上进行演示)

师:你是怎样拼的,说说好吗?

师:你能把这些摆法用算式写出来吗?

生:1×12=12 2×6=12 12×1=12 6×2=12 3×4=12 4×3=12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哪两道算式的因数一样?

师:那么,这6个算式最少能用几种算式表示出来?

师:算式一样的可选择其中的一种说出来。

生:1×12=12 2×6=12 3×4=12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12的因数有哪些呢?

生1:有1、12 、2、6、3、4。

师:12共有几个因数?

生:6个。

师:谁能按顺序说出来?

生:1、2、3、4、6、12。

师:拼长方形与找因数有什么关系呢?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通过拼长方形的方法,我们知道了寻找因数的方法。

师:同学们用刚才学的方法,能否分别找出9和15的因数呢?

(学生一边拼长方形,一边找9与15的因数)

师:9的因数有哪些?

生1:9的因数有1、3、9。

师:15的因数有哪些?

生2:15的因数有1、3、5、15。

师:9和15的因数中哪几个因数是相同的?

生3:1和3。

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找因数的方法,现在看看谁找得快,请同学们做课本第9页的练一练的第1、2题。

(投影展示1、2题,让学生说一说,集体评价。)

活动四:画一画,找一找。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拼长方形找因数,现在能不能在小方格中画出长方形找因数呢?请做第9页的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让1名学生到黑板上的小方格中画,并把因数找出来。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投影:48名学生排队,要求每行的人数相同,可以排成几行?

师:同学们能不能利用找因数的方法来解决排队问题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一下。

师:谁能介绍不同的排队情况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排法呢?

师:同学们想一想,一共有几种排法呢?

生:一共10种排法。

师:同学们想一想,这种排队法与找因数有什么关系呢?

生1:每种不同排法的数都是48的因数。

生2:每种排队的方法和拼长方形一样,都是利用了找因数的方法。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利用找因数的方法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

(三)应用拓展。

(媒体演播:春天到了,同学要去一块长方形的空地上植树,学校一共运来64棵树苗,怎样栽树苗才能合理美观呢?)

师:同学们先自己思考一下,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好吗?

师:谁能利用找因数的方法把这一道题总结一下呢?

生:先把64的因数全部找出来,它们分别是1和64,2和32 ,4和16,8和8,然后看看哪两个数拼出来的是长方形,再看看哪两个数拼起来的最合理美观。

师:这位同学说得真棒!鼓掌。

(四)总结与评价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

(五):

1、找一找,填一填。

1 2 4 7 8 12 16 24 32

24的全部因数:

32的全部因数 :

既是24的因数也是32的因数:

2、说一说下面的数各有几个因数。

516 2 11 919

( )个 ( )个 ( )个 ( )个 ( )个 ( )个

完成课本第九页练一练的第4题。

找因数

1×12=12 12×1=12 2×6=12 6×2=12 3×4=12 4×3=12

12的因数有:1,2,3,4,6,12

个性化教学思路:

:在找因数的时候要教给学生一对一对的找,这样可以作到有序,不丢不落。但在有序的问题上,学生的掌握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教师去引导,教给学生方法。以便为后面学习质数和合数打下基础。

找因数的顺口溜 找因数的简单方法篇十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执教的《找因数》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中第四课时内容。

本课的知识是在学生经过前三课的学习,理解了因数与倍数关系的基础上,安排的一节新的知识。通过拼图、画图并结合乘法算式 “1×12﹦12 “2×6﹦12”“3×4﹦12”或者除法算式“12÷1﹦12”“ 12÷2﹦6”“12÷3﹦4”一对一对找出,这种思路其实就是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有关质数、合数的知识,为学习公因数和公因数的知识做铺垫,同时为将来学习约分的方法打好基础和做好准备,可见本节课的知识有着承上起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并能有序写出一个数(1~100的自然数)的全部因数。

2.经历探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有条理进行思考问题的能力,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认识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正确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快速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课题。

举例回顾什么是因数,从旧知探究新知,平时而有效地数学方法。

二、切入主题,探究新知。本环节包含个三个活动。

活动一: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吗?有哪几种拼法?在方格纸上画一画。借助“拼小正方形”的活动,促进学生几何直观地形成,有利于学生形象地理解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

活动二:借助乘法算式或是除法算式找12的全部因数。在思考“有哪几种拼法”时,大部分学生会用乘法思路思考,也有少部分同学会用除法思路思考,根据这些乘法或除法算式找出12的全部因数,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全部因数的方法是:借助乘法算式或是除法算式有序地思考。

活动三:找18的全部因数。根据总结出来的找一个数的全部因数的方法,来找18的全部因数,并在此基础上发现一些技巧,即利用乘法算式找时,两个乘数重复了就不再往下找了;或是利用除法算式找时,除数和商重复时就找全了一个数的因数。

三、反馈练习,巩固提升。

通过3道基本找因数的题目和一道利用找因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题目,来进行检测所学知识能否灵活运用。

四、总结评价,延伸拓展。

通过回顾本节课所进行的数学活动和收获,使学生体会到找因数的必要性。并预留数学活动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练一练5,来促进并发现数学奥秘,从中体会不同的乐趣和益处。

从上面的这节课的学习中,经历借助图形思考问题的过程,初步理解了几何直观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从形到数的抽象与跳跃思维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节课为学生创设了思考、操作的空间,提供了经历、体会、积累直接经验的机会,同时也为学生下一步的相关学习奠定了基础。

找因数的顺口溜 找因数的简单方法篇十一

《找因数》教学反思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使我认识到,只要教学中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构建新知识,那么,教学过程将会变的更精彩而富有活力。

在课的开始,为学生提供操作空间,让学生做“拼图”游戏,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探索了找因数的方法。学生的参与是积极的,思维是活跃的。在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在班内交流汇报。在这过程中,能让学生的语言得到相互交流、碰撞,他们的思维火花也就不断地被激发,从而为教师捕捉从学生思维的火花创造了条件。如:在“拼图”等数学活动中,让每个孩子都有思考、表达和展示的机会,这样,每个孩子在数学学习中都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所发现,有所体验,增长了知识和才干。

在课的导入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事先准备了12个小正方形,学生通过拼长方形、观察长方形长、宽用小正方形个数的特点,逐步引出找因数的方法。学生在学会了找因数的方法后,又让学生参与活动,充分体现了“做中学” 的思想。

在这节课中,我紧密的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丰富了学生学习的资源。在这些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并自主解决问题,使学习数学不再是枯燥无味、重复再现,而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具体的情境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交流汇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价值所在。

在尝试与练习的过程中的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与平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找因数》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找因数》这节内容在编排上与人教版教材有较大的差异,教材刚开始在认识“因数、倍数”时,不再运用整除的概念为基础引出因数和倍数,而是直接从乘法算式(4×5=20)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目的是消除“整除”的数学化定义,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虽然课本没有出现“整除”一词,但本质上仍是以整除为基础。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找一个数的因数,在学生已掌握了因数、倍数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首先让学生事先准备了12个小正方形,学生通过拼长方形、观察长方形长、宽用小正方形个数的特点,逐步引出找因数的方法。同时还留给了学生较充分的思维活动的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了两种找因数的方法:用乘法来找因数,用除法找因数。至于这两种方法孰重孰轻,的确难以定论。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通过他们交流、讨论,他们认为对于数字较小的数(口诀表内的),用乘法来求因数还是比较容易,但是超出口诀表范围的数用除法则更能显示出它的优势,如求36的因数有哪些?要直接找出2和几相乘得36,3和几相乘得36,显然加大了思维难度,如用除法就更简单直接一些,

看来学生的学习潜力是巨大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因此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结果,所以我认为教师要专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素材和创造条件,真正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找因数》课后反思

今天我听了区里一位老师上的《找因数》一课,在这一节课上,体现了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揭示了数学与生活的必然联系。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教学情境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趣味性。

在课的开始,教师为学生提供操作空间,让学生做“拼图”游戏,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探索了找因数的方法。这节课可取之处是教师为学生思维的火花创造了条件。让每个孩子都有思考、表达和展示的机会,这样,每个孩子在数学学习中都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所发现,有所体验,增长了知识和才干。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使我认识到,只要教学中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自己已有的经验来构建新知识,那么,教学过程将会变的更精彩而富有活力。

1、提供操作空间让学生在“做中学”

在课的导入环节中,首先让学生事先准备了12个小正方形,学生通过拼长方形、观察长方形长、宽用小正方形个数的特点,逐步引出找因数的方法。学生在学会了找因数的方法后,又让学生参与“勇于尝试”、“比本领:看谁找得快”、“画一画,找一找“等活动,充分体现了“做中学” 的思想。

2.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这节课中,紧密的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丰富了学生学习的资源。在这些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并自主解决问题,使数学学习不再是枯燥无味、重复再现,而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具体的情境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交流汇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价值所在。

3.拓展空间,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应用实践的机会

在尝试与练习的过程中,设计了一些有坡度的习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与平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此外,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认识到了学生的差异,尊重了学生的差异,还注意到了对学生的激励性的评价,实现了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找因数的顺口溜 找因数的简单方法篇十二

课题:找因数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倍数和因数”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会因数的意义,能有序写出一个自然数的全部因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用动手操作和写不同的乘法算式,认识因数;依据因数的含义和已有的乘除法知识,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情感与态度:在探索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体会因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教材分析:

这节课教学因数的认识,学习找一个自然数的因数。教材通过用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不同长方形的操作,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直观感知因数。在此基础上再依据算式具体说明因数的含义,利用已有的乘法知识,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教材在揭示因数的概念时,没有象原来的教材那样,先揭示整除的概念,再利用整除认识倍数和因数。而是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根据现实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利用乘法认识因数,体会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在找因数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有序思考,同时要向学生说明:在研究因数时,范围限制为不是零的自然数。值得注意的是要引导学生掌握找因数的技巧,怎样才能找得全,没有遗漏,就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本单元主要教学目标是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学情分析:

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与研究能力,能根据材料选择相关的信息进行讨论、交流,积极进行小组合作。在此基础上继续“猜想—有序尝试—发现归纳—验证”这个学习方式,学习能力会有不同层次的发展和提高。

教具准备:12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

活动一:拼一拼

动手操作,感受并认识因数

1、同学们手里都有12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你能用这12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并用乘法算式表达出你的拼法吗?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拼法。(学生独立动手操作)

2、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呈现算式和图形)在小组里交流摆法。

(1)罗列学生的算式:4×3=12 6×2=12 12×1=12

(2)观察这组算式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师选择一个算式指出:因为4×3=12,所以我们可以说4是12的因数,3也是12的因数(同时板书:因数)

你能根据6×2=12这个算式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吗?(指名说一说)

12×1=12这个算式,你能说一说吗?(每个同学在下面自由地说一说。)

3、我能行:

(1) 写出一个乘法算式,让同桌找一找因数吗?(学生互说,教师巡视找出典型例子)谁有特殊的例子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可能会出现0×6=0。在学生回答之后指出,我们研究因数,范围限制为不是零的自然数。

(2) 老师也写了一个算式,从这个算式里你能找到因数吗? 9×3=27

(3)根据下面的算式,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

11×4=444×2=8 26×3=78 44×2=88

(4)辨析:有一位同学说:“4是因数”可以吗?为什么?请陈述你的理由。

活动二:找因数

1、用12个小正方形拼一拼后我们认识了因数,那12究竟有多少因数呢?我们一起看看智慧老人说的(齐读智慧老人的话)

2、谁明白智慧老人说的“1、2、3、4、6和12是12的全部因数”的意思?(我们认真倾听,一起分享闪光的想法)

3、思考问题:

(1)怎么样可以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

(2)有什么方法可以将全部因数找齐,一个都不漏?

4、找出9的全部因数

(1)试一试,看谁能挑战成功。(学生独立找9的因数)

(2)交流找的方法。

板书:9的因数有:1、3、9

观察9的全部因数,你有什么发现吗?(9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是9,……)

(3)怎样找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想到的方法可能是:从小到大找;一对一对找

(4)试一试:你能找出15的全部因数吗?找完后交流,说一说15最大的因数是多少,最小的呢?

5、“练一练”的1、2题

6、游戏:好朋友互报学号,分别找出对方学号数的全部因数,比比谁能有对有快!

活动三:回顾与反思

1、说一说自己了解了什么新知识和学习方法?不明白的或者还想知道什么?

2、师简要小结本课内容

3、布置作业

找因数的顺口溜 找因数的简单方法篇十三

设计理念:

本节课采用"实践引领"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生动形象地操作实例,借助于"用12个大小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拼、画成一个长方形"的操作情境,让学生通过操作和想象,自觉主动地完成动作与思维的建构。同时,让学生用乘法表示出来,为学生脱离操作情境、主动寻求数与数之间的"因倍"关系进行了铺垫。从而使学生在这一系列自主操作、想象思考中充分体验、主动建构数学概念。

学者分析:

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教学内容是五年级数学:找因数。按照学生的平均水平进行教学设计。学生的年龄在10到12岁之间。大多数学生的数学成绩良好,少数学生存在学习障碍,不喜欢学习。总的来说,学生学习氛围比较浓。

这节课以拼图活动为切入点,让学生在拼图中探索找因数的方法,学生都会很感兴趣的,以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新知,这也是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学生从二年级就开始接触乘法,对"因数"这个名词已有初步的认识。这节课结合拼长方形列算式、找因数,学生很容易接受。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学会与别人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到某个数的所有因数,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动手操作与观察讨论,分析、比较、归纳。

2、正确找出一个自然数的因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渗透迁移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能准确、有条理的找出一个数的因数。

教具准备:

课件、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喜欢做拼图的游戏吗?请你拿出准备好的12个小正方形拼一拼,看谁拼出的长方形种类多。

二、交流探究,体会方法

1.拼长方形

请你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

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小正方形卡片独立操作,边摆边做好记录。

2.画长方形

请大家把自己刚才拼好的长方形画在书中相应的位置上。

让学生把刚才拼的方法在教材第8页的方格上画出来,边画边思考:每种拼法的长方形的长与宽各是多少?用乘法表示出来。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画出长方形。

拼法一:长是12厘米,宽是1厘米,1×12=12

拼法二:长是6厘米,宽是2厘米,2×6=12

拼法三: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3×4=12 3、小组合作学习。

⑴以小组为单位,每个成员把自己拼、画的想法与同伴交流,组长做好记录。

⑵在合作交流中总结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基本方法,即用乘法思路想:哪两个数相乘得12?然后一对一对找出来。

3、全班交流汇报。

各组由1人在全班汇报思考的过程,再次体会"想乘法算式"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

小结:由此我们可以知道12的因数有1,12,2,6,3,4。

4、引导思考

找一个数的因数怎样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呢?

通过以上的拼、画、小组交流,学生已有所发现。

结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可以用乘法依次一对对的找。

三、知识应用,拓展提高

1、填空

24=1×24=2×=×=×

24的全部因数:_

2、实践操作

在方格上画长方形,使得它的面积是16cm2,边长是整厘米数。(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cm)

3、思考

48名学生排队,要求每行的人数相同,可以排成几行?有几种排法?如果有37名学生呢?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此时此刻有何想法?(学生自由总结,师适时给与点评。)

五、板书设计

找因数

1×12=12 2×6=12 3×4=12

12的因数有:1,2,3,4,6,12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21262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