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理论论文(实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6 05:59:14
马克思理论论文(实用18篇)
时间:2023-11-26 05:59:14     小编:书香墨

总结的过程需要有系统性和条理性,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写总结时要注意语言简练,易于理解和接受。这是一些文学作品的解读与鉴赏,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欣赏文学。

马克思理论论文篇一

马克思自认为自己有能力成为颠覆整个西方传统哲学的人,并且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做到了,他发动了哲学革命,并摈弃了之前的传统哲学,所以我们需要理解其实质和变革并且更好把握住西方哲学演变的逻辑和困境[1]。如何把握哲学革命的广度与深度就需要我们牢牢基于宏观和历史。从另一个角度去看,马克思这样的成功也是可遇不可求的,这与其深刻理论背景和内在线索密不可分,而且本文旨在揭示马克思如何做到颠覆传统的哲学的[2],因此,接下来我们会对本文的重点研究对象实践思维方式进行阐述。

二、马克思实践思维范式的确立。

真正帮助马克思确立起实践思维范式的重要人物是黑格尔和他的著名的思辨思维范式。怎么说呢,这也算是一种反向推动吧。正是在马克思发动革命之前,他对黑戈尔和他的理论的批判甚至是对整个哲学世界的批判成就了他,他开启了一个哲学史上的新的时代[3],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全新理论-存在论视域。事后证明这个理论引起了一系列的哲学界的大地震,也让马克思成为了哲学界最具探索和创新精神的哲学家。

三、马克思实践思维范式的最终确立。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成功发布标志着马克思真正意义上的开始了哲学革命[4]。马克思对各方面不同于之前哲学的思维方式开始渐渐崭露头角。之后又一部巨著-《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爆炸式的亮相成了他实现哲学革命的标志,马克思成功通过这本巨著让自己的实践思维范式逐渐让世人信服,他也将因此在哲学界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马克思之后又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深入展开,得到了《德意志意识形态》[5],这本书是其实践思维范式的最全面的论述,可以说这本书代表了实践思维范式的正式确立。

19世纪中页马克思的那本巨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被后人称之为马克思改变思维范式的巅峰之作[6],也是对旧哲学的思维范式的批判和摒弃,是其实践思维范式确立的最重要的标志。这本书开篇就对旧唯物主义路线,唯心主义路线和实践唯物主义路线进行了分析和对比,但是这三条之间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前两条不过是旧哲学和传统思维方式的表现形式,而只有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和前两条完全不一样,特立独行独树一帜,自此正真的哲学革命也是最彻底的哲学革命算是正式完成了。

从马克思发动哲学革命来看,他不仅仅针对的是个别的理论个别的观点,个别的旧哲学观念,他要改变的是整个哲学界研究问题思考问题理解问题的方式,他想通过哲学革命超越整个西方传统哲学开启属于自己的新的哲学时代的大幕[7]。许多名人称赞马克思时说,马克思不仅仅是颠覆了之前的哲学体系,他还开辟了另一条阳光大道,在关闭一扇窗的同时开启了一个时代的大门,这种独创性和开拓性是非常的难能可贵的,他将哲学这个领域彻底改变,彻底颠覆,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新哲学领域。马克思的哲学告诉我们,如果一直守旧,我们将无法前进,研究的东西再多也比不上一个先进的,创新的.研究方法,如果那些守旧的方式(研究方式,思维方式)不被摒弃的话,纵然我们有时能发现一些新东西但用原来的方式去研究去思考那最终还是会一无所获的[8]。马克思将自己的实践思维范式代替本体论思维范式实现了哲学范式的转换。哲学范式不仅仅单独指的是个体的方法,它面向的是整个哲学界的研究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它涉及到哲学的各个方面。前文就讲过,思维范式是哲学的理论上的硬核,不同的哲学思维范式与不同的哲学理论相对应,一旦思维范式发生改变,其理论硬核就必然随之改变,随之而来的表现形式就是核心理念、哲学方法和理论主题的变化[9]。

五、总结。

上述就是马克思如何将自己的创新性想法付诸实践再通过结合历史经验自身挖掘,来形成自己的哲学,并大胆地写出好多部巨作来掀起哲学界的改革大风暴,并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地将以往守旧的哲学界完全颠覆,将自己新颖的思维方式灌输到了整个哲学界,让原本没有丝毫生气的哲学界彻底焕然一新,生机勃勃,也为后人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光明大道,为哲学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马克思的实践哲学的出现无疑是哲学界甚至是整个世界的“大事件”,马克思的伟大不用赘述,但他的实践哲学论作为他的代表作也是巅峰作之一实在是让后人礼顶膜拜。

参考文献。

[2]邹诗鹏.“哲学的终结”与实践的哲学人类学基础[j].学习与探索,2014,04:1-5.

[3]牛小侠.实践哲学视域下的实践智慧思想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4,04:6-10.

[6]张科,杨敬.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解读及其现实意义[j].经济研究导刊,2014,09:7-8.

[8]张明.从哲学思辨到现实矛盾:马克思实践概念革命性维度的再思考——历史唯物主义范式下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解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100-104.

马克思理论论文篇二

马克思的哲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部分,要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必须先理解透彻马克思的哲学理论。而对于马克思的哲学形成阶段学界有很多争议,而笔者为了更加鲜明的阐述这一形成过程,对马克思的创作生涯进一步了解、分析和理解,将马克思的哲学理论形成阶段分为三大块即实践唯物主义形成、马克思经济学哲学形成、创立东方社会理论。

一、实践唯物主义的形成。

(一)1837年—1841年,“给父亲的信”—“博士论文”

在这一阶段中,马克思研读了黑格尔的著作,并参加了“博士俱乐部”,接触到了青年黑格尔派,在这一时期,马克思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动。马克思为了解决鲍威尔提出的自我意识的批判问题,系统研究了希腊时期的哲学,以《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之区别》为题的博士论文,他通过比较发掘出伊壁鸠鲁的唯物主义哲学传统,构建起以人的自由为核心的本体论。这也是他的实践唯物主义学说的最初形式。

(二)1842年—1844年,《莱茵报》—《德法年鉴》。

这一时期马克思正处在巨大的思想转折的时期,由革命民主主义转向了共产主义、由唯心主义转向了唯物主义。

莱茵报时期:马克思一方面继续坚持自我意识和自由理性的立场,另一方面又遇到了与这一理论相矛盾的现实问题,这促使他进行了反思和对现实的批判。

《德法年鉴》时期:1844年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发表《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在第一篇文章中马克思提出了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区别,预示了共产主义革命的到来在理论上的必然性。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提出了共产主义革命的主题力量、根本属性革命理论与革命社会力量的相互关系等重大问题,标志着马克思已经成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

(三)1844年,《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对宗教、国家和法的批判进到对“市民社会”的批判,从哲学进到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提出了劳动异化理论,对实践概念作了明确的规定,同时,还对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进行了批判,阐发了实践的辩证法思想。这些研究深化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在哲学理论上面对实践的探讨由政治层面到了经济层面,并以人的本质把这两部分联系起来。并在这一理论基础上阐发了自己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思想。

(四)1844年—1846年,《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

有学者认为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神圣家族》,标志着从劳动异化理论向唯物史观的过渡。在这本著作中,马克思指出以鲍威尔为代表的一部分青年黑格尔主义者仍然拘泥于黑格尔的逻辑学,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采取了完全非批判的态度。

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了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青年黑格尔派,首次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反思,也可以是马克思经济学哲学形成阶段。

马克思在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同时,也创立了他的资本主义理论,并对政治经济学开始了研究。马克思将这些理论交错中进行探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异化劳动,而异化劳动离不开工人、劳动、需求等概念的联系,这些概念可以很显然的看出是有关经济学哲学的概念,作为创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最初尝试还不能算是成熟的。

这段时期马克思有了对于资本主义硬性的微观和宏观的把握,对资本主义结构贯彻了他的唯物史观的方法。

在《政治经济学手稿(1857-1858)》中,马克思将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贯彻到资本主义结构中,并提出了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不同的新的异化理论即物化理论。

(三)1861年—生命的终结,《资本论》第一卷正式出版,第二、三、四卷草稿。

《资本论》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资本主义理论的创立。《资本论》也叫做剩余价值学说史,这一套著作是马克思晚年的理论成果,也是对资本主义以及经济哲学方面又一个重大突破。

三、探讨东方社会问题,创立东方社会理论。

(一)19世纪50年代初—1858年,对中国、印度的分析—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提出从印度公社和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研究中,发现了东方社会的特殊性质。

(二)1958年—1878年,从俄国农村公社的研究中,提出了农村公社可以不重复西方社会的发展道路,而吸收它的一切肯定的成就。在这一时期,进一步分析了东方社会特殊发展道路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与西方社会不同的是,东方社会很可能不需要像西方社会那样经济那么多阶段而走向人类解放道路。

(三)1878年—生命的终结,马克思主要对人类学的研究,代表著作是《人类学笔记》,在这本笔记中,马克思对原始社会研究以及人类多样化的研究更加深刻,对人类社会以及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更加阐述。

通过上述对马克思各阶段的思想分析我们清楚的了解了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由于篇幅的缘由,不同对每一个时期都加以细化分析,因此第三阶段创立东方社会理论没能够细化。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哲学理论之所以能够在当时引起这样高的关注,是因为他的理论不像其他哲学家那样一成不变,他是在整个社会历史中不断前进的,他的思想是积极的,当发现不能够解释现实社会时,他会不断反思,不断创作,以此能够真正解释这个社会,实现他那“理想的事业”。

马克思理论论文篇三

近年来,随着电脑的普及,人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有所提高。但一些高校在计算机公共课程作用的认识方面存在着偏差,认为多数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已有一定的掌握,在教学中偏重于计算机理论知识或者计算机实际操作的讲授,忽视了对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2010年7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组成了“九校联盟”,在西安交通大学召开了第一届“九校联盟计算机基础课程研讨会”,并发表了“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声明指出:“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潜移默化地使他们养成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对问题进行求解、系统设计和行为理解,即建立计算思维。九校联盟(c9)旗帜鲜明地把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级人才的计算思维能力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复杂的核心任务,为国内高校的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学引领了方向,树立了标杆。”[1]由此可见,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我校计算机公共课程的研究现状。

我校计算机公共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程序设计基础”两门课程,这两门课程都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重要课程。新形势下,对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改革非常必要。要通过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不断提升大学生计算机文化素养。对于我校开设的计算机公共课程,课程组通过在新生中开展问卷调查、编写基于“计算思维”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教材、编写基于问题求解教学模式的教材、编制试题库、修订完善考核方法、进行mooc建设等五个学期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我校计算机公共课程的研究与实践内容。

2.1研究内容。

(1)基于“计算思维”的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我校选取了“程序设计基础”和“计算机文化基础”两门计算机公共课程,并通过这两门课程的教学进行基于“计算思维”的教学模式应用实践,同时验证计算思维在计算机教育教学中起到的积极作用。

(2)建设“计算机文化基础”mooc和“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站。在“计算机文化基础”和“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入“计算思维”的核心思想,设定“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将任务逐步分解为知识点。知识点的拆分遵循“小而精”的原则,围绕知识点提供微课视频、在线测试、习题作业、在线讨论等多方位教学模块资源,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运用网络学习的平台实现随时随地教与学,对学习的平台的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完善与改进,使计算思维在网络自主学习模式中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2.2采用的方法。

2.2.1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式教学属于一种基于“计算思维”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负责提出任务、演示任务操作过程、辅导学生完成实验、对内容和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布置课后作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查阅资料、相互讨论,利用计算机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我校计算机驱动式教学模式的实验任务,主要选自于学生进入工作岗位承担的“经理助理”在一年中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如制作“员工之家”期刊、制作产品销售年报、制作公司产品宣传演示文稿等,通过这些工作任务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相互合作,在思考和动手实践中逐渐培养计算思维的能力。

2.2.2基于问题求解的教学模式。2006年,周以真教授首次提出“计算思维”的概念,其中就包含“问题求解”的思维活动。教师通过对计算机领域一些经典问题的分析,求解过程的详细讲授,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经典问题有:梵天塔问题、博弈问题、背包问题、判断谁在说谎问题、哲学家共餐问题,等等。将案例所蕴含的计算思维与方法渗透其中,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2]。

2.2.3构建基于“计算思维”的网络自主学习模式。基于“计算思维”的网络自主学习模式主要是将教师的教学指导行为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结合起来,达到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的目的,?用先进科学思维方法获取知识,学会自我思维,自我获取有效信息,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3]。我校基于“计算思维”的网络自主学习模式主要体现在构建了“计算机文化基础”mooc和“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站。

3研究过程。

3.1研究准备阶段。

在研究的准备阶段,主要通过收集目前有关计算思维方面的各种材料,包括理论资料和实践材料等,开展对当前高等教育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和研究。采用调查问卷、查阅等方法,对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中“计算思维”方法的运用情况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研究,并对“计算思维”相关学科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为整个研究的完成打好基础。

3.2理论探究阶段。

在理论探究阶段,主要在理论层面上摸索探讨“计算机文化基础”、“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计算思维”的思维原理、思维方法的运用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包括计算思维的发展历史,在教学中如何应用计算思维方法,在教学中如何培养计算思维能力,如何发挥计算思维在教学中的作用以及计算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等,并采用了描述性法及多种思维方法。

(1)描述性法。对“计算思维”在最初定义的基础之上,将前人在计算思维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通过自己的理解验证、加工改进,赋予其新的定义和解释,并得到计算机科学界以及教育界学者们的认可,接受采纳并融入“计算思维”的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模式中。

(2)思维方法。计算思维是一种思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教学中可使用归纳演绎、类比推理、综合分析等方法。这种思维将问题分解成大小不同的部分,并且利用所掌握的计算知识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计算思维能增强学生解决模糊的、复杂的或开放性问题的自信心,因此,任何学科背景或年龄段的学生都应该学习培养个人的计算机思维能力,这是一种让人受益的技能。

3.3教学实践阶段。

本阶段主要是承接上述部分的理论探究,在教学实践中构建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课程内容,运用计算思维方法进行课堂教学。首先设计了“计算机文化基础”、“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了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和基于问题求解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案,围绕计算思维方法和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构建基于“计算思维”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到“计算机文化基础”、“程序设计基础”两门课程的教学当中。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将知识点巧妙地融入教学任务,围绕实际“任务”展开教学。老师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给学生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4]。在“程序设计基础”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适当的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机程序的设计,重视教学课程的'整体结构,利用一些案例进行课程内容的讲解,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导[5]。另外,为满足新形势下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突出重基础、强能力的基础教学,构建了“计算机文化基础”mooc和基于“计算思维”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网站,进一步补充了课外教学内容。

3.4总结评析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针对整个基于“计算思维”的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效果,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mooc的教学效果,“程序设计基础”网站的使用效果等,从网络平台使用、学生成绩、学生问卷调查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与总结。

4研究成果与不足。

4.1成果的主要内容。

为了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使计算思维更好地应用于“计算机文化基础”和“程序设计基础”等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中,我校进行了基于“计算思维”教学模式的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

(1)建立了“计算机文化基础”mooc,并将“计算思维”教学模式中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融入到mooc教学中。

(2)对于“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完成基于问题求解的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并将其整理编写成自编教材。

(3)建立了“程序设计基础”教学网站。

(4)发表了《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学术论文。我校基于“计算思维”教学模式研究成果的内容丰富,包括了两门课程的实施方案,“计算机文化基础”mooc资源建设(视频录制、讲义、题库制作等),“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网站资源建设(动画演示、视频、教案、基于问题求解例题等)及相关教学改革论文。在“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网站中包含有动画演示,能够更好地展现编程思路,有利于学生对编程方法的掌握。

4.2不足之处。

“计算机文化基础”和“程序设计基础”两门课程在建设中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方面,需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的修改和完善。“计算思维”教学模式中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已融入到mooc教学视频中,2018年秋季将利用mooc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基于问题求解的程序设计自编讲义将进一步修订,期待能够更好地运用于教学中。

5结语。

本文通过在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着偏重于计算机理论知识或实际操作的讲授,忽视了对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提出了以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作为计算机教学的核心任务。选取了西安航空学院“程序设计基础”和“计算机文化基础”两门计算机公共课程,采用了任务驱动式、基于问题求解、构建“计算思维”的网络自主学习模式等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构建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课程内容,运用计算思维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提升了学生计算机知识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基于“计算思维”的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对促进计算机教学方式的变革,促进教育资源共享,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5]丁鹏,贾月乐,张静.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13)。

马克思理论论文篇四

时代的发展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极其尖锐的问题: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究竟有什么当代意义?埃特加博登海默曾经把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和整个法律理论归结为三个基本假设,即:法和法律是不断发展的经济力量的产物;法律是统治阶级用以维护其统治较低阶层的权力的工具;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法和法律将会逐渐减少其作用并最终消亡。之后,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即“所有上述假设是否代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奠基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或者其中的一些观点是否必须被看作人们后来对马克思理论所作的教条性增改”。实际上,博登海默这里所提出的也就是如何看待马克思的法哲学遗产问题,也就是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有何当代意义的问题。当代德国法哲学家赫尔德?克伦纳则更加明确地提出了“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留下了什么?”的问题。由此可见,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究竟有什么当代意义的问题,确实不是一个细枝末节的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我们今天不得不对此作出回答。

毫无疑问,马克思法哲学理论具有当代意义和价值。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当代意义和价值被历史遮蔽了。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马克思法哲学理论当代意义的“缺失”?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及其当代意义为什么会陷人被历史所遮蔽的命运?归纳起来看,主要原因是:

第一、把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纳人现代性的话语,从而抹煞了作为批判形态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性质,也混淆了马克思法哲学与近代法哲学之间的原则界限。把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看成现代性理论,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把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实证主义化。所谓实证主义化就是把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降低到近代市民社会的水平,把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沦为与近代法哲学无异的、仅仅是关于市民社会的实证科学。实际上,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与近代法哲学之间是有原则界限的,马克思对近代法哲学进行了根本的批判,对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也就是法哲学批判理论。而一旦把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纳入现代性话语并作实证主义化的解释,就必然混淆马克思法哲学与近代法哲学之间的原则界限,也必然放弃马克思对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的批判立场,造成马克思法哲学理论当代意义的缺失。

第二、把马克思法哲学理论教条主义化,把马克思对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的批判等同于伦理主义的批判,同样曲解了作为批判形态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本质及其目的。具有当代意义的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理论,其目的不是一般地反对现代法权本身,而是要批判现代法权的异化性质,彻底颠覆近代法的形而上学基础,揭示现代法权的现实基础、本质及其历史。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作为批判形态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也就是法的形而上学批判理论。而一旦把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理论教条主义化,就必然造成对现代法权的抽象否定,也必然把马克思的法哲学批判理论沦为一种与空想社会主义无异的乌托邦学说,这同样造成了马克思法哲学理论当代意义的缺失。

第三、按照传统的解释方式尤其是教条主义的解释方式,必然造成马克思法哲学理论与现实的脱节和疏离,从而使它的当代意义和价值缺失。因为,教条主义把马克思对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的批判等同于对现代法权本身的否定,把马克思对现代法权之形而上学基础的颠覆等同于一般地反对现代法权,从而造成了对现代法权的抽象否定和拒斥。然而,无论在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眼下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自由、平等等现代法权体系大有复兴和发展的趋势。国内外有许多学者甚至提出,当今的时代已经进人了“权利时代”。按照传统的尤其是教条主义的解释方式,是无法解释这种状况的,这就必然使马克思法哲学理论与现实脱离。而马克思法哲学理论一旦缺乏了对现实的解释力,它的当代意义和价值也必然迷失。

第四、前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在法治和民主政治实践上的失误,加剧了人们对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误解,使人对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现实存在根据产生怀疑,有人开始否认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理论的当代意义甚至从根本上取消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在这种背景下,很多西方学者都认为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仅仅限于对现代法权的批判和否定,仅仅限于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的理论,而缺乏关于自由、民主、平等等法权体系的理论。例如r?海尔布隆纳就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在“自由”、“平等”这样的主要战场上“打了败仗”意大利学者l?科莱蒂也认为马克思主义缺少一个真正的政治和法的理论”;于尔根?哈贝马斯在1990年写的一篇反思东欧剧变的论文中也认为,马克思主义缺乏一个令人满意的法学传统,是左派应该牢记的最重要教训之一当代德国法哲学家阿图尔?考夫曼则说得更加直接,他认为,“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确实没有留下什么,尽管马克思作为哲学家无疑将与世长存”。

无论如何,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当代意义和价值被历史遮蔽了。诚然,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当代意义从来不是现成的东西,因此,既然它的当代意义是被历史遮蔽的,那么也必须在历史和时代中才能得到重新呈现。要呈现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当代意义,以下方面不可忽视。

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在“感性活动”或“实践”原则基础上的社会存在理论和整个唯物史观,彻底颠覆了近代法的形而上学基础,澄清了近代法哲学以及现代法权的前提,并且由此划定了马克思法哲学与近代法哲学之间、与各种空想社会主义之间的原则界限。一句话,“划定界限,’指的是既划定马克思法哲学与作为现代性形态的近代形而上学法哲学之间的原则界限,又划定马克思法哲学与作为乌托邦形态的各种空想社会主义者之间的原则界限。传统的实证主义和教条主义解释模式所造成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当代意义的遮蔽,主要根源于这种界限的不清。因此,要呈现马克思法哲学的当代意义,最根本的理论任务是要“划定界限”。

一条界限是马克思法哲学与作为现代性形态的近代法哲学之间的原则界限。在马克思看来,近代法哲学从私有财产的既定前提出发,但是它们从来没有考察这个前提,更没有批判这个前提,因此,它把市民社会和私有财产范围内的权利冒充为普遍的权利,把历史的暂时的权利看成是自然的永恒的权利,把市民社会中利己主义的权利说成是“人权”,最终陷人法的形而上学。如果说在私有制和分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以及阶级存在的条件下,法的形而上学不可避免,那么,在马克思看来,随着私有制和旧分工的消灭,随着“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的实现,法的形而上学的基础必将被颠覆。马克思的法哲学与近代法的形而上学之间的界限是异常[楚的。在“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的立场上,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成了否定和批判的对象。

法的形而上学批判,或者说对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的否定和批判,构成了马克思自《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以来的中心工作,它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马克思法哲学著作的始终。“德法年鉴”时期对公民权与人权之间矛盾的揭示,对“政治解放还不是人类解放”的说明,对无产阶级所实现的“人类解放”的诉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中对市民社会进行政治经济学的初步解剖,对扬弃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的初步展望;《德意志意识形态》及其以后在社会存在理论基础上对法的形而上学基础的彻底颠覆,对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的批判和扬弃,对共产主义和“自由人联合体”的论证,如此等等,马克思所要达到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正是要彻底颠覆法的形而上学基础,要对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进行批判和否定,以便与法的形而上学划定界限。毫无疑问,马克思从理论上完成了这个任务。“感性的活动”或‘‘实践”原则基础上的社会存在理论和整个唯物史观的创立意味着法的形而上学基础的彻底颠覆,现代法权的异化性质在马克思的“人类社会”或“共产主义社会”成了批判和扬弃的对象。

要呈现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当代意义就不能模糊这条界限,否则,马克思法哲学的当代意义就会被遮蔽,就会沦为与近代法哲学无异的、仅仅是关于市民社会的科学?马克思之所以是马克思,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他在“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的立场上,高举了批判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的旗帜,建立了不同于近代法哲学的法哲学形态。我们强调不能把马克思的法哲学沦为实证主义,强调要划定马克思法哲学与近代法哲学之间的原则界限,强调马克思的法哲学是一种作为批判形态出现的法哲学,其用意和根据正在于此。

另一条界限存在于马克思的法哲学与各种空想社会主义者之间。如果说,近代法哲学对私有财产和现代法权是无批判的,那么,空想社会主义者则只是对私有财产和现代法权进行抽象的批判和否定。与空想社会主义者不同,马克思在对私有财产和现代法权进行批判的理解中包含着肯定的理解。从这个意义上看,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法学观点和近代法哲学在本质上是同构的,即都离开现实的基础和物质前提,抽象和形式地谈论现代法权。差别仅仅在于近代法哲学是对现代法权进行抽象地肯定,而空想社会主义者则是对现代法权进行抽象地否定。

马克思在对近代法的形而上学和现代法权进行批判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这条界限也是异常清楚的。大致说来,马克思对“本质的矛盾”或“市民社会的现实矛盾”的强调,对“现实的人”、“他们的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作为社会存在理论和整个唯物史观的前提的强调,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和“自我异化的扬弃跟自我异化走着同一条道路”的强调,对“共产主义的现实基础和经济性质”的强调,对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走向消亡的具体条件与途径及其长期性的强调,对“政治解放当然是一大进步”的承认,对蒲鲁东等人以及“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如此等等,都显示出了马克思与各种空想社会主义者之间的界限。

因此,要呈现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当代意义,也要划定马克思法哲学与各种空想社会主义者之间的界限。一旦模糊这条界限,把马克思对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的批判理解为一般地反对现代法权,把马克思对现代法权所进行的历史的辩证的批判理解为抽象的批判和否定,那么,必然陷人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和教条主义曾经给社会主义国家造成了巨大灾难,如何抵制和肃清它们的影响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归根结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才是我们建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归宿点。我国是在比较落后的经济、政治、文化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这和马克思当年的设想有明显差距。马克思当年设想无产阶级专政作为过渡时期的国家,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人无产阶级社会的过渡,即包括自由、平等、民主等现代法权体系在无产阶级专政建立之后将不断走向消亡。而当代中国社会的根本任务仍然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就是说,现代法权体系在中国现阶段还将得到不断的支持和培植。加上我国封建传统特权的残余在目前仍然存在,如何建立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法权形式,以自由、平等、民主等现代法权体系来彻底摧毁封建特权的任务仍很艰巨。所有这些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历史境域来建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

当然,“建构”并不是无中生有,更不是要抛弃马克思主义,相反,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仍然焉我们最重要的资源。马克思仍然是我们时代的同路人。因此,这里就有一个“返本”的问题。所谓“返不是说处于顽强的崇古意识而退回到马克思的原典上去,而是说要抛弃掉传统的对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实证主义化和教条主义化的解释模式,要揭示出马克思法哲学理论所具有的当代意义和时代价值。马克思实现了法哲学史上的真正革命,他彻底颠覆了近代法的形而上学基础,揭示了现代法权的现实的基础、本质及其历史,批判了现代法权的异化性质。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或法的形而上学批判理论仍具有当代意义和时代价值。因此,“返本”说到底,就是要借助对马克思法哲学“文本”的重新解读,认清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批判性本质及其引起的法哲学革命,建构具有当代意义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

建构具有当代意义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也离不开“创新”。“创新”当然不是简单刷新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个别词句和个别论断。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当代意义是在历史中迷失和遮蔽的,就必须在历史中才能生成。因此,“创新”就是要联系当代世界尤其是当代中国的具体历史境域,具体说来,就是要联系当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境域,使马克思法哲学的当代意义在这种具体的历史境域中得到呈现。

此外,建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还离不开“对话”,即马克思法哲学与当代西方法哲学之间的对话。当代西方法哲学学派林立,虽然它们总体上仍然是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内为解决自由和平等的对立紧张状态而提出的各种法权体系方案,但是,它们提出的许多合理的观点也值得我们思考和吸纳。例如,当代新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约翰?罗尔斯提出的关于自由原则和平等原则的设计,尤其是他在《正义论》中所表现出来的对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某种认肯,就让我们看到了马克思法哲学与当代西方法哲学对话的可能性。

当然,“对话”不是在马克思法哲学和当代西方法哲学之间强行寻找共同点,更不是回避它们之间的本质差异以及它们对马克思的责难。我们的目的是通过与它们的对话,呈现出马克思法哲学理论当代意义的地平线,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建构具有当代意义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任务。

第三,坚持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批判精神,用历史的辩证的态度对待现代法权体系。

“认真对待权利”这是美国当代自由主义者罗纳德?德沃金重新提出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人,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展开,“自由”、“平等”、“民主”等现代法权体系在我国将不断得到复兴。因此,在我国现阶段也有一个如何“认真对待权利”的问题。

从理论上讲,要“认真对待权利”就必须坚持马克思法哲学的批判精神,坚持用历史的辩证的态度对待现代法权。马克思哲学本身就包含着极为重要的反思批判精神。马克思强调,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强调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批判,并且反对竖起任何教条主义的旗帜。一句话,体现新哲学原则的反思批判精神是马克思所一贯坚持和强调的。

马克思这种反思批判精神在法哲学领域体现得更加突出。反思批判精神也是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基本特征。马克思在“感性的活动”或“实践”原则基础上的社会存在理论和整个唯物史观,从根本上揭示了现代法权的现实基础、本质及其历史,彻底颠覆了近代法的形而上学基础,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在“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的立场上成了批判和扬弃的对象,从而与作为现代形态的近代法哲学划定了界限。当然,马克思对现代法权的反思批判又不是抽象的形式的批判,而是历史的辩证的批判。因此,对待现代法权也应该坚持马克思的历史的辩证的态度,在对现代法权进行否定的理解时也要对它进行肯定的理解,既要避免对现代法权的抽象否定,?也要避免对现代法权的抽象崇拜。在建构具有当代意义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时,这一点是必须坚持的。

那么,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究竟有什么当代意义?换言之,当下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法治建设究竟能够从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中得到什么启示?作为结论,归纳性的指证以下几点是必要的:

马克思对法的形而上学的批判过程,也就是破除现代法权的神话学的过程。在马克思看来,经验的观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法权结构同生产的联系,而不应当带有任何“神秘”和“思辨的色彩”;法权的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之中,存在于现实的人们的经济关系之中,经济关系产生法权关系,法权关系的内容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那些决不依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个人的物质生活,即他们的相互制约的生产方式和交往形式”是国家和法的现实基础,法只不过是物质生活关系的“一种征兆”、“一种表现”;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依照马克思的社会存在理论和整个唯物史观来审视我国现阶段的法权状况,我们也应该“经验的观察”我国现实中出现的“自由”、“平等”、“民主”等法权体系,要根据“经验”来揭示法权关系同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联系,要走出法权问题上的神话学。这里主要有两层意思:(1)如果离开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像改革开放以前那样抽象地谈论现代法权的消亡,拒斥一切现代法权关系,那么,这就把现代法权神话化了。其后果不言自明;(2)如果离开我国的具体国情、现有的经济结构和文化传统,产生对现代法权关系的盲目迷信和崇拜,那么,这也是把现代法权神话化了,其危害也是我们应该蒈惕和避免的。

第二,作为市民社会和政治革命范围内的现代法权,对于“人类社会”而言确实是不充分的,但并不是无价值的,因此,对现代社会结构里发展起来的现代法权体系,必须实行“吸纳”和“超越”的双重任务。

在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看来,在市民社会和政治革命范围内发展起来的现代法权,对于“人类社会”而言确实是不充分的,是具有异化性质的,但并不是无意义无价值的。这样的话,我国现阶段应该如何对待现代社会发展起来的现代法权体系,就有了一个较明确的答案。一方面,由于中国是在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未充分发展的背景下进行革命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因此,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法权体系是在现代民主制度和现代法权关系未获得典型发展的较落后基础上实行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法权体系。这种状况以及发展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反对封建特权的任务决定了,现代社会结构里发展起来的“自由”、“平等”、“民主”、“人权”、“按劳分配”等现代法权体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能被消除,也不应该消除。相反,这些现代法权体系在我国很长的一段时期内还有被吸纳和发展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政治制度和法权体系又决不能照搬西方的模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要求我们,对于在现代社会结构中发展起来的“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现代法权体系必须实行“反思”和“超越”。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可能简单地套用西方市民社会模式和法权体系标准,来作为建构中国社会主义法权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据。换言之,中国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国情以及历史传统决定了,中国的法权体系的建构以及整个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肯定不能走西方的老路,即市民社会和国家二元分裂和截然对立的老路,而只能走国家与社会、国家与个人、权力与权利、自由与平等之良性互动关系的路子。

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阐明了对待现代法权的历史的辩证的态度,揭示了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的消除与现代法权的发展走的是同一条道路的深刻道理。因此,就当下我们对待现实中不断得到复兴的现代法权的态度而言,也应该坚持由马克思所揭示的这个原则。一方面必须努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各种现代法权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反对特权,保障人民的合法财产以及自由、平等的权利;另一方面必须注重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快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最终消除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创造条件。

马克思理论论文篇五

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哲学这一概念,但是他们的生态学哲学理念已经产生。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带来的社会矛盾、阶级矛盾急剧加深;工业发展使人们对土地疯狂掠夺,对森林植被无限破坏,使马克思和恩格斯预见到生态问题对人类产生的严重影响,预示生态哲学的发展。生态学是探讨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学术。这些关系都是阐明人与自然之间如何相处的哲学关系,生态学必然会发展到生态哲学。生态哲学是从生态学发展而来,主要是研究生态问题的哲学理论。生态哲学从人与自然关系出发,着重研究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探讨人、社会、技术、工具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人与自然关系是否和谐统一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改变世界、认识世界是否成功的关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就要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马克思生态哲学以人为主体,从人的角度出发以整个物质世界为研究对象,阐明了生态哲学是按照什么样的自然规律运行,揭示了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如今,社会发展迅速,生态破坏严重,马克思生态哲学对社会发展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1.人是第一主体。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观里与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相一致。马克思生态哲学观中人来自于自然,创造出社会,最终人与自然、社会之间是和谐统一才会保持整个生态系统正常运行。人与自然、社会是整体与部分、系统与元素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最高目标,也是实现人类自身的价值目标。马克思与通过人的主体性很好地与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相吻合,被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接纳。马克思生态哲学“以人为本”,人是第一主体。从人主体利益出发来阐述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以人为本”是把人视为改造世界的主体,从人的角度来看自然界。人的利益最终实现,就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马克思曾说:“旧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1]。以人为主体,就是从人主体利益出发,来协调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维护整体利益,不能因私而忘公,要保护生态环境,使自然界与社会都得到持续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物质大生产,物质欲望大于一切,对自然界无止境地掠夺,造成水土流失、草地退化、荒漠扩张,严重的自私自利行为给整个自然界带来了巨大伤害。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把双刃剑,它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但又携带着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挑战自然界生态承载能力。于是,我们不能一味地坚持经济飞速发展,要从人类社会长久发展出发,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2.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主要特点。

马克思关于生态危机的描述为“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即使如此,马克思也不是对科学、经济和思维意识形态等社会存在的因素做简单直列式评述,而是运用经得起考验的理论来帮助人们实现对哲学的掌握,要遵循基本理论规律,按照特定的原则如:抽象到具体、个别到一般等原则进行实践。马克思运用这些原则本质地揭露资本主义利润为上的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尖锐矛盾冲突,揭示生态破坏带来的宏观与微观的后果。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是一门科学,具有浓厚的科学性。第一,马克思生态哲学从自然科学理论出发,以自然生态规律为基础,发展生态哲学。第二,马克思生态哲学坚持物质第一性,从唯物主义思想出发,物质决定意识,人只要遵守自然运行规律就可以创造物质,按照自然规律开展实践活动,就可以可持续地从自然界获得物质生产资料。不然就会造成生态资源枯竭,受到自然界的恶性反馈。第三,马克思生态哲学找到了引发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所在,也找到了改善生态的方法。马克思以及恩格斯都认为,资本主义掠夺式的生产是造成生态破坏最主要的原因,旧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只会给社会发展带来阻碍,寻找新生产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只有找到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才能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如今,建立生态文明社会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最佳途经。第四,马克思生态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有机统一。生态哲学辩证法就是物质世界与主观世界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也是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理论基础。

3.实践性的特征。

马克思的“批判的和革命的”思想精神透露着实践观点,与实践观点存在严密的逻辑性。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批判和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直观感性批判做了深刻的批判。马克思认为世界存在的万物都要通过实践去了解掌握,物质生产实践以及其他的社会关系实践才能顺利地开展。实践主体性是为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基本特性。第一,马克思从实践与认识之间的关系出发来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旧生态哲学无视实践,忽视人是实践主体性,因而不能正确阐述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马克思生态哲学把实践当作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活动,人通过实践来掌握世界运行的一般规律,总结经验得出结论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第二,马克思生态哲学认为实践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方法,人通过实践作用于自然界,使自然界产生相应效应。实践是人与自然界互相联系的媒介。实践是人作用于自然界的方式,实践产生生态问题,人也要通过实践来解决生态问题,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

总的'来说,马克思生态哲学就是以人为根本、以实践为基础、以促进人与自然界和谐发展为目的的哲学理论[2]。体现了辩证法与方法论的有机统一,体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生态哲学特点很好地转变了我国人民对生产、生活的发展理念,深刻改变了我国人民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旧思维。从传统发展来看生态危机的产生都是人们思想认识上的错误造成的,传统理念的转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我们要摒弃传统中不良的思想,要将物质生产与环境和谐放在一个整体中考虑,放在一个有机系统中进行分析研究。树立新的经济发展理念,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达到不以损坏未来为代价的可持续发展。实践需要理论指导,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实践才会按照正确的方向发展。马克思生态哲学就为我们指明了道路。第一,掌握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坚持以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指导。熟悉马克思生态哲学,就掌握了以人为主体思想理论,排除了以物为本的错误思想,建立了正确价值观。第二,马克思生态哲学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马克思生态哲学为人的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生态学是马克思生态哲学科学基础,从生态学出发把握马克思生态哲学更好地指导我们建立生态文明社会。第三,坚持马克思生态哲学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马克思生态哲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只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建立生态文明社会。人的实践促进了自然发展,就是掌握了正确科学理论;相反阻碍了自然发展,就是被错误的理论所误导。掌握马克思生态哲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所以,马克思生态哲学促进生态世界、主观世界、客观世界相互和谐统一的基础,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生态哲学,有助于实现真、善、美的有机统一[3]。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批判人与自然界对立起来的观点。他们指出环境创造并影响着人,人也通过实践活动来反作用地改造环境,人在适合于人本性的条件下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以马克思生态哲学为理论指导[4]。第一,马克思生态哲学是实践哲学理论发展的基础。要掌握以人为本的科学理论,就要理解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马克思生态哲学主体思想就是以人为本,维护主体利益解决生态问题,促进整体利益的发展。掌握好马克思生态哲学为更好地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打下基础,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可持续发展。马克思生态哲学体现了人与自然界辩证统一的关系,它要求我们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掌握好全体利益,也为后代子孙利益考虑,维护生态文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二,马克思生态哲学要求我们掌握自然基本规律,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生产实践活动越多对自然界认识就越丰富,掌握自然规律的能力越大就更容易创造多样性的生产活动。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关注生态文明的建设。马克思生态哲学是辩证的自然观,需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通过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达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完成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促进社会可持续向前发展,马克思生态哲学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3.生态哲学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导。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经济处于严重落后状态加上传统的经济发展思想,我国较长的一段时间采用了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忽略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同发展,为未来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隐患,激起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矛盾。因此,我们要立足国情从我国的基本情况出发,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正确的生态理论引导下做到经济效益最大化,处理好人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指明了前进方向,也提高了广大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勇气。以现在为代表的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观就是结合马克思生态哲学,把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很好地融合起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是指导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最全面的生态理论。

当今,经济得到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快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使人类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生态恶化问题,为了改善生态,人要掌握生态哲学理论,坚持正确理论指导,按照正确方法从事实践,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关春玲.生态哲学的重生:论马克思实践观的生态哲学意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3]王仕国.论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理论视野与历史使命[j].求实,2010(11).

[4]杨秋凤.论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j].鄂州大学学报,2006(2).

马克思理论论文篇六

1、1早期资本结构理论………………………………………2。

1、2mm理论…………………………………………………2。

1、3权衡理论…………………………………………………2。

1、4最新资本结构理论………………………………………2。

2资本结构组成部分……………………………………………3。

2、1自有资本板块…………………………………………3。

2、2融合资本板块…………………………………………4。

3影响资本结构变动的相关因素………………………………5。

3、1行业因素………………………………………………5。

3、2获利能力………………………………………………5。

3、3企业规模………………………………………………5。

3、4销售收入………………………………………………5。

3、5股东态度………………………………………………6。

3、6其他因素………………………………………………6。

4最佳资本结构的选择方法……………………………………6。

4、1综合资金成本法………………………………………7。

4、2筹资无差别点法………………………………………7。

4、3概率分析法……………………………………………7。

4、4主观评价法……………………………………………8。

5欧美日企业的资本结构现状…………………………………8。

5、1企业资本结构与市场价值……………………………9。

5、2欧美日企业对自身融资方式的选择…………………10。

6我国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与政策选择………………………10。

7杉杉集团资本结构分析………………………………………17。

7、1企业理财目标与资本扩张……………………………18。

7、2适度负债,合理调整资本结构………………………19。

7、3对企业发展新阶段财务策划的几点思考……………20。

8知识经济下资本结构的新变化………………………………21。

9参考文献………………………………………………………23。

马克思理论论文篇七

摘要:网络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人类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沟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也为市场营销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以崭新的营销理念,对本科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创造新的营销模式,才能有效推进教育进步和社会发展。

关键词:网络技术;营销创新;思维。

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已成为b2b、b2c、c2c之间传递生产和商业信息的新途径,网络营销迅速普及,减少了供应链的非增值活动,成为一种新的经营业态,并衍生出网络口碑营销、病毒营销、精准营销、社会化媒体营销、神经营销等新模式,特别是移动网络的商业应用,改变了市场营销的格局。在此背景下,与时俱进,应用并拓展营销理论,探索营销创新的路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一、网络技术对营销的影响分析。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打破了时空阻隔,搭建了营销平台,克服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得到了最大化的满足,市场细分更加细腻。产品和服务的内容展示得更加全面、清晰,核心产品、形式产品、期望产品、延伸产品得到更好的诠释。网络技术颠覆了传统的营销理念和理论,使得原来不关注或不可能开发的市场变成很有价值的市场。长尾营销就是最好的例证。传统条件下,市场份额较小,没有开发价值,甚至亏本的项目,在网络技术支持下,由于低的广告成本、推销成本、存储成本、物流成本,以及广阔的领域,变成大型网络销售平台的淘金矿。

(一)网络技术催生新的营销模式。

网络技术的应用带来了网站营销、电子邮件营销和搜索引擎营销等新的营销方式,比起传统的人员推销更快捷,到达的距离更远,覆盖的区域更广,营销成本更低。随着网络技术的创新,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实现了双向或多维交流,企业与企业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用户与企业之间的交流非常方便与活跃,论坛、博客和视频分享纷纷兴起,基于人的社会性思维在营销创新中得到充分展示,催生了事件营销、话题营销、口碑营销、播客营销、即时通讯营销、bbs营销、im营销、病毒式营销、rss营销、wiki营销、sns营销等方式,并取得良好效果,网络营销方式也由之前的消极的推送式,向带有积极影响的互动式深度营销发展。

(二)网络技术集聚潜在顾客。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网络背景下,人们因为志趣集聚在一起,也可以由于热门话题聚合在一起,克服了空间阻隔,形成某类产品高度集中的潜在顾客群。由于时间的累积效应,社交圈不断放大,最后形成一个大型社会化网络和市场,开辟了新的关系营销渠道。在这一社交圈内,成熟产品更容易得到人们的认可,产品的黏性更高,市场更稳定,艺术品市场就是最好的例证。而且借助这一系统和渠道进行多种产品营销。

(三)网络技术深度细分市场。

网络技术架起了顾客与企业沟通的桥梁,每位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和要求,修改产品的图纸或解决方案,体现产品和公司的人文关怀,也让世界丰富多彩,顾客需要的产品和功能得到提供,顾客不需要的产品或功能不被生产和组装,减少了产品或功能的浪费。形成生产和需要的有效对接,使消费者的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使得产品得到最大化的瘦身,减少了社会资源的浪费,甚至创新了产品。网络技术推动了以生产为中心向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转换。在未来,更加开放、更加自由的市场中,这一点会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网络技术延伸销售渠道。

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应用,延伸了销售神经网络,减少了中间环节,几乎可以覆盖每个人,是性价比最高的产品信息发布渠道。同时,由于网络终端设备id的标志和可追溯性,消费者的习惯和购买欲望等信息都会被记录、反馈和分析,从线索中甄别出潜在顾客及其需求的产品和购买欲望,进行精准营销,提高效率和效果。

(五)网络技术搭建信任平台。

通过监视设备与网络互联共享,可全程溯源营销,增加产品和服务的透明度,提振消费者的购买信心。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越来越强,通过网络监视系统,人们可以了解种子、化肥、农药的安全性,甚至可以了解其后的加工、运输、存储状态,行使知情权。也可以利用rfid标签记录食品生产、检疫、加工等信息,实现可追溯性。监护人可以方便地实时查看幼儿园、养老院的服务过程。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提供了支撑,搭建了信任平台。

二、网络技术背景下本科生的营销创新方向引导。

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信息交流的维度,拓宽了消费者的购买渠道,形成了新的市场交易方式,增加了产品展示机会和清晰度,集聚了更多的销售线索,减少了传统营销中约见、接近顾客的难度,甚至省略了这些环节,市场开发也从重点市场走向完全市场,为营销理论和操作方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教学中,要根据网络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最新进展,对传统营销理论进行调整和补充,摆脱传统理论的束缚,建立新的营销思维,开辟新的营销渠道,营造新的营销环境,采用新的营销模式。营销本身就要求企业适应社会,产品满足需要,营销人员应对顾客,技巧适应项目和环境。这种灵活性、适应性、创造性就是营销的灵魂,是拉动生产和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一种新产品上市,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一种新型营销模式或手段,同样可以打开市场,给企业带来规模效益。当然,也会使一些产品、一些企业退出市场。借助网络技术的支持,从product(产品)、price(价格)、place(销售渠道)、promotion(销售促进)四个维度,实行营销组合策略,满足顾客的需要。

(一)产品策略创新——提供个性化、多样化产品。

同质化、批量生产的产品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cad、cam的广泛应用,差别化柔性生产成为重要的营销创新思维。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特定消费者的习惯,并让客户参与产品设计,提出个性化要求,进行模块化组装或3d打印,或全尺寸定制,使碎片化的宽范围的需求无限扩展,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因此积累了客户的需求数据,为进一步的合作奠定基础,并跟踪顾客需求的变化,调整产品开发的方向,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和营销效率。

(二)价格策略创新——提供需求导向的灵活定价。

做好需求分析和产品功能模块设计,提供多层次产品方案和生产方案供顾客选择,保证价格与功能的一致性和合理性,增加产品价格的透明度,增加企业在消费者面前的信用。当然,相同产品的市场价格必须保持线上线下的一致性,避免自我市场的混乱,保持公司的信誉和形象。

(三)分销策略创新——建立多维分销渠道。

对于品牌生产企业,可以自己建立网站,销售自己的产品。大的品牌,产品的原料和工艺水平都比较可靠,往往给消费者更多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也可以通过虚拟商场及电子货币进行交易。不同的市场都有自己的客户群,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在不同的市场摆放自己的产品,给予产品更多的展示机会。

(四)促销策略创新——开展社会化组合营销。

树立交互经济和体验经济的观念,利用网络促销工具吸引顾客,利用社会化媒体的聚集性、自主性、互动性、知识性特点黏住顾客,做深度的沟通,培养成熟的顾客。人们不断开发出短信群发、搜索引擎推广、wap广告、站广告、促销联盟、网络聊天、游戏等工具吸引顾客;利用微信、维基、微博、论坛、播客、内容社区等网络虚拟社区与顾客进行深度沟通,把企业及其理念、产品和服务的信息向潜在的细分市场推广。充分利用移动网络媒体,因其已经成为主流媒体,也是功能最强大的媒体,其广告的力量已远远超过电视媒体的力量。“微”营销正迅速兴起。由于其强大的互动性,群聚效应非常明显,不仅能黏住老用户,还能不断吸纳大批新用户,旅游微营销效果就是很好的例证。同时借助同一渠道,互补业务得到顺利开展,一举多得。

三、网络技术背景下本科生的营销创新思维拓展。

创新思维是指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运用新颖的、独创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产生新思想、新观点的思维方式。不断创新网络技术,并将网络功能与企业的营销紧紧联系起来,实现战略性突破。

(一)定位营销创新思维。

通过数据分析,人们的需求往往与其所处的位置有关,到达这里一定有其目的性,尤其是金融、住宿、购物、交通、娱乐、旅游等公共生活。借助手机的定位功能,可以发送附近相关的商业信息,可以及时高效地捕获和引导顾客,特别是在顾客陌生的旅途中,这种需要更明显,顾客的依赖性更强,成功率更高。这种营销针对性强,用户体验效果好,既是关联营销,也是精准定位营销。技术定位和关联思维成就了这种营销。

(二)智能营销创新思维。

智能监视和溯源技术,实现全程可溯源营销,在食品安全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增强了人们的购买信心,使农产品市场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利用监视器和传感器收集现场数据,分析人们的行为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从而优化空间的利用和资源的配置,这在商场和超市物品摆放与销售业绩间可以找到佐证。

(三)借力营销创新思维。

在企业的初创期,或进入壁垒比较高的特殊行业,借助第三方的销售资源(品牌、渠道、服务平台等),能够帮助解决企业资金、人员、资质、业绩、设备等营销能力不足的难题,同时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和物流成本。对于知名度不高的远程布点企业,借助第三方服务平台可以提高市场开发效率,其实施的担保支付,是网络营销健康发展的助推器和有力保障,是低成本扩张、快速资本积累的最有效的营销模式。

四、结语。

营销创新,就是以满足市场需要为前提,获取利润为目标,以创新产品为载体,以创新工具和手段为途径,对顾客施加影响的一系列活动。网络技术使人们的沟通更便捷,也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和消费习惯,对传统的营销模式提出了挑战,颠覆了传统的销售渠道和手段,简化了经营链条,拉近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距离,降低了经营成本,也使得产品的价格更加透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只有改变思维模式,灵活应用创新工具,实现战略性突破,才能做强做大,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马克思理论论文篇八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的实践需要,在总结当时的自然科学的最高成果,批判地吸取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相比,具有科学性、阶级性、实践性三个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使哲学的对象、内容和作用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成为哲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成为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潜移默化地扩大了视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帮助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我都应该遵循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原则,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思想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件事上,为认清当今形势和理解各项政策奠定坚实的基础。(周生利)。

马克思理论论文篇九

古生态哲学理论是我国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古人在选择建筑位置和朝向等等时对大自然气候、生态环境、地质地貌、景观景物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评判,对建筑技术营造中和禁忌归辟的总结,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实践中对生活经验的总结形成了古生态哲学理论,它蕴含了丰富的哲学和具美学内涵,有一定的科学性,随着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进步,不仅在我国甚至在西方发达国家都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在我国古代建筑规划史上留下了许多经典,人们对居住环境都有过十分丰富的创造,也产生了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地理环境差异、气候条件限制、历史文化特点、风俗习惯不同等等。黄山西南部的古村落宏村就是一个活化石,宏村的特点是仿生学理念布局的应用,因此名扬海内外,有国家瑰宝的美誉。它仿生的动物是牛,应用上独具匠心、别出心裁、严谨合理,周围的地理环境的巧妙利用,很值得今天城市住宅区规划设计借鉴。

我国古生态哲学理论的发展史很大程度是就是我国古代住宅规划史,也是我国古代住宅区发展的哲学史。半坡遗址的早期氏族部落研究,2000多年前周朝祖先的选址,铜雀台在三国时期的发展,颐和园代表了清代建筑文化,古生态哲学理论在以上这些选址和建筑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古生态哲学理论的理性的应用,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待这个理念,已成为当今城市住宅区规划的一个热点和亮点,对这一理论的应用要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2.1因地制宜。

应用古生态哲学理论要主动适应环境的客观性,住宅区规划要在这一前提下进行,北方气候干燥和寒冷出现了窑洞,南方闷热潮湿多雨则出现了吊脚楼,这些建筑形式的出现都是因地制宜在古生态哲学理论中这一原则的产物,通过科学的认证,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这些建筑形式是非常合理的。

2.2与自然和谐相处,即“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古生态哲学理论的核心思想,这种思想的出现和形成到成熟,用今天的科学理论检验,它是一种理性的科学的的世界观,实际上也是一种生态环境的思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当今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思想,这一思想内涵和我国古生态哲学理论是一致的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不谋而合的,我们今天在城市规划和住宅区建设规划中所崇尚和追求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古生态哲学理论中都可以找到。

3.1要求加强住宅区的整体规划观念。

住宅区规划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都有悠久的历史,田园文化理念、山水概念、简约概念、生态环保概念,随着城市规划观念的不断发展,规划理念在发展中会不断更新、不断进步、不断成熟,亲和自然、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自觉遵守自然规律,把握自然规律表达自己的需求,是城市信宅区规划者历来所追求的更高理想和达到的更好效果。

3.2利用自然、融合自然。

古生态哲学理论这一学从古到今都有争议,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是一种文化现象,传统文化色彩有强烈的表现,把它作为一种文化观念来研究和对待更科学合理,这一理论积极成份在住宅区规划中产生的影占主导地位,它提供了处理自然要素与住宅区规划等关系方面的'理论依据,这份文化遗产应当得到当今城市住宅区规划都的重视,在实际的生活中进行借鉴。

4.1楼栋的朝向和布局。

建筑坐北朝南是古生态哲学理论所主张的,我国的地理位置和气候与这一朝向有紧密的关联,从气候学来讲是非常科学的,北侧建高层,这就保证了每座建筑在夏天都能通风,达到了消暑降温的目的,而冬天阴冷干燥,大部分时间是北风,这样也达到了避寒保暧的作用。

4.2户型。

玄关是住宅区的户型设计规划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作用是保持居住者的私密性,避免一进门就对整个房间一目了然的设计,在功能上还有换鞋挂帽保洁的作用,当然更多的作用是精神上的。

4.3绿化。

绿化是衡量一个小区居住环境质量和水准的重要参考因素,大自然与人相互依存、和丨皆相处,绿色植物在当中起了最大作用,植物可以起到营造一个小环境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住宅区规划中对这些因素应予以重视。

5.结束语。

古生态哲学理论由于受当时认知等原因达不到当代建筑学所具备的先进技术手段,但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与我们现代的追求基本上是一致的,古生态哲学理论更注重人与自然在在精神方面的交融,在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交流中古生态哲学理论所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这就要求我们的城市规划人员正确使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古生态哲学思想,用这种理论中科学的观念去正确处理住宅区规划、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问题。

马克思理论论文篇十

人类愈是发展,就愈是自由。人的发展与自由是相互促进的。人拥有的自由空间越高,人的发展速度与程度就越快、越高。自由是人类所共同向往的,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为自由而努力。人的全面发展包含着人的自由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两方面。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

马克思非常注重对人的本性的探索,人的发展问题与马克思哲学体系紧密相关,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思想具有一定的体系。

关于人的发展,马克思在早期就提到了人的本质、人的特性、人的属性的问题。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就在于人的自由活动,人生来就是自由的。马克思指出:在野蛮时代的低级阶段,人类的较高的属性便己开始发展起来了。个人的尊严、口才、宗教感情、正直、刚毅和勇敢这时己成为性格的一般特点,但同时也表现出残忍、诡诈和狂热。由此,马克思认同人的本性是不断发展的,人的某些属性是固定的。

马克思十分重视人的发展。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发展的内容是由人的现实需要决定的。人之后在具备了一定的需要后,才会获得发展的动力,才会使自身得到发展。马克思指出,人们首先解决的是人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短缺问题,人要在获得自身生存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使自己充分发展,除了生理需要外,人的精神需要也要得到满足。人只有在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都得到满足的时候,人才获得最最充分的发展,人才称其为真正的人。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包含着人的全部特征的发展,人有思想,有意识,有各种需求,人性和人的需要都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这里的复杂性使得人获得了多方面的发展,使得人的发展走向了自由、全面,这便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活动方式。人要获得适应环境变化发展的能力,人的能力要不断提升。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以及《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提出的人的发展要适应于不断变动的劳动需求。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是多方面的,包括了人的个性自由,人的性格、智慧、情感的发展等诸多方面。人要能自己自由地支配自己,要有自己独立的理念,要敢于怀疑与自己不同的理念,人的精神自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仅仅只有良好的物质环境是不够的,精神的自由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是极为重要的。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个性实际上是被泯灭了。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人的各种潜能和天赋的发挥。旧的分工体系束缚着人的发展,限制了人的发展,要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从旧的分工体系中解放出来,人们要自由选择自己的职业,从事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发展自己的爱好。每个人在生来都不是尽善尽美的,人只有在后天的发展中才能逐渐自我完善,因为人本身就具有这种自我完善的能力,这种能力正是人的天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这种天赋是隐藏在人的内在身体里面的,人的天赋被挖掘,同时获得发展,这是人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须要我们注意的是,人的'天赋是有差异的,天赋的差异是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原因之一,马克思认同这种差异性,天赋的差异性影响着人的后天的发展。

所以说,人的发展必然包含了人的天赋的发展,天赋的充分发展带来了人的全面发展。但是我们也要注意这样一个事实,即既是天赋有缺陷,我们也不必灰心,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后天的发展来弥补这种缺陷,人的能力的差异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发展来消除。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从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三个阶段来看:第一个阶段,是人对人的依赖,人的个性被淹没在依赖性的畸形人际关系之中;在第二个阶段,在对物的依赖的基础上人的独立性有所发展,人的个性有所表现;只有到了第三个阶段,即自由个性的阶段,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财富极大丰富,人们才注重追求个性的自由发展。这一阶段,也被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阶段。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程度,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表现。

马克思认为,在消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前提下,最终实现人的发展,要实现这样的发展状态:只有每个人都自由发展了,所有的人都才能得到自由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都是他人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都有自己的特有的个性,人性在差异性的基础上呈现的是丰富多彩性,由此,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的本质和人的特征是人真正获得发展的重要方面。人的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首先要得到发展,人的生存需要发展并不是人的自由发展,人只有充分发扬自己的个性,享受自己的生活,才能自由发展。

人的自由和解放的最高境界是人的自由的充分实现和人类的彻底解放,同时也是人类从必然土国飞跃到自由王国的标志。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每个社会成员都要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必然的趋同。只有社会获得解放,社会关系与人才是相适应的,社会成员才能获得自由发展。社会不解放,社会关系与人就是对立的,个人就得不到自由发展。社会的解放是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

所以,马克思的目标就是解放全人类,他的重点在变革社会制度上。阶级和私有制的存在是问题的根源,所以马克思又把消灭私有制和阶级当作其学说的目标。只有消灭私有制和阶级,社会、人类才能得到解放,从而为社会成员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而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正是消灭私有制和阶级的革命主体。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和根本价值。这一理论包括人在个性、社会关系和个体能力诸方面的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

马克思理论论文篇十一

1.1资本运动是再生产连续进行的决定性条件。

生产和再生产过程要连续不断地进行,资本就必须不断地由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由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由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资本在任何一个阶段都不能发生停留,如果停留在货币形式上,就无法购买到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生产要素,就不能转化为生产资本;如果停留在生产资本形式上,就无法实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结合,就不能转化为商品资本;如果停留在商品资本的形式上,就无法继续购买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生产要素,就不能转化为货币资本。所以,无论资本在哪个阶段发生停留或阻碍,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就不能进行,只有保持资本运动的连续性,然后才会有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1.2资本运动是保存资本价值的决定性条件。

对于资本来说,保证其价值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不断地运作,资本存在的物质基础就是使用价值,并且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但是若商品卖不出去,那么商品的资本无法转换,也就导致商品的资本无法转换为货币资本,资本的运动也会停止,这样也就导致了商品的使用价值被破坏,并且资本价值也会部分或全部地丧失。另一方面,如果资本不运动,还会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蒙受价值损失。劳动生产率提高之后,新的同类性质的廉价商品出现了,这时,虽然库存商品的使用价值并没有变化,但它的价值却减少了。同时该状况也就意味着价值是资本所获得,利用自身的运动来保持其独立性。

1.3资本运动是增大自己的决定性条件。

资本价值之所以增大,是因为在生产过程中吸收了许多劳动者的剩余劳动。资本的生命活力就是劳动。从资本价值的增大来看,资本吸收剩余劳动越多,资本的生命力就越强。可见,资本运动的速度越快,资本的生命力就越旺盛。相反,资本运动就会停止,资本的生命力就会结束。

2加快资本运动的作用。

2.1加快资本运动,可以减少流通资本的占用量。

马克思曾经说过,生产必须不间断地进行,这样产业的资本也会有一部分加入到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一部分处在生产期间,另外一部分则是在生产领域。企业的资本在运行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在生产领域进行停留,同时也要在相关的流通领域停留。并且为了保证生产不会流通中断,那么要将这两部分的资本在生产领域以及流通领域进行全面地分割,分割的比例必须相同。同一资本不同时处于流通领域以及生产领域。企业的生产时间固定,那么资本的周转时间将会随着流通时间而变化。若是企业的流通时间一定,那么资本周转会随着生活时间而变化。可见,通过缩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流通资本的占用量就会减少,从而企业资本的占用量也会减少。

2.2加快资本运动,可以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

资本运动的快慢,能够影响到资本潜能的发挥,影响到其作用能力的大小。资本的职能是自身价值的增大,但这种职能的完成,却离不开各种职能形式的资本。如果没有货币资本的职能,就不能购买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如果没有生产资本的职能,就不能生产出具有更大价值的商品;如果没有商品资本的职能,就不能实现包含在商品资本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因此,资本运动时间的长短,能够影响处在各种职能形式上的资本潜能的发挥,影响资本的作用程度,影响资本的扩张和收缩。资本运动越快,发挥潜能的机会就会越多,它的使用效率就会越高,同一生产规模所需要的资本就会越少。

2.3加快资本运动,可以提高企业的利润率。

企业的利润率是企业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额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在企业资本占用量一定时,企业生产的剩余价值增大了,企业的利润率就能提高;反之,企业生产的剩余价值减少了,企业的利润率就会降低。同理,如果企业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不变,而占用的资本量增大了,它的利润率同样会下降;反之,企业的资本占用量减少了,其利润率就会提高。加快资本运动,就能从两个方面促使企业利润率的提高。一是可以减少企业资金的占用量;二是相对定量的资本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而利润就是由于劳动者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将一些价值进行转换,资本的运动速度越快,那么也就意味着生产资料能够更加吸引劳动者的剩余劳动,以此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2.4加快资本运动,可以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就业。

在企业的资本中,其中可变资本是用来支付劳动者工资的部分,对于该部分的资本价值主要是由劳动者在生产的过程中将其重新生产出来,以此来成为工资补偿基金。但是在生产之后,该部分创造出的工资补偿资金主要是存在于产品的形式上。只有在该部分商品的价值充分得到实现之后,才可以进行工资的支付。因此,企业资本运动的`快慢,直接关系到同一劳动报酬资金发挥作用的程度。企业资本运动速度越快,等量的劳动报酬基金重新支付的次数就越多;反之,则相反。劳动报酬基金在生产出来之后,如果不能及时地实现在货币形式上,企业必然要追加可变资本,保证再生产的继续进行。如果企业没有追加的可变资本,工人就不能顺利地实现再就业。因此,在那些资本运动快的企业,同量的劳动报酬基金吸纳的就业人口就多;反之,吸纳的就业人口就少。

3加快资本运动的途径。

3.1实现生产手段的现代化。

对于不同企业来说,产品的生产时间主要决定于新技术、新工艺,以及产品的性质等条件。这些条件会随着生产力而不断发展。如果企业能积极地采用先进的技术与设备,不断地改善操作方法,改进生产的工艺流程,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期间以及劳动对象受自然力作用的时间就会缩短。同样,对旧设备和旧机器进行技术改造,也能有效地缩短企业的生产时间。当然,伴随着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会引起固定资本支出的增加,但从长远看,却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商品占有率,为企业争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3.2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水平。

目前,在自然条件以及物质条件相近的状况下,其管理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别,这样企业在进行资本的运动时对企业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存在很大的不同。经营管理水平高的企业,资本运动速度快,经济效益就高;经营管理水平低的企业,资本运动速度慢,经济效益就低。因此,应当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改善企业的劳动组织,加强专业化协作,合理使用资本,克服原材料和工时的浪费,从而缩短生产时间,加快资本的运动。同时,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不仅不需要追加资本,而且还可以调动企业在人力和物力方面的各种潜力。

3.3合理储备生产资料。

马克思指出“:必须有一定量的要用在生产上的生产资料处于或大或小的储备状态,以便逐渐进入生产过程。”产品的生产时间还应包括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生产资料储备量会影响生产时间的长短,从而影响资本运动的速度。生产资料储备如果过多,就会形成积压,延长生产时间,延缓资本运动速度;生产资料储备如果过少,那么将对生产过程的连续没有保证,企业必须要根据一些资料的更新时间以及与市场的距离来决定生产资料的准备情况,交通也是一个影响很大的因素,要能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进行,同时也要适当地缩短生产时间。

3.4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

在企业的资本运动时间中,流通时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是由购买的时间以及销售的时间构成,并且销售时间起决定性意义。售卖时间又包括商品运往市场的时间和待销售的时间,前者取决于产品生产地和销售地之间的距离,后者则取决于市场的供需状况。显然,流通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资本的运动速度。为了加快资本的运动,必须加强市场调研和预测,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诚然,有了适销对路的商品,还要疏通流通渠道,减少流通环节,这对缩短流通时间,加快资本运动,也是十分必要的。

马克思理论论文篇十二

摘要:新形势下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努力做到: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把内容讲准讲对,突显理论魅力,忌附加;达及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理论深度,把道理讲通讲透,突显其理论特质,忌肤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新情况新变化提出管用的新东西,把理论讲活讲实,突显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当代生命力,忌教条;精选教学材料,讲究教学艺术,把理论有效贯彻下去,增强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忌粗糙。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教学效果;授课着力点。

新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在编写内容上呈现出五个特点:辩证处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关联,致力于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涉及范畴多,观点集中,理论视野宽,理论境界高;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观点的引用和阐述;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的当代生命力得以彰显;选材组材贴近现实,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得到适度回应。鉴于新修订“原理”教科书在内容上所呈现出的特点,为了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讲授“原理”要在“准”、“深”、“新”、“精”上下工夫。

一、讲授“原理”力求讲“准”

所谓讲准,就是要面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典文本,在授课内容上力求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把理论讲真讲对,突显其理论魅力,忌附加。这涉及到教师在课堂上讲不讲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四个分清”的要害在于把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区分开来。

1.认真钻研教学材料,把认识统一到新编教科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上。备课的基本依据就是教科书,备课中教师需要深刻领会和研究新编教科书的精神和内容。《原理》课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就是教科书,否则就会出现内容失当甚至错误,也不会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原理》这本教材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权威性、严肃性和针对性,需要与相关的教育教学材料区分开来,吃准吃透其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在此基础上,再联系当代大学生所关心的热点、焦点和难点等思想实际,才能精心编写出富有针对性的授课提纲和讲义。

2.自觉研读经典着作,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认真学习和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是对包括从事“原理”课教学的所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要求,达到这一要求的最好办法就是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研读经典着作是需要讲究方式方法的,可以考虑以下几点:一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较为系统地研读,这需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二是带着问题读、把基本原理与当代现实问题相结合,这需要高屋建瓴,实现经典与现实的对话;三是把握经典着作的思想精髓、领会其精神实质,这需要深入系统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内容和理论体系。只有自觉研读经典着作,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3.关注学术争鸣,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辨别力。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接受马克思主义还是拒绝马克思主义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在国内,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争论异常激烈。应该说,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主流。如在哲学方面,“回到马克思”、“走进马克思”、“追寻马克思”、“为马克思辩护”始终是主流意识;在理论经济学界,通过世纪末以来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的持久、激烈争论,教科书还是扞卫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但同时,否定马克思主义、拒绝马克思主义的杂音也不容忽视。就拿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来说,经过1956年、1962年、1979年和以来的四次争论,论辩主题由主要围绕价值规律与计划经济的关系、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划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等问题,发展到物化劳动、科技劳动、管理劳动和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问题,甚至有学者从劳动价值论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及适用范围到理论内核与分析逻辑,进行了所谓反思,全面质疑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当代合理性与合法性。

二、讲授“原理”力求讲“深”

所谓讲深,就是要面向历史纵深和当代西方理论思潮,在比较中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硬核”,在授课内容上力求达到经典作家的理论高度,把道理讲通讲透,突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忌肤浅。这涉及到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1.完善知识结构,开拓理论视野。中宣部、教育部5号文件明确规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必修课“新方案体现了综合性、整体性的要求,特点是有史、有论、有应用,有利于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从历史与现实应用的有机结合中,全面地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这就要求教师应具备较宽的理论史知识,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哲学史、经济思想史、政治思想史、科学技术发展史,等等。没有理论史的支撑,讲课就会缺乏历史感、纵深感和立体感。

此外,教师还应具备诸如科学哲学、经济哲学等相关专业方面的知识。金吾伦教授在其论着《生成哲学》中,以当代科学实验中出现的“夸克幽禁”为例,提出了“物质不是无限可分的”论断,并以此质疑“物质可以无限可分”的哲学论断。对此,如果缺乏科学哲学方面的常识,就不可能对这一问题做出合理解释。不仅如此,不了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不可能很好地理解时空的二重性原理;不了解量子力学关于微观粒子运动的状况和规律,就不能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动观;不了解系统论,就不能把黑格尔的矛盾观加以深化;不了解现代科学对近代经典科学的超越,就不可能使机械决定论推进到辩证决定论的高度,等等。同样,缺乏必要的经济哲学常识,就不能有效地借助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概念之网把握经济理论、通过理论体系呈现其理论意义。相反,就可能陷入个别范畴的无谓纠缠、甚至陷于应用层面的非基本概念的解释,不能自拔。这样,就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讲成了技术层面的应用经济学,不仅时间不够用,更谈不上达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硬核”,突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了。

2.进行比较对话,彰显理论特质。这里的“比较”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把马克思的理论与其以前的理论(含同时代人的理论)进行比较,看它是在何种意义、何种层次上超越了旧理论;二是把马克思的理论与现代西方学者的相关理论进行比较,看它是在何种意义上、何种层次上不可超越而必须加以坚持和发展。

关于第一点,教学过程中可以深入思考和着重理清以下几个问题:

关于第二点,我们认为,把马克思的理论与现代西方学者的相关理论进行比较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只有进行二者之间的比较才能够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呈现其理论特质,划清二者的理论界限,突显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尤其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度推进的过程中,要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话语主导权,这一点显得更为必要和紧迫。另一方面,进行二者之间的比较又是可能的。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实现第一次产业革命和经济繁荣的历史条件下得以创立的,本质上属于现代思想和话语体系,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虽然一个半世纪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变化和新特点,但现时代仍然属于资本主导的历史时代。

例如,通过把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进行比较,能更好地认识到效用价值论、特别是边际效用价值论鼓吹者的辩护本质。西方学者出于辩护的需要,可以随意捏造数据,如[美]庸俗经济学家凯里为了鼓吹收入均等化思想,不惜捏造出分别用石斧、铜斧、铁斧、钢斧从事生产时,工人和资本家的收入份额之比分别是1:3、2.66:5.33、8:8、19.20:12.80;可以编造社会福利函数,如伯格森、萨缪尔森编制的社会福利函数公式是:w=f(z1,z2,……);可以不顾事实,信口雌黄,如加尔布雷思断言美国已经消除贫富悬殊现象,认为现在美国已经富裕到了“死于实物太多的人比饿死的还多”,富裕到“特别是男人,有时故意把衣着穿得破烂一些”[3]。如此等等。很具伪装性、隐蔽性、欺骗性和虚伪性。研究表明,现代西方效用价值论在理论旨趣上,反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以对抗社会主义运动;维护“财富所有主”的利益,以巩固资产阶级统治。以推行平均主义为名,行功利主义之实。在基本观点上,坚持社会本态论、消费主导论和阶级调和论,以科学为名,行辩护之实。在方法路径上,窄化研究对象,简约经济现实,悬置假设前提,以科学实证为名,行操作主义之实。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准讲深的基础上,也要出新,以突显马克思理论的现实感,展示其当代生命力。

三、讲授“原理”力求出“新”

所谓讲新,就是要面向新时代、新实践和新实际,运用新的知识背景和视野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经典理论,在授课内容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新情况新变化提出管用的新东西,把理论讲活讲实,突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生命力,忌教条。这涉及到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创造性地讲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1.关注学术动态,把握学科前沿。学科前沿问题,往往就是实践中现实问题的理论折射。关注学术动态,把握学科前沿,是捕作现实问题的特有方式,为理论联系实际所必须,不仅需要一定的学术积淀,具有必要的理论激情,更要有面向实践的理论勇气、服务现实的理论旨趣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在创作《资本论》过程中,一方面高度关注工人阶级的革命实践和无产阶级的生存状况,另一方面,始终关注学术动向、跟踪学术前沿,悉心搜集创作素材,哪怕是手头有一本自认为重要的书还没有看,就不会动笔写作,并以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不断修改文稿。马克思说:“要是隔一个月重看自己所写的一些东西,就会感到不满意,于是又得全部改写。”[4]为的是使它们成为“一个艺术的整体”[5],以向资产者的脑袋发射最严厉的炮弹。正是因为这些,马克思自豪地说:“工人阶级永远可以把我当做一个忠诚的先锋战士”[6]。讲授“原理”需要把握的`学术前沿问题较多,但可以集中跟踪研究和把握诸如实践唯物主义、经济价值论等一些基础性理论问题。

2.紧密联系实际,拓展理论空间。为了使马克思主义更加贴近现实、更加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原理”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新现象、新变化和新实践进行研究,力求提出新观点和新理论。这也是这本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

四、讲授“原理”力求讲“精”

所谓讲精,就是要面向教学对象,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在授课中精心选择教学材料,讲究教学艺术,把理论有效贯彻下去,增强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忌粗糙。这涉及到教师在课堂上如何简明扼要地讲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曾说,讲马列要精,要管用。我们在有限的公共课课堂上,更要注意这一点。

1.理清思路,着眼整体。新编教科书克服了传统教科书把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条块式地编写模式与体系安排,十分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一块整钢,致力于从整体上理解与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授课中,理清思路、把握整体的关键是,把握教科书的逻辑思路。对于“原理”教科书的逻辑思路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上加以把握与梳理。

从篇章结构看,绪论是引子、统领;前三章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人的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前三章所阐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应用到现实中,分析、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规律。);第四章和第五章阐明资本主义社会及其运动规律,即通过劳动价值论揭示商品经济及其发展规律、通过剩余价值论揭示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第六、第七章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归宿和逻辑结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终级目标和最高任务,即阐明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

从理论视角看,客体视角上可以沿着物质及其运动、人及其实践活动以及社会及其发展加以把握;主体视角上可以沿着实践者、历史创造者、雇佣劳动者、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者、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加以把握。

2.攻克难点,把握重点。所谓攻克难点,就是要全面深入地理解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如马克思的实践观问题、商品价值的源泉问题以及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等等。我们认为,这几个问题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瓶颈,对于把握新教材、讲好“原理”至关重要。其中,对于商品价值源泉问题的理解,关键要弄清楚:劳动在何种意义上是价值的源泉?我们的理解是,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主体性活动而言,活劳动主导死劳动;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对象性活动而言,脑力劳动主导体力劳动;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创新性活动而言,创造性智力因素主导基础性智力因素;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社会性活动而言,抽象劳动统摄具体劳动;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中介性活动而言,延伸态劳动及其关系主导原生态劳动及其关系。“原理”教科书的重点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这在技术上可以结合全书所列57个教学要点和51个关键词以及所设置的53个思考题加以把握。

3.立足现实,精心选材。讲课时,要选择那些能更好地承载我们教学目的的教学材料。因为我们所从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其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在“原理”课教学中力求使青年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所以要注意选择能够体现和有效贯彻教学目的的材料。联系实际时,要把现存问题与现实问题区分开来,去芜存菁,善于舍象,紧紧扭住体现时代特征、反映社会发展基本趋势的现实问题,致力于解答时代课题。避免当下琐碎问题的无谓答疑。当然,所选择的材料也不能脱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让他们感到不着边际。这方面马克思曾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创作《资本论》时从分析商品开始,“好像是斤斤于一些琐事……但这是显微解剖学所要做的那种琐事”[7],所以教学组材选材中努力做到见微知着、立意深远。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1993,3:382.

[2]思想理论教育导刊[m].高等教育出版社,:22.

[3][美]加尔布雷思,徐世平译.丰裕社会[m].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72.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44卷:10.

马克思理论论文篇十三

冯友兰(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南阳唐河县祁仪镇人,中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

他所编纂的《中国哲学简史》作为教材在中外都享有盛名,对知识与文化的教育和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冯友兰的教育思想。

教育自古以来是对文化与知识传播的重要途径,是知识传播的实验室,“哲学应成为教育的普遍原理,而教育应成为哲学的实验室”[1]30,教育就是通过老师对学生的强制影响过程,并努力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的。

冯友兰认为: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

哲学教人以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成为圣人就是达到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

这是哲学的崇高任务[2]286。

哲学就是为了教育人成为圣人的方法,这里不仅肯定了哲学的价值,同时也说明教育的作用。

大学不仅是教学机构,也是科研机构。

研究可以使文化得到提升,走向“高、精、尖”,而教学则将知识和方法教授给学生,达到知识的传播和普及。

冯友兰曾任职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这样论述大学教育:一个大学可以说是一个知识的宝库。

它对人类社会所负的任务用一句老话说就是“既往开来”,古人常说“一物不知,儒者之耻。

”但现在这句话可改为“一事不知,大学之耻。

”[3]160。

“一个真正的大学……他应该是一个专家集团,里面应该是什么专家都有。

这一种专家集团,是国家的智囊团。

……我所谓大大学,就是这一类的大学。

我说大大学,因为在世界各国中,不见所有地大学都能负起这个任务。

……严格地说,这些大学,不应该称为大学,不过事实上他们也称为大学,所以我们可以称真正地大学为大大学。

”[4]457。

对于大学教育,冯友兰的论述是精辟的。

站在全局的立场上进行考虑,大学者为何,不应仅仅注重科研,也不能仅仅注重教学,两者要相互配合,才能真正推动学术的向前发展,才会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两者缺一不可。

教育更应该让更多的人学习到真、善、美。

冯友兰先生对青年的成长给予很高的关注,期望用教育来指导他们追求完美的人格,并注重品质和个性的培养和发展。

真正的教育目的,是在于使人知人的应该是什么,并且使人照着“应该是什么”去做,但没有并不能对于任何人都有相同底功效,虽真正的教育是如此,况且并不是任何人,都受过真正底教育[4]421。

当然,教育学生学习知识,这是教育的必备环节,冯友兰先生希望将知识传递地更多的年轻人,使他们成为社会的栋梁。

同时,还有更高层次的要求,就是要让学子学会发现真善美的能力,冯友兰说:

“就普通所谓真善美说,‘真’是对于一句话说的,‘善’是对于一种行为说的,‘美’是对于一种形象说的……人不能凭直觉,知道某句话是真,但知道某一形象是美,则是专凭直觉的,人知道某一行为是善,是不是专凭直觉。

”[4]421。

教育是一种工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一种方法,不仅要教育学生什么是真、善、美,培养学生的高尚的品德,还要教育学生如何发现真、善、美。

而教育方式也不需要完全一样,诗歌、艺术、音乐等等都可以达到效果。

如著名的教育家黄济曾说:“中国古代的美育思想,非常重视诗教和乐教,并把它与政治及伦理教育密切结合起来。

”[5]冯友兰先生将这些都作为教育的工具,需要好好利用,实现其在教育方面应有的价值。

无形教育,是冯友兰先生所极力提倡的。

他认为教育学生在课堂听讲,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在图书馆里读书,是传统的有形教育。

而无形教育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手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教育的目的。

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如此久远,积累的如此深厚,民俗文化如此浓厚,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无形教育。

冯友兰先生说:我们现在太注重有形的教育了。

例如教学生读书,作实验,听讲等等,都是所谓有形的教育。

有形的教育,固然是不可少的,但所谓教育者,却并不只限于此。

另外有一种所谓无形的教育。

这种教育,并不靠学生读书,听讲,而只用另外一种方法,使学生潜移默化,改过迁善,而不自知。

大概关于知识方面的教育是非用有形的教育不可的;至于关于道德方面的教育,若专靠有形的教育,恐怕是不能有什么功效的。

“声色之化民末也。

”这是一句老话,但却是一个真理。

严格说来,我们不能只“教”人,使他成为道德的;我们还要“化”人,使他成为道德的。

青年学生,平日在学校所受的教育,大部分是有形的教育,在暑假中間我们应该与他们以机会,教他们受一点他们平日在学校里所不能受的无形教育[4]146。

无形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手段,学生通过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口耳相传即可达到,且效果较好。

冯先生希望多重视无形教育,即使学生远离课堂,也在时时处处受到教育。

无形教育和有形教育一样,显然是重要的、必要的。

无形教育对于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对民俗文化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

当然,学校也要组织或鼓励学生多多参与无形教育,给学生以精神熏陶。

冯先生还举出具体的事例来说明问题,他说:“我们若能使多数青年学生,都到过秦皇、汉武的陵寝一次,对于青年精神上的效力,要胜过派许多民族扫墓专使。

我们若能够使多数的青年,都到过孔子的故乡去一次,对于青年精神上的效力,要胜过举行多少次的丁祭。

我们若能够使多数的青年,都实际见到政府建设的努力与成绩,对于青年精神上的效力,要胜过许多宣传部的宣传。

”[4]148。

二、《中国哲学简史》的编纂及影响。

书名《中国哲学小史》,后来有法文、意大利文、南斯拉夫文译本,直到1984年才出中文本”,当然还有其他语言的翻译本,如日文、西班牙文等等,成为国外了解中国哲学的重要书籍,至今仍然是世界众多大学的哲学通用教材。

命名为《中国哲学小史》,而出版时将其命名为《中国哲学简史》,原因是早在20世纪30年代,冯友兰为了应对国内的需要,已经写成了一部简易的《中国哲学小史》,为了不与之重名而导致混淆,故而将此翻译稿命名为《中国哲学简史》。

随后,又有赵复三先生翻译的《中国哲学简史》问世。

涂译本和赵译本在思想内容上,并无二致,只是语言有所不同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赵译本的版本前,附有《英文版编者引言》,其作者是布德,他是英文版书稿的编辑者。

从布德教授的引言中,可知西方人对中国哲学的了解还不够,他说:“即使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美国人,如果请他们列举中国的主要哲学家,除非是汉学专家,大概能举出的中国哲学家只有孔子,或可能再加一个老子。

这个看法,甚至对于一般哲学教师来说,恐怕也不为过。

”“有关中国哲学的英文书籍和文章为数并不少,但通常若不是太专门,就是通俗到了乏味、没有价值的地步。

读者现在手持的这卷书堪称是第一本对中国哲学,从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进行全面介绍的英文书籍。

这样一本书出自中国知识界公认的最优秀学者之一的笔下,就它的问世,有了更大的意义。

马克思理论论文篇十四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根源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讲的实践就是人们所从事的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的物质活动,是人与对象、主体与客体通过相互作用而实现统一并使人类获得生存、发展和解放的社会历史进程。

本文在简单介绍实践的相关概念后,将主要从人与世界关系的视角,来谈谈我对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理解。

一、什么是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地分析了实践的矛盾本性,从主观与客观、人与世界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实践。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所谓实践,就是人类有目的地进行的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的特征有:客观现实性。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实践不是仅仅停留在意识范围内的活动,而是通过人与客观世界的实际的相互作用而引起客观世界的变化的对象性活动。

同时,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都是可以感知的,所以它又被称为“感性的活动”。

马克思理论论文篇十五

在马克思研究领域,有大量著述讨论马克思是否有伦理学的问题。马克思本人推动了这一争论,或者说,起码预见到了这一争论的可能性。在《资本论》第1卷德文第1版的序言中,他希望能够避免读者对他描述资本家和地主的方式可能产生的误解。他说,他决不希望用“玫瑰色”来描绘他们。但是,在这部著作中,他继续指出,“这里涉及到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我的观点是更不能要个人对这些关系负责时。

二、马克思论现代世界的“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

马克思去世后出版的早期作品《1811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最著名的概念是“异化劳动”(en-tfremdetearbeit)。“异化劳动”所描绘的是现代工人与其劳动产品、生命活动、其他劳动者和整个人类相异化的状况。马克思在这里谈到的异化是一种深度形式,而不只是黑格尔思想中辩证自我发展过程中的永恒特征“外化”(entaiisserung)。在这些手稿中,马克思的分析充满着强烈的道德色彩,这是在他后期作品特别是《资本论》中所罕见的,当然此后并非绝对没有出现过。马克思在此毫不留情地谴责了当时产业工人的极度堕落,直率地引用了几位法国作家和其他人用生动细节表达的类似观点。他还用好几页的篇幅详细论述了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的力量,并且结合歌德《浮士德》和莎士比亚《雅典的泰门》中的段落,阐述了自己的观点:金钱颠倒了人类正常的价值观,将美德变成罪恶,罪恶变成美德,等等。与关注工人堕落的论述相比,这些引文更能表明马克思保持着对世界中恶的强烈感受,而不只是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三、马克思与基督教传统:对话与差异。

虽然马克思非常鄙视利用基督教为大规模剥削正名的极端伪善做法,更不齿一些“成功”资本家自称基督徒的行为,但他还是尊重基督教传统的某些要素,这从他引用托马斯·莫尔和马丁·路德的作品可以看出来。不过,如果说马克思对恶的理解有着隐藏的、不为人知的理论基础的话,应该归于他受到的古典学训练,特别是他对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崇拜—在上述引文的前面几行他称其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以及亚里士多德对过度的谴责。这一主题贯穿于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并且在《政治学》中尤为突出。在柏拉图哲学中,这也是重要的内容。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公开指责高利货极其违反人性,因而是不道德的。众所周知,这种对高利货—即对货款任意收取利息,这种利息远不及当今的高额利息—的强烈否定态度,也是中世纪教会以及托马斯·阿奎那等教会哲学家的.观点。这也导致了在前资本主义时期和资本主义早期的欧洲,富有的犹太人往往是放货者,因为他们不受教会规定的限制。

四、结语。

在我看来,马克思在思考罪恶的历史中作出的最大贡献,是他以不可思议的直觉,抓住了他那个时代以及当今时代仍居于主流经济制度核心位置那个恶的原则的种种含义。这一原则就是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凌驾于其他一切目标之上,并且,归根到底是最道德的。虽然有人会认为马克思熟悉的资本主义形式是简单而粗糙的,而非如今的复杂形式,但这一看法只是在有限范围内成立。例如,马克思熟悉当时叫做“股份公司”的现象,并预见了其扩张和演变;他预知了我们所说的“全球化”,在《资本论》第3卷开篇把它看作是阻止利润率下降趋势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资本论》第1卷结尾部分他非常激动地预测了英国政府在爱尔兰犯下的骇人罪行,美利坚共和国的诞生以及爱尔兰人移民美国。马克思去世后的130多年里,关于“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列宁)和“晚期资本主义”(哈贝马斯和其他人)的讨论盛行,以马克思之名发动了最为剧烈的政治变革,20世纪以前资本主义从未涉足的大片地区完全融入资本主义结构,当然还有马克思从未想到的技术进步—至少就我们目前所能知道的马克思想法而言;但是资本主义制度意识形态基础的核心原则本质上并没有变化。马克思在其大量脚注中提到的他那个时代经济学家的观点与现存资本主义制度的拥护者给出的口号并无二致。因此,尽管尘世与天国的很多事物超过马克思哲学想象的范围,这不足为奇,但是,他揭露了处在早期现代生活核心位置的堕落和“颠倒混乱”状况,今天仍旧如此。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马克思理论论文篇十六

大学期间进工厂社会实践以及接触社会是很必要的。只有我们对实际的东西有较为深刻的了解,才能更有意识地在大学期间多学一些对社会有用的东西,从而我们走出社会后才能更快地适应社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因此20__年4月10号,我们高分子03-1班便开始了我们为期一周的工厂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目的:

为了今后实际工作的需要,为了接触广阔的社会,丰富我们的知识和阅历。进工厂社会实践是一个很好的办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论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强调它的实践性。这次社会实践的主要目的是使我对与专业密切相关的一些产品的生产流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比如了解中空吹塑、注塑成型过程及其结构以及轮胎等产品的具体生产流程。

社会实践内容:

4月10号,星期一下午,我们的首站是位于本校内的___厂。

首先我们听了厂的负责人给我们讲了有关中空吹塑机和注塑机的生产原理和流程。

中空吹塑机的产原理:将聚乙烯原料投入到吹塑机,加热到熔融状态,再从吹塑机的直角机头挤出管坯,当管坯达到要求的长度时,迅速合模,切断管坯,并在管坯中注入压缩气体,使模具中的管坯吹胀成型。

在工厂中我们也认识了原材料高密度聚乙烯和红色母的形状和破碎机,混色机等的生产设备。也了解了一些生产的相关参数和混合的比例。

在跟生产工人的交谈中也了解到他们的日生产量大概是一千个左右。每天是工作8个小时。生产出来的产品主要是用来装润滑油。

20__年4月11号星期二上午,我们的第二站是____工业有限公司。

首先该产的带队人给我们简单的讲解了该公司的介绍,下面是我从互联网上找到的有关该公司的一些简介:__公司是全国力车胎、摩托车胎生产的重点企业,拥有先进的轮胎设备及检测设备;年生产摩托车轮胎、自行车轮胎能力万套以上;摩托车胎有代号、公制、小轮径三大系列的普通型轮胎、加强型轮胎、真空胎、自补胎等80多个品种;自行车胎[]有直边、钩边、软边三大系列的普通型轮胎、加强型轮胎、精品胎、彩色胎等100多个品种。公司有30多年的轮胎生产经验,“__”牌轮胎已通过国家"ccc"强制性产品认证,先后被评为省优、部优和国家a级产品,茂名市"十大工业品牌"之一。

接下来我们便参观了该厂的生产过程,从领队人那得知轮胎主要原材料--优质天然橡胶由泰国橡胶公司直供;__公司和茂名永业股份有限公司强强合作,由茂名永业直供高性能的n234炭黑作轮胎的补强材料,使产品更耐磨、耐载。__公司引进的auto-cad技术进行轮胎设计,从而大大缩短了新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产品精度。

__公司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生产技术:成型弹簧反包、精度高;硫化电脑自动控制;密炼采用橡胶共溶的薄膜包装后自动投料;压延采用自动调节的高精度四辊压延机压延复胶;橡胶加工采用生物凝固技术代替酸凝固,从根本上保证了橡胶优异性能。

在这两天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学到了更多的东西,可以说大大的开阔了我们的眼界。

1.从中我了解到了以塑木复合材料來代替木材,不仅可以減少我国未來对木材的需求量、节约大量的森林资源,而且缓解了我国白色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为固体废旧物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它是一项利用废弃资源综合开发、变废宝、既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又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特点的环保型项目。目前,塑木复合材料已广泛用于建筑、装饰、包裝、运输、仓储等民用和商用领域。

2.通信电缆护套料产品采用美国联炭公司(ucc)工艺技术生产的线性乙烯电缆专用树脂为基料,加入炭黑和多种添加剂,经混炼、塑化、造粒而成。

3.编织袋产品以茂名乙烯生产的优质产品为原料,经先进的设备和工艺精心加工而成。

本产品具有强度大、包装牢固、防潮、防水的特点;且外观美、容易码垛、搬运和运输方便及包装费用低廉。适用于化工产品、化肥、饲料、粮食、水泥、矿沙等粒状、块状、粉状等固态物质的包装。

4.丁苯透明抗冲树脂以其透明、抗冲、无毒、高光泽、易加工、极易与其它聚合物共混的优越性能,使其成为二十世纪未发展最为迅速的一种高新材料。广泛应用于包装、医疗器件、家电、玩具、鞋业、高档日用和办公用品等领域。其薄膜具有高透明、刚性、柔韧、光亮等显暑优点,用途广泛,另一重要用途是与各种塑料,如gpps、san、pp等的改性,制成各种用途的塑料合金,极具发展潜力。本产品可采用注射成型、片材挤出、热成型、吹塑成型、流延薄膜挤出等加工方法。

社会实践体会:

虽说只有一周的时间,但还是觉得收获满大的。感受颇深的一点是,理论学习是业务实战的基础,但实际工作与理论的阐述又是多么的不同,在工作的闲暇之间,在同一些工作多年的工人的交谈中,深知,在工作岗位上,有着良好的业务能力是基础能力。因此,对于我们这些在校的大学生,掌握好牢固的专业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还有一点就是在进行自身相对循环重复的工作中,不仅应保持工作的质量及效率,还应具备创新精神。

当我在一个分厂看到有些包装袋是用英文打印时,虽基本能看懂大概的意思,但个别的专业单词还是没看懂,呵呵,终于意识到高分子专业英语的重要性了。

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自己学到了许多原先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而且可以使自己更进一步接近社会,接近企业。也发现了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逐渐开拓,这与实践密不可分,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我又一次感受充实,感受成长。

马克思理论论文篇十七

一、文化自觉概念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和发展。

(一)文化自觉概念的基本特征。

1.文化自觉概念的内涵。

在逻辑学上所谓外延就是指概念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亦即概念的适用范围。

上面本文已经对“文化自觉”的内涵作了界定,因此“文化自觉”概念的外延应与其内涵相一致包括一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实践活动。

费老先生用一句话将“文化自觉”的内涵归纳为16个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这16字主要有三层含义:第一,要正确的认识和把握传统文化,搞清楚它的来龙去脉。

然后去尊重传统文化,继而自觉的去传承传统文化。

第二,在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和开发,明确其发展方向。

第三,推动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以上就是“文化自觉”这一概念的主要内容。

2.文化自觉概念的本质属性。

费老先生的16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对“文化自觉”概念内涵最精准的概括。

文化自觉中“各美其美”,是指每个民族、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质和美感。

文化没有好坏之分,各个国家和民族都要学会欣赏自己的独特文化,看到自己的优点。

“美人之美”是在欣赏自己文化的同时,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和国家文化中的精华部分。

“美美与共”是指不同的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和借鉴,最后相互融合,和平共处,达到“天下大同”的终极目标。

可以看出“文化自觉”是充分认知本国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充分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并且与外来文化交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丰富本国文化的内涵,实现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这是“文化自觉”的小目标,不管对本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还是与外来文化的融合,终极目标是实现文化的和谐发展,实现“天下大同”这一伟大理想,这一理想是与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理想相契合的。

2.文化自觉概念的发展。

中国近代较完整意义上的文化自觉开始于中日甲午海战之后。

甲午战败,中国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使得社会矛盾加深,同时也唤起了民族觉醒。

亲身经历这次事件的梁启超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役始也。”

民族觉醒是文化自觉的重要表现,甲午海战这次民族危机激发了民族觉醒,让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审视国内和世界形势,导致了“公车上书”的出现,这是文化自觉的起点。

“公车上书”是知识分子们对祖国前途理性思考之后采取的重要举措,这些知识分子正是在甲午战败的刺激之下,直接或间接的改变了人生观和世界观,开眼看世界,使得他们成长为文化自觉的主力。

从甲午海战一直到八国联军侵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走在时代前列,主张“变法”,向西方学习。

他们一方面从文化上论述政治变革的必要性,猛烈抨击封建主义旧文化;另一方面大力宣传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和平等精神,具有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意义。

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更多的有识之士以实际行动自觉承担时代使命。

其中梁启超的“新民”说则大力宣扬自由主义的民主自觉。

孙中山则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对西方社会与文化的弊端提出批评。

他们对于中国文化近代化过程中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辩证思考,是文化自觉的具体表现。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为主要活动阵地,陈独秀、李大钊和鲁迅等知识分子结成新文化阵营,主动承担起唤醒国民意识的使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主要目的在于改造国民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推动国人尤其是知识青年的觉醒,促进了人的解放。

通过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国民意识得到极大的解放和觉醒,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二、文化自觉的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

1.文化的基本特征。

要想深刻认识文化的地位,必须对文化的本质属性有深入的了解,要想了解文化的本质属性必须要先知道文化的基本特征,首先要讨论的是文化三个基本特性:第一,超自然性和超个体性。

文化是与“自然”相对而言的概念。

从文化的内涵中就可以看出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它是与人类世界相关联的,所谓文化其实就是人化的产物,具有属人性和社会性,它不属于自然界的范畴,所以文化具有超自然性。

同时文化是人化的产物,它不是单个人的实践活动的成果,而是整个人类的实践活动的成果,文化是相当于人这个类来说的,不是相对于其中的单个人而言。

文化以物质性的和精神性的品质附加在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中,一代代被继承和发展。

每一个个体要想在社会中生存,必须学习和继承前人创造的文化,习得这种习惯,这就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只有这样社会才能进步和发展,所以文化具有超个体的特征。

第二,文化具有民族性、阶级性、时代性。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现象。

不同的民族具有各自特色的不同文化,因此很显然文化具有民族性。

同时,在存在阶级对抗的阶级社会里,文化不可避免的要打上阶级的烙印。

文化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不是僵化、静止的存在状态,文化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因而必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相契合,不同时代拥有属于自己时代特色的`特定的文化,因此文化具有时代性,文化的时代性则意味着文化依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可促使民族文化推陈出新,避免固步自封,停滞僵化。

2.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作用。

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是由文化的本质属性决定的。

从宏观上来说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作用主要有满足需要的功能、认知的功能、规范的功能和凝聚的功能。

第一,满足需要的作用。

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将文化创造出来,文化的作用也就是直接或间接的满足人类的需要。

正是由于社会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文化的创造也是不断发展变化、永无止境的。

第二,认知的功能。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本质能力的固化,展示出人类在一定历史阶段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所达到的水平。

通过对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人类文化得以薪火相传,人类文化知识宝库越来越丰富,使得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逐步提高。

特别是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上,借助文化,人们日益加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并在科学认识的指导下,人们采取正确的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活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看,文化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缺少的工具。

第三,规范的功用。

文化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的系统化。

它提供人们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规范着人们的思想行为,使社会得以在一定秩序中存在和发展,因此文化具有规范人们的行为习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第四,凝聚功能。

民族文化是一个地域中的人们,在日常的实践活动中慢慢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些共同的价值取向凝聚沉积下来就形成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这种民族文化经过一代代的传承和发展,不断激励着民族内部成员奋勇前进,推动本民族的发展。

(一)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力求全面性....................25。

1.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必须把握其基本方面.............25。

2.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必须把握其联系....................27。

3.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必须把握其源泉和中介........28。

(二)从文化现象的发展变化中观察文化现象....29。

2.弄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29。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指导................31。

三、培养文化自觉的哲学方法。

(一)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力求全面性。

1.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必须把握其基本方面。

文化,是一个外延非常宽泛的词,涉及的领域和层次十分丰富复杂,有关文化的定义多达上百种。

在中国文化历史上,“文化”最早来源于《周易》中的贲卦:“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意思是通过礼乐文明教育和感化民众,使社会达到一种和谐有序的状态。

中国古代的“文化”是与“武功”相对的概念,据汉代刘向说:“凡武之兴,为不服也。

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可见,“文化”又是与“武功”相辅相成的统治方法和手段。

西方的“文化”一词则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本意是指对农作物的耕作和栽培以及居住、联系,后来引申扩大为所有有意识的培养、教育、发展及其产物。

文化自19世纪以来就受到许多哲学家的关注,西方出现了许多文化哲学的学说,如柏格森的生命冲动的文化哲学,文德尔班、李凯尔特和韦伯的价值的文化哲学,尼采的强力意志的文化哲学,胡塞尔的本质的文化哲学,舍勒的情感的文化哲学,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的存在主义的文化哲学等等。

这些不同的文化哲学流派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文化的产生、实质、结构和功能等等作了有意义的探索,深化了对人的本质和主体性的认识,但是这些文化哲学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夸大人的主观精神、夸大历史偶然性、夸大文化相对主义的局限性,低估或者否认人类实践活动在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改造自然和自身的实践活动是文化的源泉和基础,没有人的物质资料生产的实践活动,不仅没有文化,连人的生存都不可能。

结语。

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提高本国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决定》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做出的,为发展我国先进文化创造了有力的政策条件,它势必推动我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文化软实力对内必须发扬传统文化,深度开发传统文化资源,促进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对外必须处理好本国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为我国文化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无论是发展本国传统文化,还是借鉴、吸收外来文化,都离不开高度的文化自觉,只有在对文化充分的文化自觉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是费孝通老先生首先提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范畴,这一概念对于当今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一个可行性的方法和路径。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传统文化支撑着中华民族不断向前发展。

因此,如何更好的发展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的资源,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对于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大的作用。

马克思理论论文篇十八

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以人为本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重点分析劳动价值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以及如何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强调人既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又是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人是历史的主体,又是历史的客体,人本身的发展是人类历史活动的结晶。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源泉,现实的生产劳动是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入到经济学领域,可进一步认识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的新的时代意义。

一、“以人为本”理念的产生与时代内涵。

“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符合人类自身发展规律的理念。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著名的人类主体发展三阶段的学说,即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社会、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发展的社会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未来社会。这一学说充分体现了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马克思主义把“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作为确立自己历史观的出发点,指出了人是自然界和社会之“本”,科学概括了人的历史主体地位,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确立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和价值标准。在马克思看来,人作为社会主体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人能创造和使用工具,改造劳动对象,创造物质财富,而且在于,人以及人的发展是人类改造对象世界的目的本身。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赋予以人为本新的时代内涵。坚持以人为本,要更加注重发挥人主观能动性,增强人的学习和运用科技、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能力,突出人的主体地位。把以人为本落实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要求我们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本质和目的,重视人、依靠人、造就人、造福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及意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博大精深,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异的人类劳动或抽象的人类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直接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中撇开各种具体劳动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按照等量价值进行交换。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是创造商品价值的源泉问题。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明确指出;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是唯一的价值源泉”。马克思说:”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就是一切加入商品生产的劳动,不管这个劳动是体力劳动还是非体力劳动。”他还指出:复杂劳动、效率更高的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比简单劳动、效率低下的劳动创造的价值大得多。由此可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已经认识到知识和科学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重要作用,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马克思当时不可能详细说明这一问题。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马克思主义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根本的价值追求,也就不言而喻地将人当作了全部历史活动和现实活动的本源和中心。而人作为全部历史活动和现实活动的本源和中心又主要是通过他的劳动活动表现出来。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作为人类劳动的评价体系,自然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价值理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从以下几方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论:。

1、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了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马克思一方面从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的角度揭示了人类的活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另一方面,马克思又从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角度揭示出,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

2.突出的是劳动者的主体性,强调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劳动是生产的真正灵魂”,劳动者的创造能力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劳动价值理论比任何别的价值理论都更尊重人、重视人、依靠人,体现“以人为本”的最高原则。3、强调了“以人为本”中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人、社会的人。商品不仅是人类劳动创造的产品,而且是劳动交换的中介和社会经济关系的载体。商品生产和交换过程体现了劳动者之间分工合作和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一是要注重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知识。二是要坚持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价值观,重视保护劳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三是要以劳动者为核心,协调好各类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在矛盾。

四、以人为本要求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今天的社会经济环境己经和一百多年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创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时的情况有了很大的不同。其变化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越来越迅速,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公司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经营管理人员成为生产的直接指挥者和经营活动的管理者;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从事精神产品的生产者日益增多。新的时代性因素要求我们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进行理论创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1、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坚持价值创造的一元论,反对多元论。科技、管理对提高生产率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并不等于科技、管理这些生产要素自身能创造价值。科技、知识是决定劳动生产力的因素,而不是决定价值的因素。科技、知识不能成为独立的生产要素,只能体现在或物化在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上才能参与生产。只有活劳动才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的现实的因素。如果认为生产资料、科学、技术、知识与劳动共同创造价值,就陷入多元论的价值论。

2、以人为本要求我们拓展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和劳动者的范围。科技本身不创造价值,但科技内化于劳动者的能力后,科技劳动者的复杂、高效率的劳动在同一时间里创造的价值比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高得多。社会分工的多样化使个生产过程由许多的劳动者通过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因此,商品价值的创造也必然由许多劳动者即”总体工人”的劳动共同来完成,管理人员在这一生产过程链条上从事管理职能的劳动一旦凝结在商品中,就构成了生产劳动的重要部分,因此,管理劳动也创造商品价值。同时,我们要加深对不同部门劳动的认识:一是我们要明确在精神产品生产部门工作的劳动者是精神产品的生产者,也是价值创造者,虽然有些精神产品是非实体性的。二是要认识到在流通和服务产品提供部门工作的劳动者是通过创造非实体性产品满足社会需要的,也创造价值。非生产性劳动有的直接创造价值,有的间接创造价值。三是要理解在公共产品的提供部门工作的劳动者,他们的劳动不创造经济价值,但创造社会价值。

总之,凡是直接或间接生产物质商品,文化商品和劳务产品以及直接或间接为劳动力商品的生产和再生产服务的劳动,并将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其中包括管理劳动、科技劳动,都属于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而从事这些生产的劳动者也都是商品价值的创造者。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16599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